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农村小学德育中养成教育的现状调查与优化策略研究

作者

张美杰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首善第五村初级中学 722300

与城市学校相比较,乡村小学的德育资源整合,师资专业发展以及教育环境营造都有明显的不同,这就造成了养成教育目标的制定、在内容设计和实施路径等方面很难切合农村学生发展需要。同时,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传统乡村伦理被解构,现代价值观念受到影响,这进一步强化了乡村小学生道德认知和行为形成的复杂性。系统分析这一教育场域中存在的实际矛盾成为改进农村德育体系至关重要的突破口。

一、农村小学德育中养成教育的现状调查

目前,农村小学德育的养成教育正面临着许多的困境。根据调查资料,大约有 65% 的农村小学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养成教育课程结构,其教学内容呈现出碎片化,并且缺少分阶段的设计,这使得教育的目标很难得到有效地实现。在师资方面,专业德育教师的短缺比例高达 42%[1 1]。目前,由于教师的教学任务过于繁重,他们投入到养成教育中的时间仅为总工作时长的 15% ,这使得深度引导变得困难。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合作机制存在明显的缺陷,有 78% 的家长每个月与学校的交流不到一次,这导致家庭教育的观念与学校教育之间有很大的差距。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只有 23% 的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养成教育文化区,这使得教育环境的潜在育人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这几个因素交织在一起,使得农村小学养成教育的目标落实,过程推进和效果巩固等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亟需进行系统性的优化。

二、农村小学德育中养成教育优化策略

(一)强化日常规范,细化行为养成训练

农村小学德育养成教育中,教师需重点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规范,经过精心培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师在教学中要准确地抓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关键节点并制定周密的训练计划以引导其逐渐将规范要求内化,由被动遵守走向主动践行,继而切实提高其道德素养[2]。

以《我们的班规我们订》这一内容为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参加班规的制订。在教学初始,组织同学们分组讨论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问题,比如课堂纪律问题,课间行为问题,卫生值日问题。鼓励同学们主动发言、交流所思所想。讨论之后,教师帮助各组整理了一些有针对性规则建议。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考虑这些提议,并以投票表决等形式决定最后班规内容。执行班规时,教师应该不断地进行督导,对学生不恰当的行为及时地进行改正。比如,对课间追逐打闹等行为,教师可以布置“行为监督员”, 让同学们轮流充当,负责对这种行为进行提醒、制止。一周一小结,表扬遵守班规成绩突出的同学,比如发放“守纪的小明星”小奖状等,鼓励同学们自觉遵守班规并逐渐养成好行为。

(二)融合课程资源,渗透德育养成内容

农村小学教师应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并将德育养成内容巧妙整合。教师要深入剖析各学科教材,寻找与德育相关的切入点,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元素,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受到德育的熏陶,从而把知识的学习与品德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针对《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师可以根据农村的具体环境来进行教学活动。农村自然资源丰富,教师可带学生出课堂到田间地头,山林河边等地对自然环境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时,诱导学生反思自然资源的意义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的环境效应。回到教室里,我们组织同学们一起探讨怎样从日常生活中来实践自己的人生。比如鼓励同学们在回家时提醒自己的家人要尽量用柴火灶煮饭,少用燃气;提倡同学们农忙时节帮家里把废旧农药瓶和化肥袋回收分类处理。教育工作者还可以策划“过生活的小能手”的评选活动,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实践,并对那些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奖赏,例如发放环保笔记本之类的奖励。这样才能使德育内容紧密结合到课程中去,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真正领悟并实践自己的生活理念,从而养成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三)开展实践活动,深化习惯养成体验

农村小学德育需要教师通过实践活动主动加强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教师不应囿于课堂讲授,应积极营造多样化实践场景,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下切身感受并积极参与。

以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为例,教师可以整合当地的资源,将村庄周围的田野、回收站转变为教学场域。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研究农村的常见垃圾,例如秸秆、塑料瓶、旧衣服等,并指导他们观察垃圾处理的现状并记录相关数据。然后,教师引导同学们结合科学课材料知识试着把搜集到的废弃物变成实用物品:秸秆编一个简单的收纳筐、塑料瓶切成花盆种上绿植、旧衣缝制成布艺玩偶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巡回引导,对学生的想法给予技术支持和环保理念的渗透,有助于他们认识到循环利用所带来的价值。最后举办了校园“环保创意展”, 由同学们独立布置展示区,为师生们阐述了作品背后所蕴含的环保含义,并在展示和交流中增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意识和能力。

三、结语

在教育均衡发展和乡村振兴时代大潮下,乡村小学德育养成教育事关国家未来精神根基塑造。通过加强日常规范,整合课程资源和开展实践活动这一策略既可以突破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养成的教育窘境,也是对教育公平和品质的一次有力实践。它既是培养个人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素养,也是重塑农村社会文明生态,筑牢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人才和精神之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严茂建 . 新时代背景下农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实践探究 [J]. 考试周刊 ,2025,(15):149-151.

[2] 李俐静 . 新时期农村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美育的融入路径 [J]. 求知导刊 ,2025,(0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