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商直播教学中AI 虚拟主播技术应用研究
孟繁雪
嘉祥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2000
引言: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电商直播产业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需求激增,中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重要阵地,肩负培养电商直播专业人才重任。然而传统教学方式与行业实践脱节现象普遍存在,难以满足产业发展需求。AI 虚拟主播作为新兴技术应用于电商直播领域,具备成本低、可塑性强、运营便捷等优势,将其引入中职电商直播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中职电商直播教学现状分析,AI 虚拟主播技术应用挑战
中职电商专业教学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传统课程体系难以跟上行业发展步伐,教学内容更新滞后,实践环节缺乏真实性。多数院校仍停留于理论讲解阶段,学生参与直播实训机会有限,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师资力量不足也是制约因素,专业教师直播经验欠缺,难以指导学生掌握前沿技能。教学资源建设滞后,缺乏针对性教材与案例,难以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直播设备投入成本高且更新快,学校经费有限无法提供充分支持。学生进行真实直播训练面临心理压力、镜头恐惧等问题,影响学习效果。
电商直播行业对人才要求日益提高,不仅需要基础直播技能,还需具备数据分析、内容策划等综合能力,传统培养模式难以适应。AI 虚拟主播技术应用于教学面临技术门槛高、操作复杂、教学融合难等挑战。多数教师缺乏相关技术背景,难以熟练应用 AI 工具。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完善,硬件支持不足。AI 虚拟主播应用教学标准缺失,教学评价体系不健全。产教融合程度低,校企合作机制不完善,企业参与教学积极性不高。AI 伦理问题也需重视,包括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考量。学生对 AI 技术接受度参差不齐,教学设计需充分考虑这一点。当前中职院校在 AI 虚拟主播技术应用上仍处于探索阶段,缺乏系统规划与顶层设计,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方法有待创新。教学评价体系需要更新,传统考核方式难以全面评估学生技能水平。
二、AI 虚拟主播技术融入课程设计,电商直播教学模式创新应用
AI 虚拟主播技术融入中职电商直播课程设计应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涵盖基础知识、技术应用、实践操作多个层次。设置 AI 虚拟主播概论模块,让学生了解技术发展历程、类型特点;设置技术应用模块,学习 AI 形象设计、动作捕捉、语音合成等核心技能;设置内容创作模块,培养学生编写直播脚本、设计互动环节能力;设置运营实践模块,指导学生利用AI 虚拟主播进行商品推广、粉丝互动等活动。教学内容选择上应突出实用性,紧密结合行业需求,注重前沿技术引入。教学方法创新是关键,采用项目驱动式教学,围绕实际直播场景设计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运用AI 虚拟主播技术解决实际问题。案例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分析成功 AI 虚拟主播运营案例,总结经验教训。
情境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直播环境,提升学生应变能力。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课前学习技术基础知识,课堂重点放在实践操作上。混合式教学模式结合线上线下优势,线上学习理论知识线下进行实践操作。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开发 AI 虚拟主播技术专题教材,录制微课视频,建立案例库,开发虚拟仿真实训系统,搭建学习平台。校企合作是推动教学创新重要途径,邀请企业专家参与课程设计,共建实训基地,开发教学资源。企业提供真实项目,学生通过实操提升技能。引入行业标准,确保教学内容与行业需求同步。教学评价体系应多元化,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结合,建立作品展示平台,组织技能竞赛,引入企业评价机制。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AI 虚拟主播实践能力培养,中职电商直播人才培养提升
实践教学应占据课程总量较大比重,确保学生有充分动手机会,设立递进式实训项目,从基础操作到综合应用,逐步提升难度。基础实训包括AI 形象设计、语音合成训练等,进阶实训包括直播脚本编写、互动环节设计等,综合实训则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AI 虚拟主播直播全流程。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是实践教学重要保障,配备专业软硬件设备,创造仿真直播环境。设立 AI 虚拟主播工作室,为学生提供项目实践平台。开展主题直播活动,如校园产品推广、节日促销等积累实战经验。组织 AI 虚拟主播技能竞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学生参与企业 AI 虚拟主播运营,体验职场环境。建立学生创业孵化中心,支持有创业意愿学生尝试 AI 虚拟主播创业项目。
鼓励跨专业合作,电商专业学生与计算机、美术等专业学生共同完成项目,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引入真实客户需求,学生为客户定制 AI 虚拟主播方案,提升方案设计能力。建立AI 虚拟主播作品展示平台,学生作品定期展示与评选,获得反馈改进。鼓励参加各类竞赛,以赛促学,提升专业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同样重要,组织教师参加 AI 技术培训,提升专业技能。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带来前沿经验。组建双师型教学团队,理论实践并重。建立教师企业实践制度,定期到企业学习最新技术。完善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与 AI 虚拟主播相关探究项目。人才培养标准应对接行业需求,定期调研企业用人标准,及时更新培养方案。制定 AI 虚拟主播能力等级标准,明确不同阶段学习目标。
结论:本文针对中职电商直播教学现状,探索 AI 虚拟主播技术应用路径,提出三方面策略:分析教学现状与技术挑战;构建 AI 虚拟主播融入课程体系;建立实践能力培养机制。AI 虚拟主播技术应用能解决传统教学实践机会不足、资源匮乏问题,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思维,增强实践能力。未来应探索 AI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路径,完善评价体系,推动中职电商教育高质量发展,培
养适应数字经济时代需求人才。
参考文献
[1] 杨执 , 陈霞 . 电商直播情境下 AI 虚拟主播的消费者接受意愿研究 [J]. 时代经贸 , 2024, 21(5):30-37.
[2] 张玎 , 刘亚慧 , 杨帅 . 虚拟主播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J]. 电子商务评论 , 2024, 13(1):6-13.
[3] 范孝雯 . 虚拟主播在直播电商中的应用策略研究 [J]. 现代营销 : 学苑版 ,2021(8):62-63.
注:本文出自嘉祥县2024 年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课题名称: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堂教学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