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浅析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措施

作者

张勃

新疆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新疆 830022

中图分类号:TU72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成本预算控制是贯穿整个项目周期的关键环节,涉及项目规划、设计、施工直至最终结算的各个阶段,每个环节均与成本预算紧密相连。实施有效的成本预算控制,不仅能确保项目顺利进行,还能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防止资金的无谓浪费,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收益。因此,对建设项目的成本预算控制进行深入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概述

工程造价预算是指造价管理人员在项目施工前,依据工程量、施工条件、施工图纸等因素,通过细致分析与评估后所制定的资金使用规划。成本预算包括了工程建设所需各项资源及费用,具体涵盖人工成本、材料成本、机械设备成本、管理成本以及税费。施工单位需对各类费用进行精确的整理与估算,确保资金的充足性,为后续的成本控制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建设项目的成本预算控制,涉及成本管理人员对成本预算执行情况的持续监控与管理。通过实施成本预算控制,施工企业能够将各项开支控制在预算界限之内,避免成本控制的失控现象。近年来,众多建筑企业在进行成本预算控制时,采纳了全过程控制的理念。通过实施一系列监管措施,能够及时发现并纠正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成本预算控制问题。采用此种方法,建筑公司能够在工程项目的施工阶段合理配置人力与物力资源,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的浪费,并确保各项费用的合理运用。

2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

2.1 提升预算编制的合理性

在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工程项目的实际状况,这不仅包括了工程的规模大小、设计的具体要求,还包括了施工时所面临的各种条件。通过对这些关键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细致的研究,我们能够制定出一个既符合项目特点又切实可行的预算方案,从而确保预算的精确度和实施的可行性。除此之外,负责预算编制的人员应当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这样他们才能够准确地预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变化情况。基于这些预测,预算编制人员需要在预算方案中预留出足够的调整空间,以便能够灵活应对那些不可预见的因素,从而有效控制和管理因这些因素导致的成本增加风险。

2.2 提升预算执行的高效性

实现成本预算目标的关键在于高效的预算执行,这直接关系到项目成本控制的最终成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审批制度以及全面且实时的动态监控机制。以某商业综合体项目为例,建设单位投入了专项资金,构建了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与财务管理系统、物资采购系统、项目进度管理系统等实现了无缝集成,能够实时记录、分类、汇总各项费用,并进行准确的比较和分析。当系统检测到某项费用接近或超过预算限额的 80% 时,它会立即通过短信、电子邮件和系统弹出窗口等多种方式向项目管理人员发出警告信号。同时,系统会自动生成详细的费用分析报告,明确指出费用超支的潜在原因和影响因素。在接收到警告后,项目管理人员会迅速组织召开成本分析会议,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分析原因,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例如优化施工工艺、调整材料采购计划、合理配置人力资源等。通过这种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方式,项目主体结构施工阶段的实际成本仅超出预算 1.5% ,有效确保了预算执行和成本控制的效率,为项目的顺利进行和利润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方法路径

3.1 加强前期规划和设计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中,加强前期规划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前期规划与设计不仅决定了项目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还直接影响到后续的施工成本。因此,在项目启动之初,就应充分重视规划和设计工作,确保其在符合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尽可能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具体而言,加强前期规划和设计需从多个方面入手。首先,应深入了解项目的实际需求,包括使用功能、空间布局、装修风格等,确保规划与设计能够精准满足业主的期望。其次,要注重与设计师的沟通与合作,将成本控制理念贯穿于设计全过程,鼓励设计师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更为经济、实用的设计方案。此外,还应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核与评估,确保其既符合美学要求,又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在实施过程中,可采用限额设计等方法,对设计成本进行有效控制。同时,还应加强对设计变更的管理,避免因频繁变更而导致的成本超支。通过加强前期规划和设计,能够为后续的施工成本控制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整个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 优化预算评估体系

预算评估体系需具备全面性、动态性和反馈性等特征,以确保对成本预算控制效果进行精确评估和持续改进。评价指标体系应包含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和环境等多个维度。宜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数学模型进行权重分配和定量评估,以客观反映项目的综合效益。以层次分析法(AHP)为例,在建设项目成本预算评估中,工作人员运用 AHP和模糊综合评价等数学模型进行权重分配,定量评估各项指标,以客观反映项目的综合效益。通过执行一系列数学运算,如特征值法或近似算法,计算出每个元素相对于前一级元素的权重向量。对于上述判断矩阵,采用特征值法计算最大特征值及其相应的特征向量。经过归一化处理后,成本控制有效性、质量合规性和进度执行的权重分别为 0.54、0.16 和 0.30。这些权重反映了各标准层因素在综合效益评价中的相对重要性。权重越大,因素对综合效益的影响越大。例如,在某城市轨道交通项目中,通过季度预算评估发现,由于地下管线搬迁项目的复杂性,这部分项目的进度被推迟,进而影响了整体项目成本和进度。针对这一问题,项目管理团队及时调整了施工计划,增加了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投资,优化了资源配置,显著加快了后续项目进度,有效控制了成本。

3.3 提升工作人员素养

是确保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有效性的关键。首先,企业应加强对工程造价预算人员的专业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这包括定期举办内部培训课程,邀请行业专家进行讲座,以及组织员工参加外部专业培训和研讨会。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工作人员能够更好地掌握最新的造价预算理论和技术,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此外,企业还应注重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造价预算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面对各种诱惑和挑战,只有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坚守原则,确保预算控制的公正性和准确性。为此,企业可以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以此激励员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设项目成本预算控制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全面把握成本预算控制的重点,有效提高成本预算控制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动态监督和分析施工项目成本预算的实际执行情况,及时调整施工计划,确保施工项目成本预算控制工作达到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程梅,祁巧艳.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对策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21,48(1):98-99.

[2]王丽娜.关于建筑工程造价预算控制要点及其对策探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2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