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视野下多语种特色办学的实践与探索
殷春香
金乡县第二中学 272200
一、引言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加速发展,基础教育阶段的国际化办学需要构建与时代需求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金乡县第二中学以多语种教学为突破口,将国际化办学融入学校发展战略,通过十余年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县域高中实现内涵式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二、国际化办学的定位与实践路径
1.“三位一体” 的办学理念建构
金乡二中秉持 “人人被欣赏,人人会欣赏” 的教育理念,确立 “教育多元化、特色化和国际化” 的品牌定位,形成 “理念 — 目标 — 行动” 三位一体的国际化办学框架。在理念层面,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坚信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发展潜能;在目标层面,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平台,实现 “人人有平台、人人有目标、人人能成功”;在行动层面,以多语种教学为切入点,整合国际教育资源,构建沉浸式语言环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与全球视野。
2. 多维联动的国际合作网络
学校自 2013 年启动国际教育项目以来,形成了立体化的国际交流网络。与俄罗斯、加拿大、韩国等国的高校及中学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成为山东省教育厅留学中心国际教育基地学校;俄罗斯教育部免学费项目选拔考试多次在该校设立考点,为学生提供了直接升入俄罗斯名校的通道;与国内高校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建立小语种生源培养基地,打通了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通道。
3. 资源整合下的多元成才通道
学校突破传统单一的高考升学模式,构建 “高考 + 留学” 双轨发展体系。在高考领域,通过多语种教学提升学生外语成绩,近千名学生通过日语或俄语学习显著提高外语单科成绩,俄语班本科上线率连续七届超过 60% 。在留学领域,依托国际合作项目和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为学生提供性价比高的留学路径,近百名学生赴海外深造,3 人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拔获得公费留学资格,形成了 “出口多元、渠道畅通” 的国际化成才模式。
三、多语种教学的创新体系构建
1.“三语共生” 的课程生态建设
学校打破以英语为单一外语的传统格局,构建英语、俄语、日语 “三语并行”的课程体系。英语作为主力语种,夯实基础教学,高考成绩稳居全市同类学校前列,英语教研组获评 “山东省优秀教研组”。俄语、日语作为特色语种,分别于 2013 年,2019 年开设,形成 “基础课程 + 拓展课程 + 实践课程” 的立体化课程结构。基础课程注重语言知识体系建构,拓展课程涵盖对象国文化、跨文化交际等内容,实践课程包括国际交流、海外研学等,实现 “语言能力 + 文化素养 + 国际视野” 的同步提升。
2.“沉浸式课堂” 的教学模式创新
针对小语种教学资源短缺问题,学校构建 “沉浸式外语课堂” 模式,要求教师全程使用目标语言授课,创设真实语言情境。通过引进俄罗斯外教开展长期执教,解决了传统外语教学中 “哑巴外语” 等问题。例如,俄语班学生通过与俄罗斯中学的线上交流项目,实现了 “课堂学习 — 文化体验 — 实际应用” 的闭环;在 “相约上合”俄语演讲比赛中连续三年多人获省级一等奖,形成 “沉浸式学习 — 实践性运用 — 创新性输出” 的良性循环。
3. 专业化、国际化的师资培养机制
学校通过 “内培外引”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一方面,实施 “蓝青工程”“名师工作室”“骨干教师工程”,通过集体备课、同课异构、跨校教研(如与邹城实验、单县一中开展小语种教学研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英语教师孙春光、周婵等多次参与省市高考命题与阅卷,俄语教师张福红、日语教师何姝瑞在全省教学研讨中分享特色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加大外派培训力度, 选派 4 名英语教师赴美国、加拿大进行为期 1-2 年的沉浸式学习,每年组织外语教师赴俄罗斯、日本研学,吸收前沿教育理念。
四、特色办学的文化赋能与品牌塑造
1. 浸润式多语文化校园建构
学校将多语种元素融入校园环境,打造沉浸式文化场所。环境方面,校园及走廊设置三语对照的励志标语、国家文化展板,教室悬挂对象国文化名人名言,校园广播定时播放外语歌曲;文化活动方面,以 “外语文化节” 为载体,开展多语书写大赛、异国文化体验等品牌活动,其中 “英才杯” 外语书写大赛已成为区域性赛事。学生通过参与英语话剧社、俄语动漫配音社团、日语茶道研习社等10 多个外语兴趣社团,在实践中感受多元文化魅力。
2. 立体化的学生发展支持体系
学校建立 “学业指导 + 生涯规划 + 心理辅导” 三位一体的学生支持体系,助力多元成才。在学业层面,根据学生语言基础与兴趣特长,允许学生在英语、俄语、日语中自主选择,通过动态跟踪与个性化辅导;在生涯规划层面,邀请海外校友分享留学经历,帮助学生明确发展方向;在心理层面,开设跨文化适应课程,帮助学生应对语言学习焦虑与文化差异挑战,培养坚韧品格与全球胜任力。
3. 县域教育国际化的示范价值
金乡二中的实践证明,县域学校可以通过精准定位、特色发展实现 “弯道超车”。其经验核心在于:立足本土需求,选择俄语、日语等 “小语种 + 高考 + 留学”的性价比赛道;整合有限资源,通过政府支持、高校合作、社会参与形成办学合力;聚焦学生发展,以多语种教学为支点,撬动课程、师资、文化等全方位改革。该校的成功案例被众多媒体报道,成为山东省县域国际教育的标杆,带动了周边地区如汶上三中,邹城实验,单县五中等校的国际化办学实践。
五、结论与展望
金乡二中通过十余年的实践,已形成 “理念先进、成效显著” 的多语种特色办学模式,实现了教育质量与社会声誉的双提升。未来,学校将致力于成为 “济宁最好、山东知名” 的鲁西南国际教育中心,让更多学生在多元发展中实现人生出彩。
总之,在教育国际化浪潮中,金乡二中以多语种教学为引擎,驱动学校整体变革,既回应了国家对创新型国际化人才的需求,也满足了县域学生多元化成才的渴望,更证明了特色办学在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中的关键作用,为同类学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范式。
本文系山东省教育学会 " 十四五 " 规划课题《基于教育国际化的高中多语种特色办学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2023LXY3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主持人:殷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