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道德与法治互动教学策略研究

作者

衣玉兰

德惠市同太乡和平中心小学 130316

引言:传统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师主导性过强、学生参与度不足、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脱节等问题,致使教学效果受到限制。针对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探索构建互动型、体验式教学模式,通过情境创设引导思考,师生互动激发潜能,资源整合优化课堂,评价机制促进成长等多方面策略全面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与效果,促进学生道德情感、道德判断与法治意识协调发展。

一、传统教学模式局限多,互动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教学方式上仍然存在满堂灌现象,教师教学占据课堂主要时间,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缺乏思考空间与表达机会。课堂互动形式单一,多停留于简单提问回答层面未能形成深层次交流与思维碰撞。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抽象化倾向明显,学生难以建立与实际生活联系造成两张皮困境。评价体系侧重知识考核,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养成过程评估,导致部分学生应付考试而非真正内化道德法治观念。课堂参与度低下直接影响学习兴趣与教学效果,近半数学生表示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缺乏热情。

互动教学强调师生间、生生间多维互动,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通过对话交流激发思维活力。互动教学有助于创设真实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促进道德判断能力提升。合作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团队意识与责任感,为学生提供道德实践机会。可见互动教学已成为突破传统模式局限、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实效性必然选择。推进互动教学改革应从教学理念更新、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环境优化等多方面同步发力,构建开放包容、民主平等、充满活力课堂生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

二、情境创设引导思考深,师生互动激发潜能广

通过精心设计贴近生活实际情境,将抽象道德法治概念具象化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情境创设应注重真实性、关联性与开放性,真实情境能够触动学生内心,关联性设计确保教学目标达成,开放性问题则为思维发展提供空间。优质情境能够激发学生认知冲突引发主动探究欲望。师生互动作为课堂活力源泉,其价值在于激发学生多元潜能。有效师生互动应体现平等对话、深度提问与适时引导特征。平等对话要求教师放下权威姿态,与学生建立和谐互信关系;深度提问强调设计层次递进问题,从现象引导至本质;适时引导则要求教师把握互动节奏,既不干预过多亦不放任自流。构建多向互动网络让每位学生都成为课堂活跃因子,方能全面激发群体潜能。

以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安全记心上》一课为例,教师需要运用情境创设与师生互动策略激发学生安全意识。课堂伊始教师播放校园安全隐患视频,创设安全侦探情境让学生担任安全专家角色,观察辨识各类潜在危险。随后组织安全警报站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校园内外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并提出预防措施。针对交通安全内容教师在教室模拟十字路口场景,学生分别扮演行人、车辆驾驶员与安全观察员,通过角色体验深化对交通规则理解。在讨论溺水危险时采用假如我是安全宣传员情境,引导学生设计预防溺水宣传语,进行班级展示评选。教学过程中教师设置层层递进问题:为何这些场所存在安全隐患?如何判断环境是否安全?面对危险情况应如何科学应对?通过连续追问激发思维深度。课堂中段安排安全知识擂台赛,学生组队竞答安全应急处理方法。课堂尾声设计安全承诺书创作环节,学生制定个性化安全行为准则进行交流分享。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资源整合优化课堂强,评价机制促进成长快

教学资源整合应突破传统教材局限,广泛吸纳校本资源、社会资源与网络资源形成多元互补格局。校本资源提供道德实践平台;社会资源拓展课堂边界;网络资源增强教学吸引力。资源运用需遵循适切性原则,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与课程内容科学选择。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具结合创设沉浸式学习环境;家校社协同育人模式能形成教育合力。科学评价机制对促进学生成长起导向作用。互动教学评价应体现发展性、多元性与激励性特点。发展性评价关注学生成长轨迹;多元评价打破单一纸笔测试模式;激励性评价强调发现闪光点。构建自评—互评—师评立体评价体系,既培养学生自我反思能力又促进互相学习。评价结果运用应重视改进性功能,通过反馈分析找出问题所在制定针对性提升策略。

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低碳生活每一天》一课为例,教师需要通过资源整合与科学评价优化教学效果。课前教师收集环保组织宣传片、低碳生活案例,整合成数字资源库;建立班级低碳银行评价系统,将低碳行为量化为碳积分。课中利用智慧黑板展示全球碳排放现状引入主题;连接校内气象监测站数据让学生感知空气质量与人类活动关系;邀请环保志愿者视频连线,分享社区低碳实践经验。学习过程中采用碳足迹计算器软件,让学生录入家庭生活数据了解日常行为对环境影响。设计低碳创意工坊环节,学生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环保手工艺品。课后延伸家校低碳行动周形成习惯养成闭环。评价环节采用多元立体模式:学生通过低碳日记自评;小组内开展低碳之星互评;教师通过观察记录、作品评析进行综合评价。建立低碳成长档案袋收集参与环保活动材料,形成过程性评价证据。

结论:情境创设能够为学生提供思考支点引导深层次道德思辨;师生互动构建平等对话氛围激发学生多元潜能;资源整合拓展教学空间优化课堂教学质量;科学评价机制则为学生成长提供方向指引。这些策略共同构成互动教学体系,有效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师生关系失衡、教学过程僵化、教学资源单一等问题。基于互动理念构建教学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参与度与学习效果,促进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曦 . 互动式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与效果 [J]. 智力 ,2024,(16):16-19.

[2] 冯振艳 . 互动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N]. 科学导报 ,2024-05-31(B01).

[3] 周建国 . 互动教学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 [J]. 山西教育 ( 教学 ),2024,(01):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