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设计与实施
张安稷
上饶市鄱阳县莲湖乡中心学校 333100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教学提出更高要求,强调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与跨文化交际意识,项目式作业是新型学习方式,突破传统作业局限为学生提供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机会。通过聚焦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设计和实施路径,探索更符合学生认知特点且富有实效性作业模式,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提升和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一、把握标准内涵,优化项目设计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项目式作业设计应紧密围绕这些核心素养充分考量学生认知特点和兴趣需求,创设真实语境提供丰富语言输入与输出机会。优质项目设计需遵循主题适切性、任务递进性、过程支持性、成果多样性及周期合理性等原则;主题选择应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任务设计应循序渐进,学习支架需充分适度,成果呈现形式宜多元丰富,项目周期安排必须合理可行。教师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扮演引导者角色,通过前期需求分析、中期资源整合和后期评价反馈构建完整项目学习闭环,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项目设计留有弹性空间允许学生根据兴趣特长进行适度调整,这种自主选择权有助于激发内在学习动机促进深度参与和持久记忆形成。
以人教版 PEP 四年级上册 Unit2Myschoolbag 为例,可以设计我班文具调查员项目,该项目以学生熟悉文具为主题,紧扣教材内容融合语言目标和思维培养。项目分为调查准备、实施调查、分析结果、成果展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学生学习 schoolbag、pencil、pen 等核心词汇和 What's this/that? It's a/an... 句型,制作调查表格;第二阶段学生采访同学询问文具名称数量,记录信息,运用This is my/his/her... 句型;第三阶段小组整理调查数据,分析班级文具使用情况,如哪种文具最受欢迎、男女生偏好差异等;第四阶段制作英文海报或小视频,展示调查发现。整个项目贯穿两周时间,学生在真实交际情境中反复使用目标语言,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发展调查分析能力;教师提供词汇表、对话范例等学习支架保证项目顺利开展;评价标准包括语言准确性、调查完整性和成果创新性,通过师生共同评价促进全面发展。
二、聚焦能力培养,创新作业形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涵盖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创新作业形式应关注四个关键方向:情境真实性、任务挑战性、形式多样性和学科融合性。情境真实性强调创设贴近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习得语言;任务挑战性要求设置恰当难度,既不过于简单缺乏思维挑战又不过于复杂引发挫折;形式多样性注重提供不同表达途径满足多元智能学生需求;学科融合性强调打破学科壁垒促进知识迁移和综合运用。基于这些理念构建主题探究型、情境模拟型、创意制作型、媒介展示型等多样作业形式,这些创新作业形式应注重层次性设计,为不同学习水平学生提供基础任务与挑战任务,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参与机会与成功体验。作业实施过程中应强调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分工协作完成项目,既减轻个体压力又培养团队意识与沟通能力。
以人教版 PEP 五年级上册 Unit 2 My week 为例,可以设计一周生活规划师项目,该项目为了培养学生规划能力与时间管理意识,巩固星期表达与日常活动词汇。项目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学生记录一周实际活动,使用 haveEnglish class、go to school、play sports 等短语描述日常生活 ;第二环节分析自身时间分配情况,思考如何平衡学习、运动等各类活动;第三环节设计理想周计划表,用英语介绍并解释理由。作业形式灵活多样,可以制作时间轮盘、周计划手册或电子日程表;为增强挑战性高水平学生加入What time...? 时间表达,设计更详细时间安排;为促进学科融合可以结合数学知识计算各类活动时间比例,制作饼状图展示。教师提供句型模板和词汇库当做支架,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表达,通过此项目学生不仅巩固语言知识还提升时间管理能力与自我认知,培养健康生活习惯体现语言学习工具性和育人性统一,小组合作环节鼓励学生互相借鉴优秀安排,共同优化生活方式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思维。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整合多元评价,促进实践反思
项目式作业评价应突破传统对错评判模式,构建多元、动态、发展性评价体系,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和家长评价等,通过不同视角反馈全面把握学生表现。评价内容应全面化,既关注语言准确性也重视思维深度、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体现素养导向评价理念;评价工具应多样化,包括评价量表、观察记录等为不同类型项目提供适切评价手段;评价时机应贯穿项目始终,包括前测诊断、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成完整评价链条。在具体实施中可采用项目评价量表,明确设定语言运用、内容完整性等维度评价标准让学生清楚了解期望目标;学生自评环节尤为重要,通过引导学生回顾项目参与过程,反思遇到困难和解决策略,认识自身进步与不足培养元认知能力;小组互评则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学会欣赏他人优点提出建设性建议。
评价结果应注重分析应用而非简单给出等级或分数,教师应当建立学生项目档案袋收集各阶段作品与评价结果,跟踪记录学习轨迹为后续个性化指导提供依据;开展评价反馈会谈,帮助学生理解评价意义明确改进方向;评价标准制定应考虑学生实际水平允许存在差异性目标;家长参与评价也极为必要,可以通过开放日活动或线上平台分享学生项目成果并邀请家长给予评价,既增强家校合作又提升学生成就感;项目评价结果应成为课程改进重要依据,教师应当据此调整教学策,优化项目设计;评价语言应具鼓励性,关注学生亮点与进步而非仅指出不足,营造积极评价氛围。通过科学评价引导学生在做中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调整形成有效学习策略与习惯,实现自主发展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真正体现评价育人功能。
结论: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设计和实施是新课标理念落地重要途径,通过把握标准内涵优化设计、聚焦能力培养创新形式、整合多元评价促进反思,构建起完整项目学习体系,有效项目式作业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语言应用能力培养核心素养。未来应进一步探索不同学段、不同主题项目设计特点,以及信息技术和项目学习深度融合路径,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更多实践参考。
参考文献
[1] 雷元坤 . 新课标背景下的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设计与实施 [J]. 进展 : 教学与科研 , 2023(8):154-156.
[2] 梁兰杰 , 韩莉丽 . 项目式学习视域下小学英语单元整体作业的设计 [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 2024(7):26-29,60.
[3] 邓彤 . 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践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