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析

作者

肖红艳

安仁县第三完全小学 湖南省郴州市安仁县 423600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学生的学习体验日益受到重视,快乐教育理念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实践逐渐成为研究焦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虽有对学生主体性的关注,但在如何系统性融入快乐教育理念、解决教学中存在的互动与评价问题上,现有研究仍显零散,缺乏针对性的整合与探索。文章将围绕快乐教育理论,和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的结合,对如何克服小学语文教学的不足,建立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模式,提供一些思路。

一、快乐教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堂互动形式单一导致学生快乐参与感不足

课堂交往是学生学习参与的重要形式,交往形式就是学生的快乐源泉。当今的中小学语文课堂,大多是以老师问学生答的交往方式为主,缺乏一种调动学生参与式交往的交往形式,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学生参与的学习、参与的过程被剥夺了,快乐自然也失去了。这种单一的互动状况,使得课堂氛围趋于沉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得不到有效调动,快乐参与感便无从谈起。

(二)教学评价侧重结果使快乐学习导向缺失

以教学评价为导向,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心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分数为学习结果的重要标志,以结果性评价为学习评价取向,学生的学习过程被忽略,为分数而学的状态逐渐取代对知识本身的兴趣。学习中的探索、思考与成长不再被重视,快乐学习的意义随之淡化,原本应有的学习乐趣被功利性追求所淹没,导向的偏差使快乐学习难以真正实现。

二、基于快乐教育理念开展语文教学的优势分析

(一)有利于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

快乐教育把情感体验作为教学对象,注重教学氛围的营造,它要求教师注重学生的心理,以儿童的天性为出发点营造课堂氛围,将课堂从僵硬、严肃、沉重的氛围中解放出来,师生间的交流更像是朋友间的对话,知识的传授轻松活泼,学生在无压迫感的环境下获取知识,学生的快乐便油然而生,课堂成为充满生机的场所,其对学习状态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二)有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认知

快乐教育理念让学生从学习的乐趣中去学习,让学生从心中感受到学习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需要,从快乐中去享受快乐,从快乐中去学习,让学生从心中体会到学习是属于自己的事情,而不再是强加给学生的压力,这种认知的转变,让他们不再将学习视为外部强加的任务,而是主动投入的过程。对学习本质的正确把握,会内化为持续的动力,使他们以更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中的内容。

三、基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究

(一)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快乐学习情境

信息技术让小学语文课堂灵动起来,助力打造快乐学习情境,让快乐学习成为现实,它直观形象地呈现,把枯燥的文字变得灵动起来,让学生一下子置身于情境之中,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

例如教师在教授《陶罐与铁罐》这篇课文时可以用信息技术来辅佐教学教师可播放制作精美的动画,视频中,陶罐与铁罐的对话内容、神态、行动、语言完全准确。从铁罐骄傲的神态、语气,陶罐谦虚的语气,好像还原了故事当时的场景,播放音频,视频中配上音频,如铁罐的嘲笑、陶罐的耐心解释,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对于二人不同性格的理解不言而喻。这样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快乐学习情境,能把抽象知识具象化,让学生在充满趣味的氛围里理解课文,提升学习效果,真正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二)结合游戏活动打造快乐课程内容

结合游戏活动可以使语文课程的学习变得有趣味性,让学生在趣味中学到课文内容,在玩耍中理解课文内容。由于游戏的趣味性可以冲淡学习的枯燥乏味,刺激学生感官,活跃思维,在参与中深化课文内容,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例如教师在教授《我变成一棵树》这篇课文时可设置“角色的游戏”。请学生自由选择文中一个角色,如“我”变成“树”的小姑娘,“我”变成了小鸟,小松鼠等,用动作和简单的语言演绎角色,学生在“寻找树上的秘密”环节,借助阅读课文中的描写,到教室“树叶的卡片”中找一找,如“妈妈给我送来的食物”“小动物们说的话”等,找到了说一说。学生借助角色的游戏,回顾课文细节,感受课文的神奇。这样通过结合游戏活动打造快乐课程内容,能让学生在轻松氛围中深入理解课文,提升学习主动性,让语文学习充满乐趣。

(三)尊重个性特点实施快乐导向的差异评价

尊重个性特点以快乐为基准差异评价能够发现每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再以评价标准来衡量每个学生的好坏,使学习中的学生感到被理解和被认可,不再受评价的束缚,从而更加主动投入到学习中去,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例如教师在教授《海底世界》这篇课文后可以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评价,有的擅长描绘海底景色,能把课文中写到的各种生物娓娓道来,就称赞他们对于文章的细节;有的喜欢涂涂画画,将海底世界的五彩斑斓以图画的形式展现出来,就赞许他们对课文的形象化;有的热衷于介绍自己课外所了解到的海底世界,就褒奖他们的探索精神。不以同一标准来评价,而是找寻出每个学生的闪光点。通过这样的差异评价,让所有学生在自己的长处领域得到表扬,增强学习自信,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被重视,被关注,进而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中。

结束语:

快乐教育走进小学语文课堂,这是对儿童的天性的回归。课堂中大量的互动、评价的改变、以及教学策略的转变都是为了让孩子快乐地从课堂中走出去。使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学生享受着快乐的学习状态,这样自然地学生就会爱上语文。实施快乐教育,不等于没有知识,实施快乐教育以更适合儿童的方式,让学习语文的过程成为一种孩子成长的心灵旅行。让所有的孩子都享受着课堂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马雪莲 . 基于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 科学咨询 ( 教育科研 ),2021,(37):207-209.

[2] 卢翠珍 .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策略探析 [J].考试周刊 ,2021,(41):47-48.

[3] 马玉芳 . 快乐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研究 [J]. 中华活页文选 ( 教师版 ),2021,(07):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