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程李庆
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 陕西西安 710100 西安市高新第一学校 陕西西安 710100
责任是个人对工作、集体、社会应担当的精神境界,也是每个人对社会的义务。随着社会环境改变,中小学生责任感不足问题受到关注,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重视对其责任感的培养,而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能更好地面对挫折,强化组织纪律与集体意识,塑造良好个性,尤其是提升健康、安全和团队合作方面的责任感。
在日常教学中,我尝试总结了以下方法和途径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榜样感染法
“榜样感染法”指的是老师对学生的成绩给予肯定,带动同学们向他学习。中小学生具有很高的模仿和可塑性,因此,在培育责任意识的时候,不能光说一些简单的话,要做好学生的表率,用自己的例子来吸引别人。在体育教学中,模范的作用是巨大的,它能激发出学生的潜能,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拼搏精神。
二、角色互换法
要想改善单调乏味的课堂状况,使学生更加易于接受,最佳的方法是将角色互换,使学生扮演老师的角色,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的单向思考。在充分发挥教师的职责与职责的前提下,同学们能够加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价值体现法
没有责任心的同学往往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价值。所以,在授课过程中,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了解自己的责任,提高自己的责任心。体育老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小任务,例如照顾体育器械、当小组长、计数、计时等,来加强他们的责任心,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心理暗示法
当学生没有强烈的所有者感,或是在训练中因为心理上的原因而产生了诸如缺乏毅力、困难重重、缺乏继续前进的勇气等问题时,老师就可以采取鼓励,降低期望值,心理暗示等手段。比如,在跳山羊、跳马、箱子等游戏中,要对他们进行主动的激励,运用心理暗示等方法,让他们主动地去迎接困难,战胜困境。
五、通过个人的承诺与践诺培养对自己的责任意识
承诺作为责任意识的具象化表达,既是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石,也是个体责任担当的实践载体。在体育教学场域中,通过构建承诺践诺机制,可有效强化学生自我责任意识。教师可引导学生基于自身运动能力设定个性化目标,通过自主学习与竞赛活动激发内在驱动力,在目标达成过程中逐步建立责任担当意识。具体实践中,可采用"契约式训练"模式,师生共同制定量化训练协议,明确在 4 个月周期内提升 10 个训练单元的具体目标。教师通过阶段性指导与监督,帮助学生建立科学训练计划;学生则通过自主训练完成承诺,在目标实现过程中深化对自我责任的认知,形成稳定的责任行为习惯。
六、在个体游戏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体育游戏作为寓教于乐的重要载体,能够在趣味化运动情境中实现责任意识的隐性渗透。以"春种秋收"游戏为例,该活动通过模拟农作物生长周期,将农耕文化与体育锻炼有机融合。学生在完成播种、灌溉、收割等模拟任务过程中,不仅能够掌握基本运动技能,更能直观体会粮食生产的艰辛过程。教师可通过创设竞争性情境,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比拼,在追求游戏胜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珍惜粮食的责任意识。
这种将德育元素深度嵌入体育游戏的教学模式,有效实现了运动技能提升与责任意识培养的协同发展。
七、利用体育器材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在学校的许多课程中,有许多都是要利用运动器械的,例如:接力赛的接力棒;在体操项目的训练中,小学阶段要求学生采用前滚翻;在田径竞赛中,要进行跳高、跳远等训练。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教学手球项目中,老师要对学员进行收、放、收等动作进行主动引导。同学们在此过程中既得到了运动,又学会了做事要细心,要爱护环境。举个例子,上完一堂篮球后,一些同学意外地将手里的球丢到了指定的篮框内,结果球在操场上滚动起来。所以,我开始排队,然后对同学们说:“我们的球从哪儿来的,怎么满地都是?”这可如何是好?一些同学说:“请大家帮我打扫一下。”另一些同学则说:“有人丢了球,让他捡。”然后,我就让同学们自己去拿,然后让同学们自己去拿。
八、教师言传身教及人格魅力下形成责任意识
老师是同学们的模范,是他们的模范,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会对他们产生深远的影响。教师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行为,以及其生活习惯,都将对其进行有效的教育。所以,老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先要先有后言,正所谓身教胜于言。只有老师做了表率,才能使自己的同学们自觉地效仿,用自己的良好个性去影响他们,从而在心灵上形成崇高的心灵。老师要以身作则,用自身的优秀品质去感染同学。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他非常重视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榜样作用。孔子说:“君子不敢言,君子不敢言;君子不敢言,君子不敢言;如果他的行为不符合他的命令,那么他就不会听从他的命令。要把一个好的学生教育好,要用情感化,才能使其打开心灵。
前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认为,对于孩子而言,老师的想法与道德是不可分割的,一个被学生所喜爱的老师所说的一句话,与一个被学生所轻视的陌生的所说的话所能获得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出自老师之口,甚至崇高的想法也可能成为可憎之物。老师的吸引力,就是不用说话,就能影响、鼓舞他们,让他们产生一种“此时无言胜有声”的感觉,这样的影响力是无限的。
在体育教学中,要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发挥好老师的领导地位,让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起来,自觉地对学生进行责任心的培育,以满足将来的社会需求。
九: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责任意识意义深远。体育不仅能强健体魄,更是责任意识培育的沃土。通过多样教学方法与实践活动,将责任意识培养融入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未来,教师应持续探索创新,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优势,帮助学生树立强烈责任意识,使其成长为有担当、能负责的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叶慈孝.体育课堂教学中渗透责任意识“六法”[J].中国学校体育,2024,43(12):82.
[2]李德法.多措并举培育学生体育责任意识[J].中国学校体育,2024,43(12):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