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技工院校财贸类专业校企合作新形式的探讨

作者

樊丽萍

郑州财经技师学院

引言:随着经济转型升级与产业结构调整,财贸行业对技能型人才要求不断提高,传统校企合作模式已难以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技工院校作为技能人才培养重要基地需主动适应市场变化,创新合作形式深化教学改革。本文从把握市场需求、整合教学资源、优化评价机制三个维度,系统探讨技工院校财贸类专业校企合作新形式,旨在构建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满足企业用人标准、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发展协同育人机制,为提升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实践路径。

一、把握市场需求,创新合作模式

随着金融科技、跨境电商、智慧物流等新业态快速发展,财贸行业人才能力素质要求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传统单一合作模式已难以适应产业升级需要。技工院校应主动对接行业前沿,建立需求导向型人才培养机制,通过深入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全面掌握企业用人标准与岗位技能要求,构建符合市场期望职业能力模型。在此基础上创新校企合作形式,打破传统校内学习—企业实习简单模式,推动订单培养向共建共育转变。通过建立校企联盟、共建产业学院、组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等方式,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平台,形成学校、企业、行业协会三方协同育人机制。

应积极探索引企入校新模式,邀请企业在校内设立实体经营场所或业务部门,构建真实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无缝衔接。还可通过项目进课堂方式,引入企业真实业务案例与工作任务,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提升职业能力,缩小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差距。技工院校应着力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教师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等措施,增强师资力量对市场需求敏感度,提升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契合度。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企业参与为主体、学校组织为基础联动机制,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用人标准高度统一,从而全面提升财贸类专业学生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潜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整合校企资源,深化实践教学

学校与企业应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通过制度创新与机制变革,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应推进课程体系改革,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专业课程,将职业能力标准、行业规范融入教学内容,确保课程设置与岗位要求紧密衔接。共建实训基地,打造集教学、培训、技能鉴定、社会服务于一体综合实践平台。学校可引入企业设备、工艺流程与管理模式,构建仿真或真实工作环境;企业则可将部分生产环节或业务流程放在校内完成,实现校内生产性实训。推行现代学徒制,学生同时具备学生与企业准员工双重身份,按照学校学习 + 企业实践交替模式进行培养,在师傅带徒过程中掌握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

实施项目化教学,将企业真实项目分解为教学任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全过程,培养综合职业能力。探索工作室教学模式,以教师专长或企业业务为核心组建学习小组,承接实际工作任务,在服务中学习提升实践创新能力。建立校企人才交流机制,选派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与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实现知识经验互补。共建专业资源库,整合教材、案例、视频、题库等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内容与行业标准、企业实践同步更新。通过上述措施,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生产融合、校内与校外贯通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环境中学习专业知识、训练职业技能、培养职业素质,全面提升应用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为财贸行业输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优化评价机制,提升培养质量

确立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原则,构建学校、企业、行业、社会共同参与评价体系,打破学校唯一评价主体局限,引入企业质量标准与行业职业规范,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与权威性。建立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机制,注重学习全过程考核,关注学生知识积累、能力提升与素质养成动态变化,避免一考定成绩片面做法。推行能力导向评价模式,将职业资格标准、岗位工作规范、企业用人要求融入考核内容,强调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考查,引导学生关注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实施项目化考核方式,设计基于工作过程考核任务,学生通过完成实际项目展示综合能力,教师与企业人员共同评定考核结果。探索以赛促教评价方法,将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大赛与课程考核有机结合,通过竞赛检验教学效果与学习成果。

还可引入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生成长电子档案记录学习过程关键数据,实现评价信息全程追踪,为人才培养改进提供依据。构建校企互评机制,企业参与学校教学质量评价,学校参与企业实践教学环节评价,实现相互监督与共同提高。建立评价结果应用反馈体系,将评价发现问题及时转化为教学改进措施,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与课程教学内容。通过科学合理评价机制建设,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全面发展,推动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引导企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最终形成校企协同育人良性循环机制,全面提高财贸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认可度,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人才支撑。

结论:技工院校财贸类专业校企合作需要不断创新形式、深化内涵、拓展领域。通过把握市场需求趋势,创新构建多元互动合作模式;整合校企优质资源,深化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优化科学评价机制,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种多维度校企合作新形式有助于推动财贸类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未来还应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完善保障机制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发展,为培养高素质财贸人才提供更加坚实基础与广阔空间。

参考文献

[1] 夏青 . 推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 实现技工院校新一轮改革转型 [J]. 职业 ,2015(26):3.

[2] 李兰英 . 浅谈技工院校实行校企合作的几点看法 [J]. 中国校外教育 ,2015.

[3] 王顺翔 . 技工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作用及建议措施 [J]. 青年时代 ,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