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视觉技术的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检测
刘夫强
山东中瑞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山东省临沂市 276017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电网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热视觉技术的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检测方法,提高设备故障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一、热视觉技术在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中的优势
1.1 热视觉技术原理及应用特点
热视觉技术基于普朗克定律和斯蒂芬 - 玻尔兹曼定律,通过检测物体表面发出的红外辐射能量,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过信号处理和图像重建,形成物体的热图像。由于任何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向外辐射红外线,且温度越高,辐射的能量越强,因此热视觉技术能够非接触式地感知物体表面的温度分布。其应用特点显著:一是具备实时性,可快速获取设备热状态信息,及时发现异常;二是灵敏度高,能检测出微小的温度变化,精度可达 0.1°C 甚至更高;三是适用范围广,不受光照条件限制,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室内还是室外,均能有效工作;四是安全性强,无需与带电设备直接接触,避免了操作人员的触电风险,为电气设备故障检测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手段。
1.2 热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中的作用
热成像技术在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电气设备在正常运行时,各部位温度处于稳定的合理区间,而当设备出现故障,如接触不良、过载、绝缘老化等情况时,故障部位会产生额外的热量,导致局部温度升高。热成像技术能够精准捕捉这些温度异常,将设备的热状态以直观的图像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对热图像的分析,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定位故障区域,判断故障类型和严重程度。例如,在变压器故障检测中,热成像可发现绕组过热、铁芯局部过热等问题;在输电线路检测中,能及时识别线夹接触不良、绝缘子发热等隐患,为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提供可靠依据,有效避免故障的扩大和事故的发生,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1.3 热视觉技术与传统检测方法的比较
相较于传统的电气设备故障检测方法,热视觉技术展现出明显的优势。传统方法如人工巡检,主要依靠工作人员的感官和简单工具(如万用表、摇表等)进行检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受人为因素影响大,容易出现漏检、误判等情况,尤其对于一些隐蔽性故障难以发现。定期维护虽然有一定的计划性,但缺乏针对性,可能造成过度维护或维护不足的问题。而热视觉技术实现了非接触式检测,可在设备运行状态下进行,无需停电,减少了对电力供应的影响;其自动化程度高,能够快速、全面地对设备进行扫描,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并且通过对热图像的定量分析,可实现故障的精准诊断,检测结果更加客观、可靠。热视觉技术还能对设备进行长期的状态监测,形成设备的热状态变化趋势,为预测性维护提供数据支持,在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及时性和经济性方面均优于传统检测方法。
二、基于热视觉技术的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检测方法
2.1 热成像设备在变电站故障检测中的应用
热成像设备是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检测的核心工具。在实际应用中,便携式热成像仪常用于日常巡检,工作人员可手持设备对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等设备进行逐一扫描,快速获取设备的热图像,及时发现温度异常点。而在线式热成像监测系统则适用于对关键设备的长期实时监测,该系统通过固定安装的热成像摄像头,对设备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控,一旦检测到设备温度超过设定阈值,系统立即发出报警信号,并将异常信息实时传输至监控中心。此外,无人机搭载热成像仪在变电站巡检中也得到广泛应用,它能够快速覆盖大面积区域,对高处或难以到达的设备进行检测,尤其适用于大型变电站和户外变电站,有效提高了巡检效率和检测范围,实现了对变电站电气设备的全方位、立体化监测。
2.2 热图像分析技术在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热图像分析技术是实现电气设备故障准确诊断的关键环节。首先,对采集到的热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降噪、增强、校正等操作,以提高图像质量,突出温度异常区域。然后,运用图像分割技术将设备目标从背景中分离出来,便于对设备各部位的温度进行单独分析。通过计算设备不同部位的温度值、温度差以及温度分布特征参数,如热点温度、温差比值等,与设备的正常运行温度范围和历史数据进行对比,判断设备是否存在故障。同时,还可以利用模式识别技术,将热图像的特征与预先建立的故障模式库进行匹配,快速识别故障类型。例如,当发现设备某部位出现局部高温且温度分布呈现特定形状时,可判断为接触不良故障。热图像分析技术的应用,使工作人员能够从热图像中提取丰富的故障信息,为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提供了科学、准确的依据。
2.3 热视觉技术结合智能算法的故障诊断方法
热视觉技术与智能算法的结合为电气设备故障诊断带来了新的突破。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能够自动从大量的热图像数据中学习故障特征,通过对图像的多层特征提取和分析,实现对故障类型的高精度识别。将历史热图像数据及其对应的故障类型作为训练样本,对 CNN 模型进行训练,使其具备对新采集热图像进行故障诊断的能力。此外,机器学习中的支持向量机(SVM)、随机森林等算法也可应用于故障诊断。这些算法通过对设备的温度数据、运行参数等多源信息进行融合分析,建立故障诊断模型,能够更准确地判断故障的严重程度和发展趋势。例如,结合设备的负载电流、环境温度等参数,利用 SVM 算法可以更精确地预测设备故障的发生概率,为设备的维护决策提供更可靠的支持,进一步提高了电气设备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水平和准确性。
三、实际案例分析与应用效果评估
3.1 变电站电气设备实际故障案例分析
在某变电站的实际运行中,通过热成像技术成功检测出一起严重的变压器故障。巡检人员利用便携式热成像仪对变压器进行常规巡检时,发现变压器油箱表面出现局部高温区域,温度明显高于正常运行温度。经进一步分析热图像,确定高温区域位于变压器绕组部位,且温度分布呈现不规则状态。结合变压器的运行参数和历史热图像数据,判断可能是绕组存在匝间短路故障。随后,对变压器进行停电检修,经专业检测证实了热成像检测的结论,及时避免了变压器的烧毁事故,防止了更大范围的电力故障发生。另一个案例中,在线式热成像监测系统在某条输电线路的巡检中,发现某基杆塔上的绝缘子串出现异常发热现象,通过对热图像的分析,确定是部分绝缘子存在劣化问题,及时安排人员进行更换,保障了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这些案例充分体现了热视觉技术在实际故障检测中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3.2 基于热视觉技术的故障检测效果评估
通过对大量实际应用案例的统计分析,对基于热视觉技术的故障检测效果进行评估。数据显示,热视觉技术能够检测出 90% 以上的电气设备热故障,故障检测准确率高达 95% 以上,相比传统检测方法,检测效率提升了 3 - 5 倍。在故障类型识别方面,对于常见的接触不良、过载、绝缘老化等故障,热视觉技术的识别准确率均超过 90‰ 。同时,热视觉技术能够在故障早期阶段检测出温度异常,提前发现潜在隐患,使设备的预防性维护成为可能,有效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和维修成本。此外,通过对设备热状态的长期监测和分析,还可以优化设备的运行维护策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实践证明,热视觉技术在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结语
基于热视觉技术的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有助于提高设备故障检测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该技术凭借独特的原理和优势,在电气设备故障检测中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通过与先进的图像分析技术和智能算法相结合,不断提升故障诊断的智能化水平。实际案例和应用效果评估充分证明了热视觉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热视觉技术将在电力行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运维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推动电力行业的技术进步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明, 王红.(2023).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变电站电气设备故障检测研究."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15(2),67-79.
[2]张洋, 杨芳.(2024). "热视觉技术在变电站设备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21(4),11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