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预制构件在现代园林景观施工中的效率提升路径
彭理湘
湖南省方正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湖南省长沙市 410000
在当前城市多元化发展的格局下,园林景观作为城市生态及文化建设核心部分,担负着优化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传播地域文化等多项重任。伴随大众对园林景观功能及审美需求的不断增强,对园林景观施工在质量、效率与创新性方面提出了更苛刻的挑战。
一、模块化预制构件对现代园林景观施工效率的积极作用
模块化预制构件通过工厂环境开展生产方面的活动,极大减少了自然天气变化等不可抗力因素对施工进度的约束,实现生产作业既稳定又高效。工厂依靠先进的机器装置及成熟的流水生产作业流程,有助于开展各类构件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以传统现场浇筑景观亭为例,受限于天气态势以及人工操作精准程度等要素,基础建设至主体成型一般需耗费数周甚至数月时间,凭借模块化预制手段,在现代化工厂中制作一个相同规模的景观亭构件仅需数天,而后便能够迅速运输到施工现场实施安装。
二、模块化预制构件在现代园林景观施工中的效率提升路径
1.加强设计与生产、施工的一体化协同
组建跨部门、跨专业协同设计的综合性平台,全面融合设计、生产及施工各方面资源与信息,实现三方实时沟通协作。在项目起步阶段,设计师需积极邀请生产专家与施工人员参与设计,依据厂家生产工艺能力及施工现场当下实际状况做方案规划。比方说,在规划大型景观雕塑设计内容时,事先与生产厂家就铸造工艺、脱模方式及运输限制等要素展开沟通,保障设计方案可借助预制技术达成;跟施工团队一起探讨安装位置、承载根基以及现场吊装环境等问题,避免设计跟实际生产与施工产生脱节现象。同时,借助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创建一体化的项目数据库,各方通过此平台进行设计信息的实时共享与互动,开展构件虚拟组装流程的动态仿真,提前发现潜在的接口矛盾、空间干扰等状况,及时对设计方案作出调整与优化,保障设计从根源上可满足艺术审美要求,并有着良好的可制造性和可施工性。
2.提高预制构件标准化水平
行业协会与政府相关单位联合,有助于提升预制构件标准制定指导及协调的力度,同时,要集合行业专家、企业代表等各方智慧,贴合园林景观项目实际需求及发展潮流,研发涉及构件分类体系、规格大小界定、质量达标标准、连接方式特性等多维度的统一标准方案。就尺寸标准化而言,明确像亭台楼阁、小品雕塑、花架栈道等不同景观构件的标准模数及公差范围,使各类构件在不同项目具有可相互替换性;就不同景观应用场景而言,规范构件所采用的材质及其性能要求,像户外景观设施应达成的防火、防潮以及抗腐蚀等方面要求;设计符合标准的连接途径,像优化嵌套式、榫卯式等快速连接节点要改进,降低现场焊接、粘结等复杂操作。在标准推行阶段,要科学构建监督考核机制,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企业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评估,为符合标准的企业实施政策支持并授予荣誉奖励,引导行业整体向标准化格局迈进,由此优化预制构件通用水平及扩大生产规模效能,提升施工的工作效率。
3.优化运输与存储管理
鉴于模块化预制构件的特点,有必要创造契合需求的运输包装解决途径,建议采用高强度、质量轻的包装材料,像高强度泡沫材质、蜂窝状的纸板等,为构件做全面包裹式的防护处理。同时,设计出专属的运输夹具以及框架,维护构件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及固定效果。接着,运用实时物流监控系统,全面追踪运输车辆的行驶状态、环境参数(温度、湿度等)以及构件实时所处位置,迅速辨认运输环节潜在风险且发出预警。然后,依照实际情况迅速调整运输路线与举措。进入存储阶段,要搭建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根据构件类型、大小、使用位置等核心信息实施分类存放,依托自动化货架设备实现高效仓储与快速查找。此外,还要布置契合构件存储情况的环境调节设备,维持构件存储阶段的质量稳定。
4.提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装配化施工能力
策划实施多层面、多视角施工技术培训活动,邀请行业知名专家、预制构件生产厂家技术行家开展实地授课和操作示范,培训内容包括模块化预制构件安装图纸的解读、装配工艺主要要点及新型连接技术运用等知识技能,同时重点开展安全施工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教育。采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高端技术途径,生成虚拟的装配式施工场景空间,促使施工人员在沉浸场景模拟装配式施工次序,熟知各类构件的安装顺序及操作手段,增进在实际作业中的娴熟度与精准度。引导施工企业引入小型机器人辅助安装系统、高精度激光定位装置等智能化装配机具,促进施工机械化及智能化水平增长;构建内部技术评估与激励体系,为在模块化施工时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金钱奖励和晋升空间,唤起施工人员探究新技术、掌握新本领的积极性,最终打造出一支兼具专业素养与高效执行能力的装配式施工队伍。
5.推动产业集群建设
政府与行业协会应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园林景观预制构件生产企业、原材料供应实体、物流配送主体以及安装施工组织在地理空间维度上形成产业集群效应,构建系统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就产业集群中的各企业而言,建议采用共享基础设施、技术资源及信息渠道,促成产业互助成长。生产企业之间可以一起开展技术研发及创新,做到原材料集中采购、设备的共同分享,降低生产成本;物流配送企业可实现配送网络的优化,实现构件成规模运输与及时配送,提升物流效率水平;施工单位能够更直接地得到构件供应数据,与生产企业紧密对接,按照施工现场需求灵活地对生产进度及构件规格做出调整。通过产业集群所带来的规模收益与协同作用,不仅可以提高模块化预制构件供应及生产的速率,也可切实提升整条产业链的风险抵御能力,为园林景观施工效率的增进营造强大产业支撑力。
6.强化项目管理数字化与信息化
采用项目管理信息化平台,有助于开展针对园林景观项目模块化预制构件各环节的全过程数字管理工作。自项目规划阶段开始,采用信息化方式进行任务划分、进度编排和资源分配工作,编制细致的预制构件采购方案及施工安装时间安排。在生产过程中,采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控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和构件生产进程,实时把质量检测的相关数据反馈到管理平台,做到产品质量的动态把控。在施工现场,凭借移动终端设备加上项目管理的 APP,施工人员可实时掌握构件安装位置数据、施工图纸资料以及质量准则等内容,管理人员可随时把控现场施工进展、人员安排及物料使用状况,实现远程决策与精准引导。此外,借助大数据分析能力,进行项目历史数据的挖掘、剖析,预估可能潜藏的风险及相关问题,提前设定应对手段,逐步改进项目管理程序,增进项目管理总体效率及施工执行效果。
综上所述,模块化预制构件应用体现出现代园林景观施工领域的创新走向,其在提升施工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并推动行业达成现代化变革上,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尽管现阶段在应用期间遭遇诸多难题与挑战,但借助执行强化设计施工协同策略、提高构件标准化达标率、优化运输存储管理效能、提升施工人员实战技能、推动产业集群化规模、加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管理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可切实冲破屏障,深度挖掘园林景观施工时模块化预制构件的潜在优势,助力打造更多高品质、高效率的园林景观作品。
参考文献:
[1]李四光.模块化预制构件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实践[J].绿色科技,2022,24(20):226-227+230.
[2]王涛.园林景观施工中模块化预制构件的应用探究[J].建材与装饰,2022(31):99-101.
[3]赵亮.模块化预制构件助力园林景观施工高效升级[J].中国园艺文摘,2021,37(03):204-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