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探析

作者

金志颖

乌兰察布市第二幼儿园 012000

引言:幼儿动手能力作为儿童早期发展关键能力,对认知发展、思维形成、创造力培养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幼儿动手能力培养已成为幼儿园教育关注焦点。然而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当前幼儿园教学实践中动手能力培养仍面临诸多挑战。文章从现状分析入手,探讨幼儿园教学中动手能力培养现实问题,构建科学有效培养策略,优化实施路径,希望能够推动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理论探究与实践创新,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现状分析,教学实践问题审视

部分幼儿园已认识到动手能力培养重要性,开设手工制作、绘画创作、积木搭建等活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问题。教育理念落实不充分,部分教师仍将知识传授置于能力培养之上,忽视幼儿主体参与感受。教学活动设计缺乏科学性,活动安排随意性强难以形成系统培养体系。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材料工具单一难以满足幼儿多元探索需求。评价机制不健全,过分关注作品完成度,忽略过程性评价抑制幼儿创造性表达。

从师资角度看部分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缺乏动手能力指导经验,教学方法陈旧难以激发幼儿兴趣。从家园协同视角观察,家长参与度不足家庭环境中动手机会有限,致使幼儿园教学成效难以延伸。从教学环境来看空间布局欠佳,活动区域设置不科学,材料摆放杂乱无法为幼儿提供良好操作环境。从安全管理层面审视,过度强调安全顾虑限制幼儿接触真实工具机会,阻碍实际操作技能发展。

二、幼儿动手能力培养策略构建,教学方法创新探索

教师需要转变教育理念,确立以幼儿为中心培养思想,尊重幼儿主体地位,强调亲身实践重要性,科学设计课程内容依据幼儿年龄特点,构建螺旋上升课程体系,循序渐进提升难度。丰富教学资源提供多样化材料工具,创设充满可能性环境,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创新教学方法引入游戏化学习模式,通过角色扮演、情境模拟等方式使幼儿在愉悦氛围中提升动手能力。采用项目式教学法,引导幼儿围绕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如小小建筑师、环保小卫士等项目,培养综合解决问题能力。尝试合作学习策略,鼓励幼儿分组完成任务,在互助协作中提升操作技能,探索自主探究模式为幼儿提供开放性问题,引导发现规律,培养创造性思维。

教师还需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适当引入数字资源,拓展动手体验形式,完善评价机制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过程性评价肯定幼儿进步,激发持续探索动力。强化教师专业发展,组织专题培训提升指导能力,加强家园协同指导家长创设家庭动手环境,延伸园所教育效果。在教学方法创新探索方面教师可从四个维度展开实践,认知互动维度采用引导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启发幼儿思考,激发主动探索意识。设计递进式任务,从简单到复杂让幼儿获得成功体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通过动手操作寻找解决方案。情感体验维度,运用趣味化教学策略,将动手活动融入故事情境,增强学习趣味性。开展主题庆典活动如巧手节创意嘉年华等,营造浓厚氛围,组织成果展示会激发幼儿成就感与自豪感。社会互动维度实施小组协作模式,设计需多人合作完成任务,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引入师徒结对机制鼓励能力强幼儿帮助能力弱幼儿,促进互助学习;邀请家长志愿者参与课堂,丰富互动形式。

三、幼儿动手能力培养路径优化,教学模式完善提升

教师需要建立分层分类培养模式,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小班、中班、大班阶段性目标任务,小班注重基础感知与简单操作,如撕纸、揉搓、拼插等。中班强调工具使用与初步创作,如剪纸、编织、简单烹饪等,大班侧重复杂操作与创造性表达,如模型制作、科学实验等。构建主题式整合教学框架,将动手活动融入各领域学习,实现知识技能统整,如结合自然探索主题开展种植实验,结合艺术欣赏主题,创作手工作品结合社会认知主题,制作民俗玩具。建立递进式活动序列,从模仿操作到创造表达,逐步提升难度与复杂度,通过示范-模仿 - 尝试 - 创新四阶段引导幼儿从简单复制到自主创造。优化环境创设营造材料丰富、工具适宜、空间充足以及氛围轻松动手环境,各区域配备相应操作材料,便于幼儿自主选择使用。完善资源支持系统建立动手材料库、活动设计库、案例分享库为教师提供丰富教学资源。强化过程性指导,采取适度引导、重点示范、及时鼓励指导策略,在幼儿操作困难时给予针对性帮助。创新评价方式,运用作品展示、操作档案、成长记录等多元评价形式全面反映幼儿发展情况。

教学模式完善提升层面可从系统构建、实践创新两方面着手。在系统构建方面确立能力为本、兴趣驱动、创造导向教育理念将动手能力培养贯穿各领域活动。制定园本课程指南,明确各年龄段培养目标、内容要点、实施建议,建立动手能力发展评估体系包含技能掌握、问题解决、创新表达三个维度。构建专业发展支持系统,通过示范课、教研活动、专家指导等形式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整合园内外优质资源形成支持网络,完善安全管理规范,在保障安全前提下最大化幼儿实践机会。制定家长指导手册促进家园教育协同,建立成效评估机制定期检验培养成果,持续优化培养方案。在实践创新方面开展创客空间实验项目设立专门场所,配备多样化工具材料,鼓励自由创造。尝试小小工作坊模式,邀请手工艺人、科技工作者等进入园所,开展专题讲座与实践指导,探索生活技能周活动,每周聚焦一项生活技能,如烹饪、整理、种植等强化生活实践。实施季节项目计划,结合春夏秋冬特点开展应季主题活动,创新跨界融合课程,将科学探究、艺术表现、语言表达等多领域融入动手活动。尝试微创业体验引导幼儿设计制作产品,体验简单交换活动。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 , 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幼儿动手能力培养作为幼儿园教育重要内容,需要系统思考与科学实践。文章通过现状分析、策略构建、路径优化三个维度形成完整理论框架。有效培养幼儿动手能力需转变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优化实施路径,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未来应进一步探索年龄阶段特异性培养方案,深化家园社区协同机制,拓展数字时代动手能力内涵与形式,为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 伟 明 . 幼 儿 园 教 学 中 幼 儿 动 手 能 力 的 培 养 策 略 [J]. 读 写算 ,2025,(08):115-117.

[2] 聂秀芳 . 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J]. 名师在线 ,2024,(23):46-48.

[3] 杨爱萍 . 探究幼儿园教学中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J]. 基础教育论坛 ,2023,(17):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