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双元”背景下应用型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探究
仇达
江苏省洪泽中等专业学校 223100
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培养面向行业的高素质劳动大军和技能人才,然而目前职业教育教材存在滞后性、实践导向差、脱离岗位标准等现象,无法满足企业的学生技能要求。在学校和企业共性课程建设和教材开发的背景下,“校企双元”参与职业教育转型的路径被提出。
一、“校企双元”背景下校本教材开发的必要性
(一)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在校企双元背景之下,校本教材开发的首重必要就是服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应用型职业教育重视学生具备扎实专业知识以及可操作职业技能,而教材为达成这一目标的主要载体,基于行业需求来开发符合实际的校本教材可以有效地整合理论知识与职业实践,使学生于学习过程中做到“学、练、用”相统一,而且教材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特点能引领学生形成岗位导向式的学习方式,提升他们的职业适应能力和发展潜能,从而符合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弥补通用教材的局限性
在校企双元背景下,开发校本教材的意义之一就是填补通用教材的漏洞。通用教材更重视系统的完整性、普遍性,注重系统知识覆盖面,实践环节、行业针对性较差 [1]。校本教材可按区域经济的发展需求、行业的产业特点及岗位的能力要求来量身定做。更具实用性,更灵活。在不破坏基础理论框架的情况下,强调自己的特色,突显自己的能力标准。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其主动适应技术变革、积极迭代知识体系的韧性 , 使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既能解决复杂技术问题 , 又能持续突破自我认知边界。
二、校本教材开发的实施路径
(一)建立校企协同机制
在“校企双元”的语境当中,要塑造起有效的校企协同机制,这是应用型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的根本。校方应当从教育规律以及培育人才的目的出发,企业依照岗位的需求和行业准则,二者借助制度化合作的平台达成互补并实现资源共享,在校本教材开发进程里创建定期沟通与反馈的渠道,保证教材内容既契合学科体系又联系着职业实践的性。还要推进企业专家和学校教师展开深度的合作,使教材建设既符合行业的最新动态,又有教学上的科学性及系统性。通过协同机制运作起来以后,能够构成教材开发、更新以及评价的闭环模式,如此一来便能增强校本教材的应用价值及其适应性,进而为培育出高素质的运用型人才给予强有力的保障。
例如,学校要联系专业课程标准,而企业给予行业最新生长需求以及岗位技能需求,然后双方一同制定出教材框架来完成共建。就拿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教材开发来讲,学校整理理论知识结构,企业给出最新的汽车检测技术以及案例,二者一起设计教材板块。教师在讲台上讲解检测原理,企业工程师补上实际操作要点和常见问题解决办法。通过这种方式,教材既能遵循教学规律,又能够贴近行业发展,提升学生的就业适应能力与实践能力。
(二)开展职业岗位调研
在“校企双元”的大背景下,展开职业岗位调研,这对校本教材的开发有着很重要的前提作用。通过调研,可以把握到行业的发展趋向,岗位所要达到的技能水准,职业应具备的能力标准,给教材编写给予科学的根据。调研不应局限在岗位的知识、技能与素质方面,企业对职业习惯、工作程序、全面素质的需求同样要加以纳入。经过全面细致的调研,才能让教材从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面来完成衔接工作,让教材真正与岗位对接。岗位调研可以为后续教材的目的拟定、内容挑选、实践安排等方面的工作提供支持,使教材既有前瞻性又具有实用价值。这有助于提升职业的适应性。
例如,学校可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专家访谈来把握行业走向与岗位核心技能需求,拿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教材开发来讲,调研显示,企业特别看重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管理系统方面的把握。传统教材没法完全涵盖这一领域,根据调研情况,学校在校本教材里加入了“新能源汽车故障检测与维护”模块,使得教材内容更契合岗位实际状况。这种调研 - 反馈 - 修订模式,保障教材精准对接企业岗位标准,优化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
(三)设计教材内容框架
在“校企双元”之下,设计教材内容框架乃是完成教材科学化与系统化的关键部分 [2]。教材内容框架需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准则,按照基础到专业、从理论到实际这一逻辑顺序来展开,知识,技能以及素养应当有机融入其中,并着重强调内容呈现应当做到模块化和层次化,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内容既具有系统性又可灵活调整,在实践环节中加大比重,让学生能慢慢练就自己的专业技能。如此这般,借助教材内容框架之设计,便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学生的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步发展。
例如,“校企双元”背景之下,在设计教材内容时,应该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中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护理专业开发校本教材的时候,内容框架分成三大块。基础知识板块,人体解剖学,基本护理技能之类的,核心技能板块,包括临床护理操作,护理交流技巧等。实践加强板块,医院实训记录,病例剖析之类,如此一来就能保证知识系统化而且技能针对性强。通过校企合作规划之后,教材就更能符合岗位需要,学生学的过程中慢慢塑造起达标的职业能力。
结论:
“校企双元”环境下,应用型职业教育校本教材开发是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一环,它依靠职业能力导向、校企深度协作、动态更新及信息化革新,能弥补通用教材的短处,在服务区域经济与产业发展方面亦有重要作用。未来职业教育改革深化进程中,校本教材开发定会朝着智能化,国际化,共享化方向前行,从而更好地培育应用型人才,给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固的人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丽丽 . 校企双元开发《会展服务英语》校本教材的实践探索[J].2025(16):132-134.2. 赵猛 , 张妍妍 . 高职院校模具专业活页式教材开发研究与实践[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3(12):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