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能源央企“党建+媒体”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张子魁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身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时代,媒体的融合快速发展为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联系服务人民群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供了新的渠道和平台。如何用好融媒体发挥正能量,是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一项重要任务。如何建设网络党建阵地,成为了党建创新的现实之问。
一、推进“党建+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必然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媒体融合发展重要性发表论述,提出要做好党的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必须予以重视。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的战略部署。202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指出要深刻认识全媒体时代推进这项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对“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等提出明确要求。
对于承担国家能源安全保障使命的中央企业而言,推进党建与媒体融合发展具有三重价值维度。政治维度上,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重要指示的关键举措[1];行业维度上,契合能源革命与数字革命深度融合趋势,如国家电网构建的“网上国网+党建云”平台已覆盖 287 万用户[2];管理维度上,破解传统党建“时空局限、互动不足、效能衰减”难题的有效路径,中石化“石化党建”平台日均活跃度达 98% 的实践验证了融合成效。
二、能源央企融媒体建设特征分析
政策导向与品牌价值融合。一是国家战略赋能,能源央企融媒体以服务“双碳”目标、能源安全、新型电力系统等国家战略为核心,内容聚焦政策解读、技术突破(如氢能、核聚变)及国际合作(如“一带一路”能源项目)。二是品牌国际化表达,通过多语种平台塑造负责任大国企业形象,结合 ESG 报告可视化传播,强化海外受众对“绿色转型”的认知。
传播矩阵立体化特征显著。头部企业基本形成“两微一端一抖一快”传播矩阵,小红书、B 站等新兴平台亦有广泛入住,其中中国石油打造的石油党建 APP 注册用户突破 120 万,集成 28 项在线功能[2];国家能源集团构建的“1(官网) +N (新媒体)”矩阵实现全系统 2300 个党组织覆盖。
内容生产呈现专业化趋势。主要展现为垂直领域深度化,民生关联场景化。调研显示,78%的能源央企建立专业融媒体中心,如国家电网融媒体中心配备 4K 演播厅、虚拟现实技术等专业设备,年生产融媒体产品超5000 件[3]。
技术创新形成行业标杆。能源特色数智化升级,华能集团开发的“智慧党建”系统集成区块链存证功能,中核集团运用 VR 技术复原“两弹一星”精神教育基地,技术创新指数较 2019 年提升 63% 。能源央企融媒体未来将向着虚实共生场景下的新型传播范式探索,为全球能源治理提供中国企业的叙事方案。
同时,在融媒体建设实践中,也面临的多方面挑战。一是平台协同效应不足。抽样调查显示, 67% 的能源央企存在多平台数据孤岛现象,仅有23% 实现用户行为数据的跨平台分析。二是内容供需结构性矛盾。能源行业专业性强与传播通俗化要求之间存在张力,某电力央企受众调研显示,62% 的基层员工认为党建内容“专业术语过多,理解成本高”[4]。三是队伍建设滞后于技术发展。行业数据显示,能源央企融媒体从业人员中,兼具党建理论素养和数字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占比不足 15% ,人才结构瓶颈制约创新效能。四是总部与基层水平参差不齐。调研来看,能源央企二级、三级企业往往面临人员规模、采编力量、新闻发生频率等现实因素,平台定位以企业内宣为主,普遍还致力于打造“小而美”“精而优”的内部宣传载体。
三、企业“党建+媒体”融合"发展路径构建
一是抓好平台融合,构建传播矩阵。做好“党建 + 媒体”的融合发展,要打破只靠提供新闻资讯的惯性思维,要增强融合发展意识和党建服务意识,要建设全媒体体系,整合 PC 端、移动端及短视频平台资源,开发集新闻资讯、学习教育、党建活动、技术支撑于一体的融媒体平台,强化“中央厨房”内容中枢功能,实现图文、H5、短视频等内容多端适配。重视媒体平台多元化建设,提升平台的功能性和服务性,满足并促进党员对党建信息的需求。构建独立的融媒体党课板块,打造党员线上学习基地;提升党建政策和方针的传达、策划和报道时效性;加强对党员的网络道德、网络法治和信息判断的教育,建立守法守规的网络党建氛围;将多元的党建内容全面纳入党课教育板块。
二是抓好内容深耕,强化价值引领。推动“党建 + 媒体”融合发展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要把旗帜鲜明讲政治作为根本要求,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同时要加强学习、强化创新,掌握运用融媒体新技术新手段,熟悉融媒体传播规律,与企业改革发展实际深度结合,同步提高党建与融媒体工作专业能力。要主动寻求与受众需求同频。坚持用户思维,是做好融媒体工作的重要思维模式。融媒体平台建设应站在受众角度,思考信息服务提供的内容和方式,增加对基层员工的新闻报道和关注,有效利用新媒体信息传播平台讲好员工故事。如,以直播的形式替代传统的党建宣传方式,将党建、企业文化和员工自然连接,实时传达企业文化、党建活动和企业精神,对员工进行正向激励。
三是抓好技术创新,赋能智慧党建。在党建与媒体融合发展中运用“互联网 + 党建”等手段的同时,要加强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研究运用,更好地宣传党的主张、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势,搭建“党建 + 企业文化”平台,建立“企业党群数据库”,进一步促进平台建设,提升党员在党建学习信息资料获取便捷度,通过新媒体平台汇总发布教育资源,方便随时学习。融媒体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迭代是其重要特征,创新是其本质要求。要积极探索打造公司党建 IP,试水“互联网 + ”时代下“党建 IP 化”的新路径,打破党建工作的思维局限,让党建工作更具创新性和个性化特征,创建具有统一符号形象地融媒体矩阵,在新闻生产和视频创作中注重进行党建 IP 的宣传和展示,用融媒体意识加强党员与党建队伍的黏性。
四、结语
在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的全媒体时代,“党建+媒体”的融合发展要正视新环境、抓住新机遇。融媒体是媒体发展必经的道路,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内部推进党建与媒体融合发展更是需要不停的探索和创新,要围绕打造优质内容,把准方向盘,深化融合意识,抓住守正创新的牛鼻子,建设合作平台,演奏携手并进的大交响。承载了党建功能的融媒体作为一种重要的宣传交流形式,必将在加强新时代党的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J].求是,2019(06):4-9.
[2]李博.石油党建 APP 运营模式创新研究[J].现代传播,2020(12):45-49.
[3]王德高.能源行业融媒体中心建设路径探析[J].中国记者,2022(03):7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