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的实践与探索
胡雪娇
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靖边采油厂 718500
引言: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的提出,是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建工作背景,党组织为进一步加强党员的日常管理,并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促进党内作风建设所采取的一项创新举措。这一创新的管理模式不仅为破解传统党员管理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增强党员的身份意识与责任意识,激发党员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进而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的全面提升。因此,下文便围绕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作深入阐述。
一、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的优势
一方面,对比传统党员管理评价来说,以往多依赖于主观印象,标准模糊,二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可将党员日常表现以及参与组织活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细化为具体、可量化指标,从参加党组织会议、学习培训的出勤情况,到在工作岗位上的业绩成果,再到参与志愿服务的时长与质量,其分值衡量明确,从而让党员管理从“大概其”转变为“精确化”,能够清晰区分每位党员的表现差异,实现精准管理。
另一方面,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的应用也有力激发了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这主要归功于,积分制可让党员清楚知晓每项积极行为对应的积分,其努力分享一目了然。在这一趋势下,党员为争取更高积分,便会主动参与党内学习,提升自身政治素养,并更为踊跃投身于社区服务,增强服务群众意识。这样一来,工作中便会更加拼搏,力求创造突出业绩,形成你追我赶、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改变以往部分党员“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无差别”的消极状态。
二、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的实践策略
(一)遵循科学原则,合理设定积分指标
科学设定积分指标是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有效运行的基石,在设定过程中,应紧密围绕党员的基本责任、党组织的核心任务以及时代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以构建层次分明、重点突出且可操作性强的指标体系。具体来说,一方面,应深入融合党员的基本义务与组织生活要求,比如将党员按时参加党支部会议、党小组讨论以及各类党课培训的情况纳入积分考量,精确规定每按时参加一次党支部会议所对应的分值,以强化党员的组织纪律观念。同时,在工作场景中,也应依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重要性,对党员取得突出业绩进行量化积分,比如党员成功主导完成一项关乎单位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或者在工作上因表现优异而获得上级表彰,均对应较高的积分奖励,以激励党员在工作中勇挑重担。另一方面,为严守党员行为底线,也应审慎设立负面清单积分指标,比如针对党员可能出现的违反党纪党规、工作严重失职情况,立即按照规定扣除相应积分,以此时刻警醒党员严守纪律红线,维护党组织的纯洁性与权威性。
(二)依据公平原则,重点规范积分流程
除设定积分指标以外,规范积分流程也至关重要,是确保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有序推进、积分结果真实可靠的核心环节。具体来说,一方面,对于积分记录,可采用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记录模式,在线下,各党支部应制定责任心强、工作细致的专人负责积分记录工作,仔细核实材料真实性、完整性,将相关积分信息准确无误录入专门建立的党员积分管理之中。而在线上,则充分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搭建功能完备的党建信息化平台,在平台上自主申报参与活动以及任务完成情况,利用平台内置智能审核模块进行审核,随后再由人工再次审核,审核通过后积分自动、实时计入党员个人积分账户,方便党员随时查询个人积分动态。另一方面,在积分公示方面,每季度积分审核工作结束之后,党支部需第一时间将党员积分情况进行公示,既要在党支部活动场所张贴纸质公示表,同时也要在党建信息平台的专门板块发布公示信息,接受全体党员和群众的广泛监督。如若存在异议,可在公示期间提出书面诉讼,已进行复查,以确保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真正落地生根,发挥出最大效能,为党员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
(三)立足成长原则,强化积分结果运用
强化积分结果运用是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发挥实效的关键落脚点,可将积分从单纯的数据记录转化为推动党员成长进步、提升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大动力。比如将积分结果与党员的荣誉授予、物质奖励紧密挂钩,形成鲜明的正向激励导向,将年度积分排名的党员,优先将其推荐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候选人,并以隆重表彰仪式进行宣传报道,以营造“见贤思齐”的榜样模范作用。反之,积分结果也能够精准定位党员队伍中存在问题与不足,针对积分较低党员,应及时启动谈心谈话机制,与其深入交流,以了解其积分低的背后原因,最后根据具体情况,量身定制帮扶方案,从而整体提升党员队伍的素质水平,为党的事业蓬勃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党员积分管理制度的应用,不仅有助于人才培养发展,同时也可督促落后党员整改,全方位激发党员队伍的活力。因此,应充分认识到党员积分制管理制度的优势,精准调整积分指标,并利用前沿信息技术,进一步优化积分流程,为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基层党组织战斗力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助力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不断开创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参考文献:
[1] 王旗,郭东奇. 新时代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创新研究[J]. 领导科学论坛,2024(10):54-58.
[2] 袁磊. 基层党组织党员积分制管理[J]. 中国军转民,2024(12):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