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大班扎染教师的实践策略研究
蒋次茜
贵州省遵义市湄潭县滨江幼儿园
当前学前教育中,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十分重要,许多幼儿园都积极的将传统文化和教育活动有效结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扎染作为独特的民间工艺,主要是以丰富的色彩和图案受到幼儿喜爱,开展扎染活动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传统工艺的魅力,还能培养其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进而推动幼儿的全面成长。
一、扎染活动的教育价值
(一)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
扎染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工艺,其中含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容。教师组织幼儿参与扎染活动,不仅可以让其亲身体会到扎染历史渊源,同时还能让其深入学习扎染制作工艺,体会其中感情 。扎染地域特色要从不同地区的风格和图案出发,让幼儿感受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从而深刻的理解传统文化价值,激发其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和责任感。
(二)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扎染是一项实践能力较强的手工活动,其要求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扎染过程中,幼儿需要折叠布料,捆扎出不同的形状和图案,及时掌握染色的技巧和时间,这些操作的开展,不仅需要幼儿手眼配合默契,同时通过反复练习和实践,提高其动手能力,培养幼儿综合素养。
(三)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想象力
扎染过程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喜好能力,创作独一无二的扎染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幼儿不断探究和尝试,充分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动手能力,将自己的想法和情感,通过扎染作品呈现出来,提高其自身艺术素养,为幼儿后续学习和成长奠定基础。
二、实施大班扎染教师的实践策略
(一)提高教师扎染专业知识
幼儿园要提高对教师扎染专业知识应用情况的重视,定期组织教师参与扎染培训活动 [2]。幼儿园通过面向社会邀请有丰富经验的扎染专家和手艺人给教师进行讲解,通过系统讲解和实操演示,全面了解扎染历史渊源和相关技术工艺,从而提高教师自身扎染水平,为后续教学活动开展夯实基础。幼儿园还需组织教师进行扎染方面的研究活动,通过集体研究和学习,形成统一教学思路。经验分享是教师之间交流合作的重要措施,可以有效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创新教学措施
扎染活动过程中,教师从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点出发,积极创新教学措施,减少幼儿学习压力,夯实幼儿基础。例如,教师为幼儿构建一个“扎染小工坊”情境,布置传统手工氛围工作空间,体验手工艺人角色,加深了解扎染文化知识内容。教师为了增加扎染活动趣味性和互动性,加深对文化的理解程度,减少幼儿学习压力。教师为了减少幼儿参与压力,需采用多样性措施,增加扎染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将游戏元素融入其中,通过小组比赛等形式,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和竞争意识,夯实幼儿学习基础。
(三)合理投放学习材料
教师根据扎染活动需要,给幼儿提供多样化扎染材料,通过不同颜色,质地,纹理布料,让幼儿尝试不同的染色效果,构建丰富多彩的图案。教师应用各种扎染工具,让幼儿体验不同的扎染手法,丰富幼儿操作空间,进而激发其创作灵感。教师投放材料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幼儿对知识的需求和兴趣点,提供相关材料和工具,满足幼儿探究欲望,尽情让幼儿发挥想象力,从而完成后续创作过程。
(四)落实家园合作教学
幼儿园可以组织亲子扎染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扎染创作。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拉近亲子关系,同时可以让家长了解扎染活动教育价值,进而支持幼儿园教育工作,为家长参与活动提供妥善支持和帮助,比如材料应用、协助指导等。通过亲子活动的开展,增加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频率,教师向家长定期介绍扎染活动进展和效果,听取家长的意见,灵活调整教学方案和方式,满足家长和幼儿成长需求。
(五)重视活动评价
教师采用多元化活动评价方式,对扎染作品进行评价,特别是幼儿自评互评等措施,让幼儿了解自身的优点和不足。同伴互动让幼儿欣赏和发现其他人的优点,培养其团队协作精神和互相尊重意识。教师评价幼儿扎染作品时,还需关注幼儿在活动中表现和发展情况,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满足幼儿自身发展实际需求。
结束语:
扎染活动在幼儿园大班教育中,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当前幼儿园大班扎染活动实施,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为了提高活动质量,推动幼儿全面成长,需要提高自身专业知识水平,让幼儿有机会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从而提高扎染活动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 易冰 . 关注儿童经验 , 深层次推动自主项目探究——以大班项目活动”我和扎染有个约会”为例 [J]. 早期教育 : 艺术教育 , 2023(7):20-23.
[2] 张幸乐. 白族扎染民间艺术融入幼儿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 以大理市 A 幼儿园大班为例 [D]. 大理大学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