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方法研究
谭琦
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831100
一、引言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清洁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水电作为技术成熟、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推动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我国水电资源丰富,水电工程建设规模持续扩大,然而,水电工程建设具有周期长、投资大、技术复杂、受自然环境影响显著等特点,在建设过程中,时常面临进度失控的风险。一旦进度延误,不仅会增加工程成本,还会影响能源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因此,深入研究水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方法,有效应对各类影响因素,确保项目按时建成并投入使用,对提升水电工程建设效益、实现能源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水电工程建设进度的影响因素
2.1 资金因素
水电工程属于大型建筑工程,具有工期长、资金投入大、回报周期慢的特点。通常采用竞标选择承包商,资金多以集约方式投入。然而,部分地方政府流动资金匮乏,对大型水电施工的出资能力有限。资金投入不仅影响项目启动,更会对工期造成严重影响。若资金准备不充足,施工期间极易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甚至短缺,导致项目被迫暂停。
2.2 自然环境因素
水电工程多选址于落差大、水流大的峡谷地带,以确保项目收益。但此类地区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水流不稳定。如施工期间遭遇突发洪水,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工期停止,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2.3 技术因素
水利水电施工项目复杂,对技术要求极高。在项目开展前,需充分做好理论准备,提升技术水平,并制定合理的工期计划。当前,部分设计者为降低成本,在方案未经实验验证的情况下便投入生产应用,导致施工技术与工期计划出现矛盾。
2.4 施工项目监管机制因素
我国部分水电施工项目虽采用先进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监管机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例如,监理工程师履职不力,对施工过程中的问题未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三方配合不协调,信息沟通不畅,导致问题解决效率低下。
三、水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的常用方法
3.1 横道图比较法
横道图通过横向线条与时间坐标相结合的方式,展示工程各工作的施工开始及结束时间和先后顺序。通过将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在横道图上进行对比,可直观地看出各项工作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情况。该方法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掌握,但无法准确反映各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对总工期的影响。
3.2 “S”形曲线比较法
“S”形曲线是将工程项目进度计划中各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和最早完成时间分别绘制在时间 - 累计完成任务量坐标上,形成两条“S”形曲线。将实际进度 “S” 形曲线与计划进度 “S” 形曲线对比,能直观判断项目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预测项目进度走向。若实际进度曲线在计划进度曲线左侧,说明实际进度超前;若在右侧,则表明实际进度滞后。
3.3 “香蕉”曲线比较法
“香蕉”曲线由两条“S”形曲线组合构成,一条是按各项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安排进度绘制的“ES”曲线,另一条是按各项工作最迟开始时间安排进度绘制的 “LS”曲线。“香蕉”曲线能直观地反映出工作的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比较情况,同时可以对后续工程进度进行预测。若实际进度曲线落在“香蕉”曲线范围内,表明进度正常;若超出范围,则需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3.4 前锋线比较法
前锋线是基于原时标网络计划,从检查时刻对应的时标点起,以点划线依次串联各项工作实际进度抵达的前锋点所构成的折线。依据前锋线与原时标网络计划中各工作箭线交点的位置,能够判别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的偏差:当工作实际进度点与检查日期位置重合时,说明该工作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同步;当工作实际进度点位于检查日期左侧时,表明该工作实际进度拖后;当工作实际进度点位于检查日期右侧时,则表明该工作实际进度超前。
四、水电工程建设进度偏差分析
4.1 偏差产生的原因
水电工程建设进度偏差由多方因素导致。业主方常因施工准备不足,未落实“三通一平”,导致施工队伍无法进场,延误工期;或因地质勘察数据不全,施工中遇难题被迫改方案;甲供材料设备质量缺陷,像机电设备安装时才暴露问题,更换调试耗时久,阻碍工程推进。设计方交底不清会让施工人员理解偏差,引发返工;前期调研与技术可行性考量不足,致使施工中设计变更频繁,如大坝结构设计失误,已建部分拆除重建,拖慢进度。施工方管理执行不力,施工组织设计未落实,资源调配失衡,高峰期人力设备不足;管理混乱、技术方案多变,施工衔接不畅、效率低;安全事故致工程停工,调度失灵引发窝工。监理方若监督失职,未及时发现纠正进度问题,且三方沟通不畅、相互推诿,影响问题解决。此外,暴雨引发的地质灾害、罢工导致的材料断供等不可抗力因素,也会造成工程进度严重滞后。
4.2 “赢得值原理”分析
“赢得值原理”(EVC-Earned Value Concept)是国际上广泛应用的项目管理方法,其通过量化指标对项目进度和费用进行综合分析。基本参数包括了计划工作预算费用(BSWC)、已完工作的实耗费用(ACWP)和已完工作的预算费用(BCWP)。通过这三个参数构成的进度偏差(SV)、费用偏差(CV)和费用绩效指数(CPI),能够精准判断项目的进度和费用执行情况。在实际应用中,“赢得值原理” 可帮助项目管理者及时发现项目是否偏离预定目标。然而,该方法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它依赖于准确的预算和计划数据,若前期数据不准确,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将受到影响。同时,它侧重于量化分析,对一些非量化因素如团队士气、外部政策变化等难以评估。
五、水电工程建设网络计划的多目标优化
5.1 多目标优化的必要性
水利水电工程具有投资额大、建设工期长、资源需求量大、工程质量要求高的特点。传统的网络优化计划大多聚焦于工期、资源、费用单目标优化,难以契合实际工程需求。理想的网络优化计划需同步达成工期最短、成本最低、工程质量最优及资源分布均衡。因此,网络优化的本质属于多目标优化问题,强调单一目标最优并不符合实际情形。
5.2 多目标优化的方法
在搭建网络模型时,需全面考虑工序间的逻辑衔接关系、工序持续时间以及资源供给情况。运用多属性效应原理,构建工程项目管理的工期 - 成本 - 质量综合网络优化规划方案。通过该规划方案,可获取最理想的决策方案及多个接近理想的备选方案,为水电工程项目管理提供科学的控制目标。例如,在资源总量有限的约束下,探寻完成计划的最短工期;在给定工期的前提下,追求资源的均衡消耗状态。
六、结论
水电工程建设进度控制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受到资金、自然环境、技术、监管机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采用“S”形曲线比较法、横道图比较法、“香蕉”曲线比较法和前锋线比较法等常用控制方法,能够及时掌握工程进度情况。运用“赢得值原理”进行进度偏差分析,可准确找出偏差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同时,实施网络计划的多目标优化,能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的整体效益。在实际工程中,需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不断优化进度控制方案,确保水电工程建设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 胡启斌 . 水电工程建设监理进度控制的任务与方法 [J]. 硅谷 ,2010,(18):140.
[2] 钟旭 , 薛静 . 基于进度控制方法的输变电工程前期管理优化研究 [J].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22,27(04):134-141.
[3] 朱彬 .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管理方法研究 [J]. 水上安全 ,2025,(06):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