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镇工作视角对社会保障体系问题的研究
杨云好
湖南省泸溪县浦市镇人民政府
引言
社会保障体系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的核心制度安排 [1]。历经多年发展,截至 2024 年,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已达95% ,标志着在社会保障覆盖面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然而,深入乡镇地区调研便会发现,这里的社会保障体系存在诸多问题。乡镇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地理环境复杂、居民认知程度有限等因素,致使社会保障覆盖不均。部分偏远乡村,尤其是老年、贫困及灵活就业群体,参保率较低,难以充分享受社会保障福利 [2]。同时,乡镇与城市间、不同乡镇间的社会保障待遇差距明显,这不仅违背社会公平原则,还阻碍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第一章 浦市镇社会保障体系现状
1.1 浦市镇社会保障体系现状
浦市镇位于泸溪县南端,沅水中游西岸,由原浦市镇、原浦阳乡、原长坪乡、原李家田乡一部分合并而成,全镇总面积238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5.8 万人,常住人口7.6 万人,下辖24 个村4 个社区,184 个村(居)民小组,264 个小区(自然寨)。浦市镇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大西南物资集散的重要商埠之镇,在明清繁华时期曾有三条主街、十三所会馆、二十四座码头、四十八个巷弄、七十二座寺庙,属“湘西四大古镇”之一,2016 年被评为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2010年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湖南省旅游重点镇。
浦市镇积极落实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政策,设立 “一站式” 服务窗口,简化居民办理社保业务流程。以往居民办理养老保险等业务需在多个部门奔波,手续繁琐、耗时久。“一站式” 服务窗口整合部门职能,居民在一个窗口提交材料即可完成多项业务办理,大幅提高参保积极性,使浦市镇养老保险参保率从2018 年的 68% 提升至 2024 年的 92% 。
1.2 浦市镇社会保障覆盖范围
我镇共有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员20958 人,领取待遇7368 人,今年我镇个人参保总金额 5550400 元、政府代缴 24.12 万元、被征地农民补贴缴费 21.6 万元。
浦市总共有28 个人社协管员,人社按照政策要求村(社区)协管员每月五号前将上月的死亡人员进行及时统计上报,并且与计生,公安,系统就行比对,确保我镇养老待遇死亡不出差错。
浦市镇采取网格化宣传策略拓展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全镇划分为多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专门工作人员宣传社保政策。工作人员通过上门走访、举办宣讲会、发放资料等方式,深入解读医保、养老保险、低保等政策,解答居民疑问。精细化宣传使浦市镇低保户识别准确率提升至 98% ,确保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及时纳入低保保障范围,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第二章 浦市镇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
2.1 人口老龄化引发的支付压力
浦市镇截止 2025 年 1 月底,浦市镇人口 57600 人,其中 60 岁以上老年人13200 人,占总人口比例 22.92% ,远超全国平均水平。18 岁以下人口有11000 人,占总人口比例 19.10%o 。出生人口逐年递减,老年人口逐年递增。同时,老年人养老金也逐年递增,2024 年 7 月养老金从 144 元已增至 164 元。因此养老金增多,导致养老资金缺口逐渐增大。
人口老龄化使退休人员增多,养老金支出大幅增长。浦市镇 2024 年养老金支出同比增长 17.5% ,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外流,缴费人数下降 3.2% ,养老金缺口不断扩大,给我镇社会保障体系带来巨大财务压力。
医疗保险方面,近几年,医疗保障缴费逐年递增,老百姓抵触情绪强烈,不愿缴纳,同时,一旦老年人住院治疗,老年人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较高,导致医疗保险支付压力增大。同时,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费用的上涨,医疗保险的支付压力将进一步加剧。如:截止2024 年12 月底全镇人口57600 人,2024 年缴费标准为 380 元 / 人,全镇有 45373 人缴纳,缴费比例为 78.77% 。2025 年缴费标准为 400 元 / 人,全镇只有 41201 人缴纳,缴费比例为 71.53% ,下降了7 个百分点。
现引入医疗保险支付压力系数 C=E/R ,其中 E 为医保基金支出,R 为医保基金收入。2025 年浦市镇医保基金支出增速达 22% ,远超收入增速。人口老龄化导致老年人口患病概率增加,医疗需求上升,尤其是慢性病治疗费用高,医保基金支出大幅增长。乡镇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居民缴费能力有限,医保基金收入增长缓慢,加剧医保基金支付压力。
2.2 基金收支失衡的多维因素
我镇共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人员 20958 人,领取养老保障金待遇的7368 人,今年我镇个人参保总金额 5550400 元、政府代缴 24.12 万元、被征地农民补贴缴费 21.6 万元。浦市总共有 28 个人社协管员,人社按照政策要求村(社区)协管员每月五号前帮上月的死亡人员进行及时上报,并且与计生,公安,系统就行比对,确保我镇养老待遇死亡不出差错。
第三章 完善乡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对策建议
3.1 制度整合创新
建立全国统一社保信息平台是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问题的关键。通过该平台实现参保凭证电子化流转,参保人员转移社保关系时,无需提交大量纸质材料、办理繁琐手续,预计可减少 30% 转移接续时间,大幅提高效率 [16]。推行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 模式,通过财政补贴(β)激励居民多缴多得。设定不同补贴档次,缴费年限每增加 5 年,补贴档次提高一级,补贴金额相应增加,充分调动居民参保积极性,提高养老金积累水平,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性。
3.2 基金管理优化
设立乡镇社保基金专项账户,单独管理与核算乡镇社保基金,明确收支情况,加强监管。投资方面,适度提高投资组合中股票比例至 25% ,多元化投资使目标年化收益率提升至 7% ,实现基金保值增值 [17]。同时建立风险预警模型,当基金备付率低于 6 个月时启动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包括调整待遇支付标准、加大财政补贴力度、鼓励居民提前缴费等措施。基金备付率下降时,适当降低养老金增长幅度,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弥补基金缺口,确保基金平稳运行。
3.3 技术赋能增效
推广 “区块链 + 社保” 应用,利用区块链不可篡改、可追溯特性实现待遇领取智能认证。以往认证易出现欺诈现象,采用该技术预计可将欺诈风险降低至 0.3% 。开发 “社保微服务” 小程序,居民通过手机可随时随地办理社保业务,业务办理时效缩短 80% ,极大提高社保服务便捷性与效率。
结论
综上所述,乡镇社会保障体系当前面临人口老龄化、制度碎片化等诸多挑战,严重制约其发展与完善。为应对这些挑战,需通过制度创新建立更统一、公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强化技术赋能提升社保服务效率与质量;促进社会协同治理,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社会保障建设。综合实施这些措施,推动乡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功成。社会保障学:理念、制度、实践与思辨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20.
[2] 李迎生。构建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研究 [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9 (03):101 -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