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拓展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韩雨彤
沈阳市辽中区第三小学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关键期,体育教育扮演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要角色。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往往过于注重基本技能训练,忽视学生兴趣培养与综合能力提升。素质拓展活动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设计趣味性、挑战性、合作性任务,促进学生身心协调发展。文章探讨了素质拓展活动如何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系,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水平,为素质教育实施提供新思路。
一、素质拓展活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传统体育课程主要局限于田径、球类等常规项目,学习内容单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需求。素质拓展活动引入攀岩、定向越野、沙滩运动、室内拓展游戏等新颖项目,打破常规教学框架,为学生提供更广阔运动体验空间。这些活动往往融入情景化设计,如丛林探险主题下设置障碍跑、平衡木、爬网等挑战项目,让学生在模拟场景中感受运动乐趣。此类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好奇心与参与欲望,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
素质拓展活动注重趣味性与挑战性结合,有效激发学生运动兴趣。通过设置适度难度任务,学生体验到克服困难后成功喜悦,产生强烈成就感。比如信任背摔要求学生克服恐惧,放心倒向同伴怀抱;蛛网穿越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寻找最佳通过方案。这些活动往往伴随欢笑与喝彩,营造轻松愉悦氛围,使学生在欢乐中体验运动魅力。相比传统体育教学中单调重复训练,素质拓展活动更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建立积极运动态度。
素质拓展活动融入生活情境,增强学习实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比如,野外生存主题拓展训练教授学生基本急救知识、方向辨别技能、简易帐篷搭建等实用技能,使体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学生通过亲身实践,理解体育技能实际应用价值,增强学习动力。这类活动往往设置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学生不再是简单模仿动作而是主动探索最佳解决方案,体验学以致用乐趣。这种实践性学习模式使体育课程焕发新生命力,成为学生喜爱课程。
二、素质拓展活动创新体育教学方式,提升学生身体素质
传统体育教学多采用示范 - 模仿 - 纠正模式,教师主导地位明显,学生主体性不足。素质拓展活动引入体验式学习理念,强调做中学,通过设计情境化任务,让学生在完成挑战过程中自主探索,主动学习。比如穿越电网活动要求学生在不触碰绳网情况下通过障碍,学生需自主尝试各种姿势,寻找最佳解决方案。教师角色由指导者转变为引导者,主要负责创设环境、提供支持、组织反思,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素质拓展活动注重全身性、综合性锻炼,全面提升学生身体素质。传统体育教学往往分项进行,某一阶段集中训练某一身体素质,缺乏整合性。素质拓展活动通常设计为综合性挑战项目,单个活动可同时锻炼多种身体素质。如毕业墙活动要求全班学生翻越 2 米高墙壁,需要力量、协调性、平衡能力等多方面素质配合。荒岛求生模拟情境包含跑、跳、投、爬等多种基本动作,全面锻炼学生耐力、速度、力量、灵敏性等综合素质。此类活动打破了传统体育教学割裂化倾向,促进学生身体全面协调发展。
素质拓展活动强调适应性挑战,提高学生身体环境适应能力。通过开展户外拓展训练,学生有机会接触自然环境,如森林、草地、沙滩以及雪地等多样地形,锻炼身体适应不同环境能力。面对复杂地形学生需要调整步伐、姿势与用力方式,增强身体控制能力与环境适应性。比如定向越野要求学生在陌生环境中根据地图寻找目标点,锻炼方向感与环境适应能力;野外徒步训练学生应对不同地形挑战,提高身体耐受力。这种多样化环境锻炼使学生获得丰富运动经验,增强环境适应能力,为未来生活奠定良好身体基础。
三、素质拓展活动完善体育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传统体育教学虽然包含团体项目,但往往缺乏深层次合作交流。素质拓展活动设计多项团队挑战任务,如孤岛求生要求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物资运输;盲人方阵需要队员间相互指引,组成特定队形;团队过河要求全班学生利用有限道具,共同穿越河流。这些活动强调个人成功无法代表团队成功理念,引导学生认识到团队合作重要性。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表达自己想法,协调不同观点,最终达成共识。这种深度协作体验,远超传统体育教学中简单配合训练,真正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
素质拓展活动注重角色体验与轮换,培养学生全面社会适应能力。在各类团队挑战中,学生有机会扮演不同角色,如领导者、执行者、协调者以及创意者等。通过角色轮换,每位学生都能体验团队中不同位置责任与要求,全面锻炼综合能力。比如蒙眼指挥活动中,学生轮流担任指挥官,负责引导队友完成任务;智慧传递要求不同学生承担记忆、传递、验证等不同职责。这种角色体验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优势与不足,学会在团队中找准定位,发挥最大价值。理解他人角色困难,增强换位思考能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素质拓展活动强调情感体验与反思,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每次活动结束后,教师通常组织反思环节,引导学生分享活动感受,总结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通过系统反思,学生能够将具体活动体验上升为普遍性认识,形成正确价值观。比如,信任背摔后讨论信任建立重要性;团队攀岩后分析互相支持意义;孤岛求生后总结资源合理分配原则。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 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结论:素质拓展活动现代体育教学重要补充,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完善教学体系三个维度,全面提升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与效果。将素质拓展活动融入常规体育教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团队精神,促进全面发展。未来小学体育教育应进一步探索素质拓展活动实施策略,构建系统化、科学化拓展课程体系,开发本土化素质拓展项目,强化教师专业培训,完善评价机制,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多彩体育学习体验。
参考文献
[1] 刘爱梅 .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策略 [J]. 试题与研究 ,2025,(10):105-107.
[2] 朱宇浔 . 浅谈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途经 [C]// 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 . 文化企业赋能教育新生态的融合模式与创新实践研讨会论文集 . 昆山开发区震川小学 ;,2025:779-781.
[3] 徐锋 . 素质拓展训练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 [N]. 市场信息报 ,2025-03-28(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