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者

王应国

贵州省黔西南州晴隆县长流中学 561401

引言:创造性思维能力作为现代教育核心目标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农村中学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等客观因素制约,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面临更大挑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精神创新意识淡薄。如何在有限条件下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桎梏激发学生数学学习潜能,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能力,成为农村中学数学教育亟待解决重要课题。

一、农村中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创造性思维培养困境探究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长期受制于传统教育观念影响,教师普遍采用单一灌输式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导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独立思考机会,习惯于机械模仿教师解题过程,思维活动局限于既定框架内,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受到严重阻碍。教师往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完整性和准确性忽视学生思维过程培养,导致学生形成固化思维模式面对新颖问题时缺乏灵活应变能力。同时应试教育压力使得教师更加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提升,教学活动围绕标准答案展开抑制学生多元化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成为空谈。

农村中学教育资源配置问题严重制约创造性思维培养实施效果。虽然多数学校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但设备老旧故障频发,教师使用意愿不强,无法为学生提供丰富直观学习体验。师资力量不足,数学教师专业水平参差不齐,部分教师缺乏创新教学意识和能力无法有效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学理念陈旧对创造性思维培养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系统性培养方案和具体实施策略。学校管理体制僵化教学评价标准单一,以成绩为唯一衡量指标忽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缺乏制度保障和环境支撑。

二、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改革,创造性思维培养策略构建

农村中学数学课堂改革应从转变教学理念入手,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者新型教学模式。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严重制约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教师需要摒弃权威型教学角色,成为学习过程中引导者和促进者。课堂教学中应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解决方案;教学过程要注重启发式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不同观点,培养其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要建立宽松民主学习环境,让学生敢于表达内心想法敢于挑战权威观点,形成积极向上思维氛围。教师应善于捕捉学生思维闪光点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激发其创新潜能。教学内容组织要突破教材束缚结合生活实际,让抽象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具体,帮助学生建立知识间内在联系培养系统性思维能力。

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数教学为例,教师应当通过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引入负数概念时,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负数定义而是提出探究性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零下温度、海平面以下高度、亏损金额等现象?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可能提出用符号区分、用颜色标记等多种表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种方法优缺点,逐步认识到用正负号区分是最简洁有效方式。在学习有理数运算时设计实际问题:某地一周内每天温度变化情况,要求学生计算平均温度、最大温差等。学生需要运用有理数加减法知识,同时要考虑实际意义如负温度绝对值大小关系等。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不仅掌握有理数基本概念和运算法则更重要是培养其从多角度分析问题能力,学会用数学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创造性思维培养目标。这种教学不但能提高学习兴趣和课堂效率,更能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评价,创造性思维培养效果检验

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评价体系构建应突破传统单一化评价模式,建立多维度综合评价机制来检验创造性思维培养效果;评价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最终学习成果,更要重视其思维发展轨迹和创新能力提升程度。多元化评价方式包括课堂观察记录、实践操作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了解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状况;评价标准应从思维灵活性、独创性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量,既要考查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能力又要关注其提出新颖观点和质疑精神表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其思维发展变化过程,客观反映创造性思维培养效果;同时评价主体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伴互评相互补充形成立体化评价网络,确保评价结果真实可信。

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教学为例,教师应当通过设计开放性问题来检验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效果。在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条件后教师提出探究性问题:已知三角形两边及其中一边所对角,能否确定三角形唯一性?学生需要通过画图验证、逻辑推理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基础层学生可能仅从已知条件直接画图,发现存在两种不同形状三角形;进阶层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函数知识分析角度大小对三角形形状影响;拓展层学生则可能深入探讨边角关系,提出更加严谨数学证明。教师通过观察学生探究过程记录其思维方式转变、解决问题策略选择等表现,综合评价其创造性思维发展水平。这种评价方式不仅检验知识掌握程度更重要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能力,培养其数学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实现创造性思维培养目标。

结论: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从教学理念、方法策略等多个层面进行综合改革。通过深入分析当前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存在问题,针对性提出课堂改革策略建立科学评价机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农村中学应立足自身实际充分挖掘现有资源潜力,创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创造性思维机会;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创新意识,为创造性思维培养提供有力保障。只有持续努力不断探索,才能真正实现农村中学数学教学质量提升,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刘小燕.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索[J]. 电脑爱好者(电子刊), 2023:251-252.DOI:10.12277/j.issn.1005-0043.2021.10.0126.

[2] 杨小芳 . 初中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C]// 广东省教师继续教育学会教师发展论坛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十).2023.

[3] 施海尧 . 指向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以”从自然数到有理数”教学为例 [J].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25(1):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