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评”一体化下高一语文单元写作教学实施路径
罗晓恒
广东省英德市第一中学
引言:写作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其培养过程应注重实效性与整体性。传统写作教学往往存在目标不明确、教学与评价脱节、学生参与度低等问题。“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强调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与评价标准三者统一,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提供新思路。高一阶段是高中写作教学起点,建立科学高效单元写作教学模式尤为重要;本文聚焦高一语文单元写作教学,探索“教学评”一体化背景下实施路径,旨在提升写作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写作能力全面发展。
一、构建单元写作目标体系,明确“教学评”一体化路径
构建单元写作目标体系必须遵循语文课程标准,结合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认知特点建立层次分明目标架构。高一语文单元写作教学目标应当分为知识技能、思维发展、情感态度等维度,形成多元立体化目标群;每个单元写作目标应细化为具体可评价指标,使教师清晰把握教学方向,学生明确学习任务。目标设计需考虑单元主题与文体特点,如记叙文单元强调叙事技巧与情感表达,议论文单元注重逻辑思维与论证能力;同时目标设定应具前瞻性,既着眼当下写作能力培养又为后续高中阶段写作学习奠定基础。目标体系确立后应将其转化为明确评价标准,实现目标与评价对接,使教学活动有据可依、有标可循。
“教学评”一体化路径明确过程中应强调目标导向性,即所有教学环节均围绕预设目标展开。写作教学不仅关注最终成果更重视学生写作过程中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因此路径设计应包含写作准备、草稿撰写等全过程监测点,建立阶段性评价机制。高一学生写作基础参差不齐,教师应根据目标设置不同难度层次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路径规划中还应明确师生角色定位,教师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学生则成为写作主体,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提升写作能力。
二、优化单元写作教学设计,落实“教学评”一体化策略
优化单元写作教学设计必须注重全程规划与系统布局,将课标要求转化为可操作教学方案;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出发,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建立目标明确教学序列。高中写作教学设计应突破传统模式局限,创新教学形式与方法,现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建构转变;写作教学各环节应有机衔接形成螺旋上升结构。导入环节重视问题引领激发学习兴趣;讲授环节注重方法指导提供范例分析;训练环节强调实践体验落实知识内化;反馈环节关注多元评价促进能力提升。教师需引导学生经历从构思谋篇到遣词造句再到修改完善全过程,使其感受写作思维演进过程。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理念,教学设计应将评价贯穿全程实现评价引导教学,教学促进评价良性互动,真正发挥评价促进学习功效。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聚焦新闻作品阅读与评论写作,为“教学评”一体化实施提供绝佳素材。教师应当设计层层递进学习任务:先引导学生研读单元内精选新闻报道典型人物报道文本如《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通过比较分析,探究人物通讯塑造人物形象技巧;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新闻评论特点,提炼观点鲜明、论证严密等关键要素;再针对当前热点事件如建党百年或抗疫英雄事迹,引导学生尝试撰写新闻评论。评价环节采用多维度标准,包括新闻事实准确性、评论角度创新性、论证逻辑严密性等方面;教师应当设置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级评价机制,让学生从多角度审视作品。教学任务安排中学生需先学习新闻评论基本知识,再选取身边感人人物或重大事件进行写作尝试,最终形成一篇不少于八百字新闻人物评论,这一过程中学生既掌握新闻写作知识又通过评价反馈不断修改提升,真正体现“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价值促进写作能力全面发展。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完善单元写作评价机制,深化“教学评”一体化成果
完善单元写作评价机制需构建多元立体评价体系,突破传统单一评价模式局限;评价标准应兼顾写作过程与结果,关注思维发展与能力提升,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高中写作评价应着眼学生发展性强调激励功能,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写作观念与方法;教师应当采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相结合方式,量化评价关注文章结构等可测量要素,质性评价关注思想深度、创新亮点等难以量化部分。评价实施应具备前馈性,不仅关注已有表现更着眼未来发展,为学生提供明确改进方向;写作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等多种形式,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自身写作优劣。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聚焦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与人物描写,评价机制设计应当紧密围绕此主题展开。教师应当基于图示教学任务创设情境性评价环节:先引导学生阅读单元中《装在套子里的人》等经典作品,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塑造技巧;随后组织学生探讨突发事件对人物性格刻画作用,体会细节描写艺术魅力;继而引导学生撰写一篇不少于八百字文章,要求选取生活中熟悉人物进行描写展现其性格特点。评价过程中教师应当建立三位一体评价标准,即人物形象真实性、描写手法多样性、语言表达生动性,引导学生从这三方面进行自评与互评;具体操作中采用圆桌会议形式,学生分组展示作品相互提出修改建议;教师则通过点评范文与学生作品差距,明确提升方向。这一评价方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叙事要引人入胜核心要求,明白小说人物塑造不仅要关注外貌、言行等表层描写,更要通过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内心世界与精神追求,从而在评价引领下提升写作能力实现“教学评”一体化目标,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结论:高一语文单元写作教学实施“教学评”一体化路径,需要系统性构建目标体系,科学优化教学设计,全面完善评价机制。三个环节相互衔接形成完整教学闭环;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传统写作教学碎片化现状,实现写作教学全过程指导与评价,有效促进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未来写作教学应进一步深化“教学评”一体化理念,加强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融合,探索更加灵活多样实施路径为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参考。
参考文献
[1] 付廷俄 . 浅析教学评一体化下的高中语文大单元有效教学[J]. 2025.
[2] 王宁 . 教学评一体化视角下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J]. 安徽教育科研 ,2024(30):13-15.
[3] 谢丹丹 .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教学评价研究 [D]. 天水师范学院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