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策略研探究
杨焕男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 农安县第五中学 130200
引言:学困生往往因英语学习兴趣低落、学习方法不当、基础知识薄弱而陷入学习困境,若不及时干预,将导致其英语能力持续下滑,甚至形成学习厌倦心理。本文聚焦初中英语学困生现状分析,探究心理调适与能力提升两大转化策略,旨在构建系统高效学困生转化机制,帮助这部分学生突破学习瓶颈实现英语学习良性发展,为教育公平与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一、初中英语学困生现状分析
初中英语学困生问题表现多样复杂,主要体现在学习兴趣缺乏、基础知识薄弱、学习习惯不良三方面。学习兴趣方面,学困生普遍对英语学习热情不高,课堂注意力难以集中,参与活动积极性低下,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基础知识方面,词汇量严重不足,语法概念模糊,发音不准确,阅读理解能力欠缺,听说能力薄弱;学习习惯方面,作业拖拉应付,预习复习流于形式,笔记零散混乱,缺乏系统规划与时间管理能力。
造成这些问题成因复杂多元,从认知障碍、情感因素、教学环境三个层面深入探究。认知障碍方面,学困生往往存在记忆力不佳、思维僵化、知识迁移能力弱等认知特点,导致英语学习效率低下;记忆英语单词感到困难,无法形成有效记忆策略;语法规则理解混乱,无法灵活运用;语言输入输出通道受阻,形成恶性循环。情感因素方面,学困生常因早期学习挫折体验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自卑、无助感,形成习得性无助心理;面对英语学习缺乏自信,害怕出错受到批评,逐渐形成回避倾向;对英语文化缺乏认同感,难以产生内在学习动机。教学环境方面,传统教学模式过分强调知识灌输与考试技巧,忽视学困生个体差异与需求;班级规模过大,教师难以兼顾全体学生,学困生容易被忽视;部分地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家庭支持不够,家长英语水平有限或重视程度不足,无法给予有效指导。
二、初中英语学困生心理调适
针对初中英语学困生心理困惑与信心缺失问题,心理调适策略尤为重要。教师应积极开展困惑疏导工作,构建良好师生互动关系。采用个别谈心方式,耐心倾听学生学习困惑,理解其内心焦虑避免简单批评指责。建立英语学习辅导小组,为学困生提供安全表达空间,引导其分享学习过程中困难寻找解决方案。开展专题讲座,帮助学生认识并接纳学习挫折转变消极认知。信心重建工作需循序渐进,为学困生设置难度适中学习任务,确保其能通过努力取得成功体验,逐步建立学习自信。实施闪光点发现计划,关注学困生英语学习中任何进步,及时给予肯定鼓励。创设成功展示平台,为学困生提供展示才能机会增强成就感。营造包容接纳班级氛围,引导全班同学理解并支持学困生,避免标签化与歧视,形成互帮互学良好风气。教师言行举止中应传递积极期望,相信每位学困生都有提高可能。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Unit1AnimalFriends 教学为例,教师需要巧妙运用动物主题激发学困生情感共鸣与学习兴趣。课前教师为学困生准备简易版动物百科资料,降低预习难度建立初步成功体验;并安排与优等生结对预习,营造支持性学习环境。课堂中设计动物朋友介绍环节,让学困生先用中文表达再逐步引导英文简单描述,确保参与感与成就感。针对词汇记忆困难学生,创设动物园之旅情境游戏,将抽象单词与具体形象、动作结合,多通道强化记忆。对语法理解障碍学生,通过动物习性描述简化三单数变化规则直观对比呈现。课后设置梯度作业,学困生可选择完成简单描述任务降低挫败感。评价环节特别关注学困生进步,给予积极肯定,在班内公开表扬其特定进步增强自信心。
三、初中英语学困生能力提升
在心理调适基础上,初中英语学困生能力提升需通过方法创新与实践优化实现。推行分层教学策略,针对学困生不同问题类型进行分类指导,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引入多感官学习法,结合视听触等多种感官刺激辅助英语学习,如借助图像记忆单词、通过肢体动作理解语法结构。推广思维导图技术,指导学困生绘制英语知识结构图,将零散知识系统化。采用微课程模式,将复杂知识点分解为微型学习单元,每次聚焦一个小目标降低学习难度。构建生活化英语学习情境,将英语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增强语言应用能力。开展兴趣导向特色活动,如英语歌曲欣赏、英文电影观看等激发学习热情。实施伙伴学习计划,为学困生匹配优秀同伴,通过同伴互助促进进步。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学习,提供个性化学习资源与即时反馈。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教学为例,学困生能力提升通过创新方法与实践活动系统推进。针对频率副词及一般现在时用法这一难点,教师先建立运动频率阶梯图,将 always、usually、sometimes 等频率副词直观呈现,帮助学困生建立清晰认知框架。课堂采用身体参与法,设计运动姿势模仿游戏,使抽象语法规则具象化。为解决句型掌握困难问题,创设健康调查问卷活动,学困生先使用简单问句访问同伴,获得成功体验后逐步过渡到复杂句型,通过实际交流强化语言应用能力。针对问答难题,设计运动频率接龙小组活动,在小组互动中提升口语表达流畅度。作业设计上打破传统模式,让学困生制作一周运动计划表,用所学频率副词及句型描述个人运动习惯,将语言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评价方式上采用进步档案,记录学困生在本单元各项技能提升情况,着重肯定其进步幅度而非绝对水平。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初中英语学困生转化工作需立足现状分析,实施心理调适与能力提升双管齐下策略。学困成因复杂多元,既有认知障碍、情感因素也有教学环境影响;针对性心理疏导能有效消解学习困惑重建学习信心;而创新学习方法、优化实践活动则能促进能力全面提升。教育实践中应注重整体设计与个别指导相结合,针对不同类型学困生实施差异化转化策略;同时加强家校合作营造良好学习环境。本文为初中英语教学提供实践参考,有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巧云 . 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策略研究 [J]. 中学生英语 ,2020,(44):90.
[2] 时敏 .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J]. 中学生英语 ,2020,(30):66.
[3] 董荷霞 . 初中英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J]. 校园英语 ,2019,(48):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