缩略图

面向双碳目标的工业电气设备节能改造路径

作者

李朋

河北曦昌供热技术有限公司 061399

引言

在全球气候变化及资源消耗压力加剧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出“双碳”目标,即 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明确了绿色发展路径。工业电气设备作为高能耗环节,其能耗占全国总电消耗超 60% ,亟需节能改造。本研究聚焦电气设备节能潜力,提出设备高效化改造、智能化控制优化及系统集成方案三大路径。同时从政策激励与行业标准角度分析支持作用,为工业节能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助力实现能源效率提升及碳排放削减双重目标。

1、工业电气设备节能的重要性与现状分析

1.1 工业电气设备高耗能现状与碳排放压力

工业电气设备在现代工业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广泛应用于制造、运输和加工等环节中 [1]。随着工业化的加深,电气设备的高耗能现象愈发明显,成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 [2]。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工业电气设备的能耗占整个工业能耗的 50% 以上,电气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由于技术落后和管理不善,导致严重的能量浪费。

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迫使各行各业,尤其是工业领域,重新审视能源利用效率及其环境影响 [3]。为满足这一战略目标,亟需对工业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节能改造与技术升级。这一转型不仅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还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提升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技术创新和优化管理,实现电气设备的高效节能,成为了实现工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

1.2 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对工业领域的要求

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的背景下,工业领域作为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面临着严峻的节能减排任务。“双碳”目标即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意味着到达某一特定时间点前,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必须达到峰值,随后逐步降低,最终实现净零排放。为此,工业部门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实现高效、低碳的生产模式。

根据国家政策的指导,工业领域需加强技术创新和设备升级,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4]。工业电气设备的改造不仅要聚焦于能效的提升,还需在智能化管理与过程优化方面下功夫,建立能耗监测与控制系统,以确保电能的高效运用。促进绿色能源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可再生能源在工业生产中占据重要份额,进而降低整体碳排放。

国家“双碳”目标也要求工业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减排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过政策激励与行业标准的引导,鼓励企业进行节能降耗技术的投资与转型升级。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将为企业提供明确的技术路线与规范,促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2、节能改造路径与解决方案

2.1 高效设备升级与智能控制优化

工业电气设备的节能改造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举措。针对高耗能问题,推动高效设备升级与智能控制优化已成为关键路径。高效设备的使用不仅能够降低单位能耗,还能大幅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通过更换传统电气设备为高效能设备,如高效电动机、变频器及高效 power supply 等,可以有效减少电能的浪费,改进能源利用效率。

智能控制系统的应用则使得能源管理更加灵活与精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设备的能耗情况,对能量流动进行动态管理。通过数据分析与算法优化,智能控制能够根据实际工况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能效与生产需求之间的协调。例如,在电机驱动系统中,智能变频驱动技术可以通过精确控制转速和扭矩,满足不同运行工况的需要,避免不必要的能耗。

在此基础上,能源管理系统(EMS)的整合应用也尤为重要。EMS 能够对电气设备的整体能耗进行综合管理与优化,推动能源的合理配置与分配。这种系统的集成不仅提高了设备的利用效率,也有助于企业实现规范化、系统化的节能管理。

高效设备升级与智能控制优化的实施,不仅造福于减少能源消耗和降低运营成本,也有助于企业在当前“双碳”政策背景下,提高市场竞争力,推动绿色发展。加强对相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结合政策指导与行业标准的制定,是实现节能改造目标的重要保障。

2.2 政策激励与行业标准的支持作用

政策激励与行业标准在工业电气设备节能改造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对于促进企业积极进行节能改造至关重要。通过设立专项补贴、税收减免等激励措施,能够有效降低企业改造的财务压力,提高其进行高效能设备投资的积极性。这些政策不仅为企业提供了经济支持,也增强了其进行技术升级的动力,为达到双碳目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行业标准的制定与执行同样不可忽视。通过完善相关的节能标准,可以规范电气设备的能效要求,推动全行业进行技术对标和能力提升。高能耗设备的淘汰和高效设备的推广,能够在业内形成压力与动力的相互作用,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与管理能力。行业标准也为企业建立了明确的节能改造框架,使其在实施过程中具有更强的目标导向。

在国际上,许多国家已建立起相应的政策体系和行业标准,通过对比借鉴先进经验,可以为国内政策的改进和行业标准的提升提供实践依据。尤其是在智能控制与管理系统建设方面,通过制定相应的标准与技术指南,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实施节能改造和管理。编制行业节能评价与审核标准,推动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可以为企业节能改造效果的监测与反馈提供依据。

结束语

本研究围绕双碳目标,分析工业电气设备节能的改造路径,从设备高效化改造、智能控制优化及工业系统集成三方面展开探讨。研究发现,高效节能设备、智能监控系统及优化能源管理模式可显著降低能耗,推动工业绿色转型。同时,论述了政策激励与行业标准在节能改造中的关键作用,为相关领域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细化复杂工业场景下的改造方法,探索新型能源技术应用,加强节能改造过程中的社会经济效益综合评估,以全面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 孟庆伟丁海艳 . 建筑电气设备的节能设计 [J]. 名城绘 ,2020,0(08):0405-0405.

[2] 韩瑞峰 . 电气设备改造及光电技术应用与节能探究 [J]. 华东科技:综合 ,2021,(01):0014-0014.

[3] 方 雅 君 . 双 碳 目 标 下 既 有 建 筑 电 气 改 造 设 计 思 考 [J]. 建 筑 电气 ,2022,41(03):27-31.

[4] 熊 羚 利 . 面 向“ 双 碳 ” 目 标 的 民 航 绿 色 发 展 浅 论 [J]. 民 航 管理 ,2022,(05):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