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历史课的深度融合实践研究
戴现华
重庆市长寿中学校
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历史课的深度融合实践,并提出相应策略。通过分析现有文献和案例,采用定性研究方法,本研究总结了三个关键策略:开展多元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构建思政课程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研究表明,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历史课的深度融合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良好的价值观念。本研究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际借鉴。
关键词: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历史课;深度融合实践
引言
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历史课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然而,长期以来,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当代学生的需求,思想政治教育也存在着脱离实际、形式主义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推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历史课深度融合实践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本研究提出了三个关键策略,这些策略在实践中将有助于促进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历史课的深度融合,使教育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开展多元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历史课的深度融合实践中,开展多元教学形式是一个关键策略,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历史和思想政治的兴趣。通过引入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学习、思考和讨论,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体验。
以高考题为例,让我们来探讨这个策略的实施方法:(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共中央曾就土地政策作出决定:“在处理农村纠纷中,党与政府的工作人员,不是站在农民或地主的某一方面”“一切有关土地及债务的契约的缔结须依双方自愿。契约期满,任何一方有解约之自由”。作出这一决定的时间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C.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背后的历史背景和政治环境。通过讨论和思考,帮助学生理解该决定的出台时间,并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和解读。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土地政策的制定原因和影响,并鼓励他们就该决定的意义和作用展开深入思考。
小组辩论:将学生分成小组,一方代表中共中央制定土地政策的背景和原因,另一方代表反对意见或不同观点。让学生通过辩论,从不同角度探讨该决定的合理性和影响,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辩证能力。
角色扮演:要求学生扮演当时的中共中央领导和地方农民代表,模拟会议场景,就土地政策进行讨论和决策。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斗争和思想冲突,进一步加深对这一决定的理解。
资源整合: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如文献资料、影像资料、音频资料等,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研究,形成对该决定的全面认识。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互联网搜索、多媒体制作等,展示他们对于历史事件和思想政治问题的研究成果。
二、构建思政课程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
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历史课的深度融合实践中,构建思政课程体系是一个重要策略。通过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全面理解党的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以高考题为例,让我们来论述这个策略的实施方法:
(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海南卷)历史)1924年,共产党员罗汉、王文明、王大鹏等在海南创办农工职业学校。学校开设栽培、染织、雕刻等课程,同时讲授社会发展史和政治常识,并介绍共产主义和新三民主义。1926年春,增设政治课,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由此可知,该学校的创办主要是为了( )
A. 立农务本,学以致用 B. 实业救国,富裕海岛
C. 普及教育,发达文化 D. 扶助农工,唤醒民众
上述的高考题描述了1924年共产党在海南创办农工职业学校的情境,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该学校的创办目的和宗旨。因此,在构建思政课程体系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的课程:结合学生的成长阶段和认知水平,设计针对性的思政课程,包括社会发展史、政治常识、共产主义和新三民主义等内容。这些课程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具体的知识,也能够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政治态度和价值观。
引入活动和案例分析:为了增强学生对思政课程的兴趣和参与度,可以采用活动和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例如,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会议或辩论,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思政知识的应用和影响力,并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思政课程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质疑,鼓励他们提出不同观点、发表独立见解,并从中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实际活动、实践项目或社会实践,可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他们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本文以2022年高考全国甲卷历史真题例,探讨这一策略的实施方法:
1939年,朱德指出,“在中国,由议会选举政府,决定施政方针,边区是第一个”。1940年,毛泽东再次强调,这种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这说明,边区政府( )
A.具备了新民主主义的特征 B.脱离了国民政府管辖
C.代表根据地社会全体意志 D.仿行苏联的政治制度
上述高考题描述了边区政府的特点和性质,我们可以从中看出边区政府的实践意义和作用。因此,在开展实践教学时,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参观调研:组织学生到具有历史意义的地方进行参观调研,如边区纪念馆、革命历史遗址等。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让学生感受当时的历史环境和政治背景,进一步了解边区政府的实践特点和意义。
社会实践项目: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社会实践项目,例如组织学生到社区、农村或学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当地的政治自治和民主参与情况。通过实际参与和亲身体验,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边区政府代表全体意志、民主专政的特征。
模拟体验:组织学生进行模拟体验活动,如模拟选举、模拟议会等。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通过模拟边区政府的运作过程,加深他们对于边区政府的认知和理解,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领导能力。
项目研究和报告:鼓励学生选择与边区政府相关的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项目报告。通过独立思考、文献搜集和资料分析,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边区政府的实践经验和影响,并培养他们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总结
在党的思想政治建设与历史课的深度融合实践中,以上策略的实施有助于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历史学习的有效融合。通过这些策略,我们能够培养具有正确政治态度、批判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吴宏政,王晓帅. “历史”何以能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平台[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7):10-13.
[2]商贻萱,王荣花. 历史主动精神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07):69-71.
[3]肖妍杰.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发展规律探析[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23,36(01):90-95.
[4]高国希. 思想政治教育与历史主动精神的培养[J].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2,(06):125-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