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的结合
荆瑞涛
新乡市第二十二中学
引言: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要求教师将育人融入教育全过程,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关键期,班级作为学生学习生活主要场所,班级管理与德育结合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重智育轻德育、管理与教育脱节等问题,亟需从立德树人高度重新审视班级管理与德育结合路径。本文探讨两者有机融合方式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提供实践参考。
一、构建德育氛围,完善班级制度
班级德育氛围构建需精心设计物质环境与人文环境使其成为滋养心灵沃土,教室环境布置应彰显德育主题,墙面装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名人名言、古诗词赏析,班级图书角配备品德教育读物满足学生精神需求,班级公约制定过程应采取民主协商方式让学生参与讨论提出建议,增强规则认同感与遵守意识。班级文化建设应注重传承创新,可以设立班级特色项目如感恩周、诚信月等主题活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良好品格;班会课程设计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以案例分析、情境模拟、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内化道德准则。班级荣誉墙展示应关注每位学生闪光点,不仅表彰学习成绩优异者更要发现品德高尚、乐于助人学生典型,营造见贤思齐氛围。
班级制度完善应坚持育人导向,将规则意识、责任担当、集体荣誉感等价值理念融入管理全过程。班级干部选拔机制应突破传统模式实行竞选制、轮岗制,为每位学生提供锻炼机会,班规班约制定应贯彻民主精神,由学生共同参与形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良性循环。班级评价体系应突破单一标准,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学生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表现,避免唯分数论英雄倾向;班级奖惩措施应注重激励性,强调积极引导而非消极惩戒,如设立进步奖友爱奖等特色奖项鼓励学生不断超越自我。班级活动安排应体现育人意图,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等活动拓展德育渠道,班级家校联动机制应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促进家校共育,构建全方位育人网络。
二、凝聚师生力量,创新管理方法
班主任应充分发挥引领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用人格魅力感染学生,用专业素养引导学生。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需关注情感投入,建立亲和关系倾听学生心声,了解学生需求增进师生互信,班级事务处理应秉持公平公正原则,对学生一视同仁避免偏见偏爱。班级氛围营造应注重温暖包容,使每位学生感受归属感愿意为班级贡献力量,教育方式选择应因材施教,针对不同性格特点学生采取差异化引导策略,如性格内向学生通过个别谈心交流,性格外向学生委以组织任务。教育资源整合应广泛联系任课教师、家长、社会力量形成育人合力,如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分享,组织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
创新管理方法应注重学生主体性发挥,鼓励自主管理激发内在动力,应当实施自主管理小组制度,将班级分为若干小组每组负责特定工作如学习互助、环境卫生、文体活动等,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开展一人一岗责任区划分,使每位学生承担班级特定责任体验责任担当,实施班级议事会制度,定期召开班级事务讨论会,让学生参与决策过程培养民主意识。引入导师制帮扶机制,由学优生带学困生,品行好学生带问题学生形成互助格局,推行成长档案袋评价方式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引导自我反思。开展榜样力量示范活动选树身边典型,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尝试项目式学习方法,组织学生围绕特定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在实践中内化价值观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建立班级网络平台拓展德育渠道如班级微信群、班级博客等,增强德育时代感吸引力。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关注心理发展,培养核心素养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关键期,班级管理应格外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营造积极向上心理环境,班主任需具备基本心理学知识,能识别学生异常心理状态及时给予疏导,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普及心理保健知识,提升学生心理调适能力。设立心理咨询角为学生提供倾诉空间,缓解学习生活压力,开展情绪管理训练教授学生调控情绪方法,预防极端行为发生。关注特殊群体学习生活状况如留守儿童、单亲家庭学生等,给予额外关爱;重视青春期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理心理变化建立健康人际关系;组织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如信任游戏、角色扮演等,增强团队凝聚力。并利用班会课时间开展自我认知教育,帮助学生发现优势接纳不足,形成积极自我概念。
核心素养培养应面向未来发展需求,注重人文底蕴、科学精神等方面综合能力提升。班级读书会活动应当培养人文底蕴,通过共读经典著作开展读后感交流,提升人文素养;科学探究小组激发科学精神,组织参观科技馆开展小实验,培养求真态度。学习方法讲坛促进学会学习,邀请优秀学生分享学习经验形成有效学习策略;体育文化节倡导健康生活,组织丰富体育活动养成锻炼习惯,志愿服务队强化责任担当,参与社区服务关爱弱势群体培养社会责任感。创客工作坊提升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动手制作,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跨学科主题学习拓展知识视野,打破学科壁垒培养综合思考能力,生涯规划指导明确发展方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规划未来增强目标意识。
结论:立德树人视角下初中班级管理与德育结合,体现教育规律与时代要求。班级管理应超越传统管控思维,融入价值引领功能,德育工作需跳出说教模式贯穿日常管理实践,两者有机结合能形成协同效应,提升育人实效。构建德育氛围完善班级制度,为德育实施提供制度保障;凝聚师生力量创新管理方法,激发德育内生动力;关注心理发展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德育内化。未来班级管理与德育结合仍需持续探索,深化融合路径丰富实践形式,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 张海燕 . 立德树人背景下德育教育赋能初中班级管理的实践研究 [J]. 科学咨询 , 2024(20):246-249.
[2] 曹玉泉 . 立德树人背景下初中班级德育管理新思考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4.
[3] 孙芳芳. 立德树人——初中班级管理中的德育之道[J]. 中华活页文选( 教师版 ), 20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