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在初中学科教学过程中助力学生心理素养提升的策略研究

作者

靳永慧

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 050011

引言: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作为相互独立的个体,两者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两者的有效融合在体现了“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更是推动素质教育事业良性发展的有效渠道。学科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科知识中蕴含的人文关怀与价值观,将两者相融合是当前学校拓展心理健康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也是确保高素质人格培育目标达成的重要保障。

一、中学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意义

在学科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提升学业成绩的关键,更是学生健康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环。在学生发展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落实,是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的主要目标,对于中学生而言,由于他们面临中考的压力,在学科学习过程中极易出现焦虑、压力、挫败感等心理挑战,若得不到及时疏导,将严重阻碍学业进步,甚至引发更深层次的心理问题。学科教学不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学科知识中蕴含丰富的人文关怀与价值观,能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品德,而学科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为学生提供了心理抚慰与成长空间,在教学中将两者有效结合,是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渠道

二、中学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策略

1. 基于实践将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效融合

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融合,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合过程中,由于两者教育领域的不同,为确保预期融合效益的最大化发挥,教师需在打破教育原有壁垒的前提下,以“学生需求”为根本,基于实践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在以往学科教学中,学科教学内容主要是思想理论知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化问题的存在,在影响两者融合效益的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要想从根本上改善当前融合现状,教师在教育融合时必须秉承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依据学生性格特征采取“心理健康统计调查”的实践方式,展开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与此同时教师还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活动,在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的前提下,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此来全面提高教育融合质量和效率。

2. 创设支持性课堂环境,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科教学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需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营造积极向上、充满关爱的课堂氛围,确保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与此同时教师嗨哟鼓励学生彼此间相互尊重、互帮互助,从而共同营造出正能量学习环境。除此之外精选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以及强化师生互动,也是将心理健康教育高校融入学科教学的有效手段,在教学内容选择时,教师应选择富含人文关怀和启发性强的知识点,如理科中的开放性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创新思维,文科则选取富含哲理与情感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智慧与道德价值;在教学方法优化时,教师要采用互动式、探究式教学模式,创设挑战性与合作性并存的学习环境,如在小组合作中,帮助学生学会沟通协作,增强社交技能,而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勇于尝试的精神,以此来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师生互动环节,教师应关注学生心理动态,用真挚情感与专业引导助力学生成长,面对学生困惑,教师应耐心倾听,提供适当帮助,引导学生积极面对问题,培养其心理韧性。

3. 发挥学科知识的启发作用,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通过对各科教材内容的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同理心与自我认知能力,不仅是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的有效手段,还有利于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教材中传达的人生智慧和价值观,为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素质教育体系深化改革下,从学科教学的价值取向中培养其价值判断能力,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增强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洞察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意识与心理调适能力。除此之外在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学融合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更新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有效教育方法,注重心理素质培养,保持积极心态,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参与专业培训,紧跟教育前沿,增强实践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在愉悦氛围中全面发展。

结束语

概括而言,在学科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需挖掘学科特色,设计针对性活动,实现两者有机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内容,伴随素质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化,将两者进行有效融合,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此同时在健全学生人格以及推动教育事业良性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

参考文献:

[1] 朱明,谭遇华 . 中学学科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思考 [J]. 课程教育研究,2018,12(18) :133-135.

[2] 孙薇薇,张文博,李志敏 . 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合在中学德育教学中的经验分析 [J]. 北方文学 ( 中旬刊 ),2016,12(3) :186-188.

[3] 姜文婷 . 当前我国心理教育管理体制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改革方向 [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02) :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