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

姚甫燕

明光市明湖学校 安徽滁州 239400

引言: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重要学科,不仅承载知识传授功能更肩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与价值观塑造使命;课程思政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重要举措,强调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价值引领功能,为小学数学教育提供新视角与方向。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成为当前教育探究关注焦点。本文基于小学数学学科特点探索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旨在促进思政教育与数学教学深度融合,提升育人实效为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实践提供参考。

一、挖掘融合:小学数学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发掘与整合

小学数学课程蕴含丰富思政教育资源,需要教师具备敏锐洞察力,深入挖掘学科内涵与思政元素契合点。从数学史料角度看,中国传统数学典籍如《九章算术》《孙子算经》等反映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结晶,通过引入这些史料能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认同;从数学家故事看,张衡、祖冲之等杰出数学家锲而不舍探索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态度与奋斗意识;从数学概念本身看,数与形蕴含规律性与确定性培养学生追求真理精神;集合概念体现包容性引导学生建立团结协作意识;函数关系展现变化规律,启发学生辩证思考问题。数学应用场景亦能融入思政元素,如通过实际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爱国情怀、环保意识、诚信品质等。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与学生年龄特征创造性挖掘思政资源,构建数学知识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框架。

思政元素挖掘后,需要科学整合进教学全过程,避免生硬嫁接或表面化处理。整合时应遵循三项原则:自然融入原则,确保思政元素与数学知识有机结合,不影响数学教学科学性;适度原则,避免过度延伸导致主次颠倒保持数学教学主体地位;递进原则,依据学生认知发展规律逐步深化思政内涵。整合方式多样化,可以通过问题情境创设将思政元素融入教学导入环节,引发学生情感共鸣;通过教学案例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知识讲解环节,促进学生深度思考;通过课堂活动组织将思政元素融入互动环节,增强参与感与体验感;通过作业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拓展环节,引导学生课后思考。教师还应关注不同年级学生特点,低年级侧重直观感受,中高年级逐步增加理性认识,形成螺旋上升思政育人体系。

二、创新贯通: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教学策略与方法创新至关重要,能够有效促进数学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培育协同发展。情境教学法作为核心策略,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情境将思政元素自然融入数学教学全过程;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培养科学精神与合作意识;游戏化教学利用数学游戏激发学习兴趣,在轻松愉悦氛围中实现价值引领。项目式学习围绕真实任务开展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与责任担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交互软件应用拓展教学深度与广度,使思政元素呈现更加生动形象。体验式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活动,在操作体验中感悟数学魅力与价值内涵;跨学科整合教学打破学科界限,实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融通,形成育人合力。这些教学策略相互配合灵活运用,能够构建多元化课程思政实施路径,提升育人实效。

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千克和克单元为例,教师应当创设粮食节约主题情境,设计光盘行动校园调查项目活动。先引导学生观看粮食珍贵视频材料,激发珍惜粮食情感;接着组织学习千克、克概念与换算关系,掌握质量单位基本知识;然后安排学生分组调查校园餐厅剩饭菜情况,利用电子秤测量不同年级学生每天剩余食物质量,记录数据并进行单位换算。引导学生分析调查结果,计算全校每周、每月浪费粮食总量,通过具体数字感受粮食浪费严重性;最后组织学生设计光盘行动倡议书,制作节约粮食宣传海报开展校园宣传活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掌握质量单位知识技能同时,深刻体会粮食来之不易,培养节约意识与责任担当精神,实现数学知识学习与价值观培育有机统一。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多维延展:小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评价体系与保障机制

小学数学课程思政评价体系构建应秉持全面性、多元性、发展性原则,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等维度进行系统设计。评价主体需打破单一教师评价局限,构建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家长参与多元主体协同评价格局,全方位反映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评价内容须超越知识技能范畴,将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价值观念纳入评价范围实现知识与价值并重。评价方式应多样化,结合观察记录、作业分析等方法全面了解学生发展状况;评价过程强调动态性注重建立学生成长档案,实施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思政素养发展轨迹。保障机制方面学校层面需制定明确实施方案,将思政育人纳入教学常规管理;教师层面通过专题培训、同伴互助提升专业能力;资源层面构建校本资源库,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协同层面加强家校社合作,形成育人合力。

以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单元为例,教师应当结合航天精神开展思政融合教学与评价。课前组织学生收集中国航天成就资料,了解载人航天工程发展历程;课堂上引入神舟飞船制造成本计算情境,通过两位数乘法计算零部件生产数量与成本,感受航天工程规模;设计航天梦主题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分组查阅资料,计算火箭发射距离、速度等数据撰写小报告。评价环节采用多维方式:教师通过观察记录学生课堂参与度与问题解决能力,评价思维发展与价值认同;设计航天精神与我自评表,引导学生反思学习收获;组织小小航天报告会,通过同伴互评方式评价学生探究成果;邀请家长参与航天主题作业评价,形成家校协同评价机制。教师将各方评价结果汇总分析,形成学生成长档案,实现评价育人功能。

结论: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实施需从挖掘思政元素、创新教学策略、构建评价保障体系三个维度系统推进。有效实施路径包括深入挖掘数学学科蕴含思政资源,科学整合于教学全过程;创新教学方法,运用情境教学、探究学习等多元策略;构建科学评价体系与完善保障机制,确保实施成效。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不同年级段实施重点与差异化策略,完善实施框架深化理论探究,为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实践提供更加系统指导。

参考文献

[1] 王凌 . 小学数学课程思政”三思”[J]. 教育研究与评论 , 2024(12).

[2] 崔建文 . 中小学数学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探索 [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2023(34):I0005-I0005.

[3] 孙晓娟 . 立德树人背景下小学数学课程思政实践策略 [J]. 2024(3):73-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