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应用型地方高校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探究

作者

赵亚玲 胡江浦 李中秋 温璐

石家庄学院 化工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35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创业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 [1-4]。应用型地方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5-7]。材料专业作为应用型地方性高校的重要专业之一,该领域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是产业进步、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建设的重要保障。其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材料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8-10]。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相关高校的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一)课程体系不够完善

目前,高校材料专业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往往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融合度较低,存在“两张皮”现象。一些高校材料专业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课程内容较为陈旧,教学方法单一,实践教学环节薄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二)师资力量有待加强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支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的师资队伍。然而,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专业教师大多数一毕业就到高校参加工作,缺乏实际的创新创业经历,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深入,导致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学能力不足,难以满足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三)实践平台欠缺

目前许多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专业在实践平台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不够完善,实验设备陈旧,无法满足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验的需求;校外实习基地数量有限,与企业的合作不够紧密,学生难以获得实际创新创业的实践机会。这写都使得学生的创新创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之间存在脱节现象。

(四)保障机制不健全

目前很多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面还缺乏完善的保障机制。地方应用型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政策支持、组织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导致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难以深入推进。

三、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措施

(一)构建多元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根据材料专业的特点和市场需求,材料专业应设置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开设如《材料创新创业案例分析》《新型材料研发与创业》《材料加工技术与创业》等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项目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其次,通过开展创新创业竞赛、创新创业项目实践、科技成果转化等活动,加强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建设。再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以赛促学,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二)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定期组织创新创业师资培训活动,邀请国内外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和企业家为教师授课,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研讨会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教师的视野和思路。积极通过招聘、兼职等方式,吸引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创业经历的专业人才到高校担任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或兼职导师。使其将实际的创新创业经验和案例带入课堂,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定期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研发或作为“科技特派员”协助企业完成研发项目等方法,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实践经验。

(三)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加大对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投入,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材料专业实验室和创新创业实践中心。持续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建立一批稳定的材料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创新创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锻炼和提高创新创业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将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科研机构的先进技术引入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保障机制

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设立创新创业教育专项基金,用于创新创业项目的资助。同时,积极争取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对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在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对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取得优异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特殊津贴或荣誉称号等。通过制定激励政策,提高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同时,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的有序开展。

结论

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从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践平台搭建和保障机制完善等多个方面入手,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通过改革,能够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在改革过程中,高校应注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适合本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模式,不断总结经验,完善改革措施,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同时,高校还应加强与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与交流,共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为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供有力的外部支持。只有这样,地方应用型高校材料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为培养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白光祖 , 曹晓阳 . 关于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的思考 [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21,36(05):523-532.

[2] 刘星, 张作伟, 叶铃铃. 德育引领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N].新华日报 ,2025-07-25(012).

[3]李建军.以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促进高校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逻辑、问题和改进 [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23(08):24-33.

[4] 闫国君 . 地方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变革路径探索 [J]. 中国就业 ,2025,(08):114-115.

[5] 李康举 , 梁爽 .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J]. 中国高等教育 ,2020,(09):41-42.

[6] 苏志刚 . 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探索与实践 [J]. 中国高校科技 ,2019,(06):4-8.

[7] 陈文博 , 何静 . 应用技术型大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评价体系建设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

[8] 张强 , 刘丹 , 夏昕 , 等 . 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J]. 高教学刊 ,2022,8(02):51-54.

[9] 金亚旭 , 秦凤明 , 宫长伟 , 等 .“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以材料类专业为例 [J]. 海峡科技与产业 ,2023,36(01):30-33.

[10] 范聪敏 , 罗大伟 , 张伟彬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和探索——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例 [J]. 教育教学论坛 ,2023,(30):61-64.

基金项目:石家庄市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241069)

通讯作者:胡江浦,hujiangpu32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