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优化策略探究

作者

邹秀珍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赣县第三中学 341100

引言:单元教学是语文教学重要组织形式,承载着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重要使命,然而传统教学模式与新课标要求存在较大差距,教学实践中暴露出诸多问题有待解决。如何在新课标指引下优化单元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成为当前语文教师共同关注焦点,通过立足教学实际深入探析单元教学现状问题,构建优化策略体系,为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有益借鉴。

一、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分析,问题梳理

从整体架构层面观察多数教师尚未完全摆脱传统课文逐篇讲解模式,单元整体性设计意识薄弱,缺乏统一主题线索贯穿始终;教学内容选择依赖教材编排顺序,未能充分考虑学生认知规律与能力发展需求,导致知识点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学习过程呈现碎片化特征。教学目标设定方面部分教师仍然停留在知识层面,对语文核心素养内涵理解不够深入,目标制定缺乏层次性与递进性,难以体现单元教学整体性优势。从教学实施角度审视,课堂教学教师主导地位过于突出并且学生参与度不高,缺乏真正意义上师生互动与生生合作。

阅读教学中文本解读停留在表层理解,深度挖掘不足,学生批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受到限制;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割裂现象严重,未能形成读写结合良性循环,学生写作能力提升缓慢;口语交际教学流于形式缺乏真实情境创设,学生表达能力与交流技巧难以得到有效锻炼。评价体系构建方面存在明显缺陷,过分依赖终结性评价忽视过程性评价重要作用;评价标准主要以考试成绩为准,未能全面反映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发展水平。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不足,缺乏有效学习策略指导,学习兴趣与动机有待进一步激发;教师专业发展滞后于课程改革步伐,对新课标理念把握不够准确,教学设计能力与实施水平需要提升。

二、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策略,路径探索

设计过程中应突出主题引领作用,通过深入挖掘文本内在联系建立知识间逻辑关联,形成层次递进学习序列。教学目标制定需体现核心素养导向,既关注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又重视文化传承与理解、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等素养培育;活动设计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创设真实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与动机。资源整合利用方面需要充分挖掘教材资源价值,合理引入课外拓展材料,丰富学习内容拓宽学生视野;评价设计要体现多元化特征,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思维发展轨迹促进持续改进。

以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劝学》《师说》为例,教学设计围绕学习与成长主题展开整体规划,先确立单元核心目标:理解古代教育思想精髓,培养终身学习意识,提升论证思维能力。《劝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究荀子关于学习重要性论述,通过比较分析多种论证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设计古今学习观对比专题讨论,让学生结合现代学习经验,深化对文本内涵理解。《师说》教学中重点分析韩愈师道观念,设置我心目中好老师主题写作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师生关系本质。两篇课文学习后组织学而时习之成果展示活动,学生通过演讲、辩论等形式分享学习感悟,整个单元设计注重读写结合,通过模仿古文论证结构,指导学生撰写议论文提升写作能力;同时建立学习档案记录学生思维发展过程,实现个性化指导与评价。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单元教学实施策略,方法创新

课堂组织形式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灵活调整,采用小组合作、项目探究等多种方式营造积极学习氛围。问题设计要具有启发性与挑战性,引导学生深度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差异化教学策略实施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个性化支持,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获得适合自己发展空间;信息技术融合运用为教学创新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多媒体资源整合丰富教学手段提升学习效果;评价方式多元化,将自评、互评、师评有机结合,关注学习过程与结果并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角色转变至关重要,从知识教学者转向学习引导者与促进者,为学生创造更多自主学习机会。

以必修下册第八单元《谏太宗十思疏》《阿房宫赋》《六国论》为例实施策略体现方法创新特色,单元教学采用史鉴今用主题统领,通过历史反思培养学生治国理政思辨能力。《谏太宗十思疏》教学中运用角色扮演方法,学生分别扮演魏征与唐太宗,通过对话形式深入理解谏言艺术;设置假如我是帝王师情境体验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有效劝谏。《阿房宫赋》教学采用想象重构法,学生通过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再现阿房宫宏伟景象,加深对文本艺术特色理解;组织奢靡与节俭主题辩论培养学生思辨能力《六国论》教学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梳理六国灭亡原因,探讨历史规律;设计古今对照探究性学习活动,学生自主选择历史事件进行对比分析撰写小论文。整个单元实施过程中建立同伴互助学习机制,优秀学生担任小组长帮助学习困难同学;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基础知识,课堂时间用于深度探讨与交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通过学习日志、作品展示等方式全面评价学生学习成果。

结论:通过深入分析现状问题明确了教学实践中存在整体性缺失、评价体系不完善等关键问题,基于问题导向构建了以主题统领为核心单元教学设计策略,强调目标层次化、活动多样化、资源整合化;实施策略方面提出了方法创新、差异化教学、信息技术融合等具体措施。单元教学优化是系统工程,需要教师、学生、学校等多方面协同努力,未来应进一步关注实践效果验证与推广应用,为语文教育改革提供更多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彦伟 .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 [N]. 山西科技报 ,2024-12-09(A07).

[2] 孙 玉 军 . 新 课 标 背 景 下 高 中 语 文 大 单 元 教 学 策 略 [J]. 中 学 时代 ,2024,(18):7-9.

[3] 刘 岩 . 新 课 标 背 景 下 高 中 语 文 大 单 元 教 学 策 略 [J]. 天 津 教育 ,2024,(21):114-116.

[4] 黄 茳 丽 . 新 课 标 背 景 下 高 中 语 文 大 单 元 教 学 策 略 [J]. 中 学 时代 ,2024,(10):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