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排球运动员生理指标监控综述

作者

杨钟瑶

成都体育学院 641418

1 前言

排球运动是一项对抗性球类运动,该运动趣味性强、竞争温和、老少皆宜。但随着全球体育竞赛活动的增多,排球运动的竞争性逐渐增强,运动强度不断增加,这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专项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由肖国强和曹姣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的《运动与能量代谢——锻炼身体的科学与健康》一书,主要介绍了运动对身体能量供给、心脏、血液的影响。为提高排球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水平,可以从能量代谢与营养补充的角度出发,针对性地提高运动员的体能,使其能够应对日趋激烈的比赛。

1.1 生理生化指标概念界定

生理生化指标是指反映人体生命状态及生物化学过程程度的生化物质。如血液各项指标、生化指标、尿液指标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人体的代谢情况、器官功能状态等。运动员的生理生化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有氧代谢能力:这包括最大摄氧量,即身体在竭尽全力进行耐力测试时能消耗的最大氧气量。乳酸阈值:这是指在维持较高摄氧水平所持续的时间,反映了运动员在特定运动强度下乳酸开始迅速堆积的阈值。生化指标:这包括血液生化指标如血乳酸、血尿素、血肌酸激酶、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清皮质醇等,以及尿液生化指标如尿蛋白、尿pH 值等。

1.2 研究意义

对排球运动员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监控,可以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了解其身体状况和竞技状态,还能科学地制定训练计划,准确把握训练强度,并根据监控动态及时做出调整,从而确保训练目标的实现。

2 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对于排球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研究较少。

2.1 国内研究现状

马士龙、魏婷等人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 , 对排球项目的代谢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 同时从运动训练负荷监控、运动训练的强度监控、课的训练效果监控、周期的训练效果监控以及训练中和训练后恢复的监控 5 个维度对运动训练监控内容进行划分,对排球项目的生理生化研究做了前期的理论铺垫 , 从而推动排球运动的发展。

刘江、李毅钧等人对四川男子排球队备战 2014-2015 联赛的多元组合训练方案进行生理生化监控和实施研究 , 为提高我国男子排球训练水平提供数据参考。方法 : 以四川男子排球队员为研究对象 , 对比分析两个赛前训练周期的训练安排 , 并监测其血液 Hb、CK、BUN、T 和 C 变化。结果 : 队员的 Hb、CK、BUN、T 和 C 值随着训练安排不同而出现变化 ,2014-2015 排球联赛赛前训练安排要优于 2013-2014 排球联赛赛前训练 , 且成绩大幅提升。从四川男排训练效果来看 , 生理生化监控下的多元组合训练法或对提高我国排球训练的整体水平有借鉴意义。

叶成杰、金贇等人通过文献资料法、可视化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实证研究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 , 运用血红蛋白 Hb、肌酸激酶 CK、尿素氮 BUN 这三个评定运动员身体机能的主要指标 , 并结合上海青年男排的专项身体素质 , 对上海青年男排不同训练时期、不同位置进行分析研究 , 通过SPSS21 数据处理软件对夏训与冬训期间收集的指标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得出结论:在夏训期间及时关注运动员肌酸激酶和尿素氮指标,调整训练强度。

2.2 国外研究现状

为了确定排球运动员和摔跤运动员的临床和生化血液参数,以评估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变化,E. 皮罗戈夫博士对 26 名排球运动员和 25 名摔跤运动员进行了血液检查。在训练后12 个多小时后,运动员在早上空腹接受检查。通过实验确定,评估排球运动员和摔跤运动员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应考虑单核细胞核血小板的未成熟细胞的数量、电解质的含量、肌酸磷酸肌酶和乳酸脱氧酶的浓度、血清中肌酐、甘油三酯和乳酸的含量可考虑作为体液标志物。血液生物标志物的测定应该成为团体运动员科学实用的健康监测的一个组成部分。

弗雷塔斯·维克多·H ;中村法比奥 Y; 米洛斯基·贝尔纳多;萨缪尔斯基·迪特马尔等人对排球运动员生理和心理指标对训练负荷强化的敏感性做了研究。本研究的目的是测试反向运动垂直跳跃 (CMJ) 表现、运动员恢复与压力问卷 (RESTQ-Sport)、全面质量恢复量表 (TQR) 和肌酸激酶 (CK) 对刻意增加排球训练负荷的敏感性。为此,8 名运动员接受了为期 11 天的刻意训练负荷 (TL)强化训练期 (FP),随后是 14 天的减少负荷的第二阶段 (SP) (IT 组)。另外 8 名运动员继续进行正常 TL 训练 (NT 组 )。使用自觉用力程度评定法 (session-RPE) 评估的 TL 在 FP 后高于 SP,IT 组高于 NT 组。两组的 CMJ 均未发生变化 (p>0.05) 在 IT 组中,与基线和 SP 相比,FP 后 RESTQ-Sport 发生了改变( p<0.05 ),而未观察到任何变化

因德拉尼尔·曼纳;古尔山·拉尔·卡纳;普拉卡什·钱德拉·达拉等人对训练对 U-19 排球运动员的人体测量、生理和生化变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总共有 30 名定期参加竞技排球比赛的印度 19 岁以下 (U-19) 男性排球运动员(年龄: 17.7±0.5 岁;身高: 185.1±4.9 厘米;体重: 67.2±4.0 公斤)自愿参与本研究。在零水平(基线数据,BD)和训练准备阶段和竞赛阶段结束时测量选定的变量。训练后,无氧功率、背部和握力、血清尿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显著增加 (P<0.05) 。另一方面,体脂、第一分钟恢复心率、血红蛋白、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显著下降 (P<0.05) 。

3 评述

综上,对排球运动员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监控对于排球训练有着重要作用。从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来看,虽然在排球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监测领域已经出现了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实证分析,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年龄阶段不同,个体差异性大,所以进行的生理生化指标监控所得出来的结果对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运动员来说存在着不准确性。目前,对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还是较少。为了运动员身体健康,提高训练质量,仍然要加强对排球运动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各运动队应定期对排球运动员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监测,以便于有一个大致的指标标准供不同年龄阶段的排球运动员进行参考。

参考文献

[1] 马士龙 , 魏婷 . 排球运动代谢特点与运动训练监控探究 [J]. 运动 ,2018,(10):36-37.

[2] 刘江 , 李毅钧 . 排球多元组合训练的生理生化监控及实施研究——以四川省男子排球队为例 [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36(01):102-105.DOI:10.13830/j.cnki.cn44-1129/g8.2016.01.026.

[3] 叶成杰 , 金贇 . 上海青年男排运动员身体机能指标监测与比较研究 [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专题报告(运动训练分会). 上海体育学院 ;,2022:2.DOI:10.26914/c.cnkihy.2022.004762.

[4]H V F ,Y F N ,Bernardo M , et al.Sensitivity of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markers to training load intensification in volleyball players.[J].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 medicine,2014,13(3):571-9.

[5]MANNA I ,KHANNA L G ,DHARA C P .Effect of training on anthropometric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variables of U19 volleyball players[J]. Journal of Human Sport and Exercise,2012,7(1):26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