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应用与策略研究

作者

张伯炎 王景异

郑州市园林绿化发展中心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动了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人口的高度集聚,然而,这一进程也带来了诸多环境问题,如空气污染、热岛效应、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园林绿化作为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推动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其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精神风貌和文明程度。推动乡土植物在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能够强化园林绿化效果,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1]。

谢始群[2]通过系统介绍植物嫁接技术基本原理与传统方法,分析嫁接技术创新领域,实证分析创新嫁接技术在城市园林绿化项目中的具体应用案例,对其效果进行科学评估。逯朋等[3]论述了垂直绿化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策略,旨在进一步拓展城市绿化空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祝新华等[4]论述了城市园林绿化中大树移植与养护技术,供园林绿化工作者参考。城市园林绿化中,为保证合欢大树移栽质量,提高移栽成活率,必须做好移栽前树体处理工作,确定适宜的移栽时间,保证树木起挖、装运、树穴开挖、栽植规范有序[5]。李姣姣[6]探讨城市园林绿化实践中的乔木栽植及其养护管理要点,以期为城市园林绿化提供科学根据。

风景园林绿化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品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应用与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1.1 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风景园林绿化中的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能够有效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同时,植物的枝叶可以阻滞空气中的尘埃,减少有害物质对居民健康的危害。此外,园林绿地还可以调节城市气候,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改善城市的光照和噪声环境。

1.2 美化城市景观

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丰富,通过合理的配置和设计,可以营造出美丽的城市景观。不同的植物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景观效果,使城市四季有景可观,丰富了城市的视觉体验。例如,春季的繁花似锦、夏季的绿树成荫、秋季的五彩斑斓、冬季的苍松翠柏,都为城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1.3 提供休闲娱乐空间

风景园林绿化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放松身心的场所。公园、广场、绿地等园林空间是居民休闲娱乐、健身锻炼、社交活动的重要场所,有助于缓解居民的生活压力,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4 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

园林绿地中的植物群落为鸟类、昆虫等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有助于保护城市的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丰富不仅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还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如授粉、传种、害虫控制等。

2 当前风景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

2.1 规划不合理

一些城市在风景园林绿化规划中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没有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特点,导致绿地布局不合理,与城市功能分区不协调。例如,部分城市存在绿化用地被挪作他用、绿地被建筑物侵占等现象,影响了城市绿地的整体效益。

2.2 生态性不足

在风景园林绿化建设中,往往过于注重景观效果,而忽视了生态功能的发挥。一些园林设计采用大面积的草坪和单一树种,导致植物群落结构简单,生态稳定性差,难以发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等生态功能。

2.3 养护管理粗放

风景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园林植物的生长和景观效果。目前,部分城市存在养护资金不足、养护技术落后、养护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导致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不及时、修剪造型不合理、施肥浇水不科学等现象,影响了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

2.4 公众参与度低

风景园林绿化是城市公共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广大市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然而,目前公众对风景园林绿化的认识和参与度较低,缺乏爱护园林绿地的意识和责任感。一些市民随意践踏草坪、攀折花木、破坏园林设施,给园林绿地的管理和维护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3 风景园林绿化应用案例分析

上海世纪公园是一座大型城市生态公园,占地面积 140.3 公顷。公园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了生态、景观和功能的协调统一,采用了自然式与规则式相结合的布局手法,营造出了丰富多样的景观空间。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乔木、灌木和花卉,形成了多层次的植物群落,具有良好的生态功能,如图 1 所示,公园还设置了众多的休闲娱乐设施,如儿童游乐区、健身步道、观景台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上海世纪公园的成功经验表明,在城市风景园林绿化中,应注重生态、景观和功能的有机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绿地空间,。

图1 上海世纪公园

4 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应用策略

4.1 因地制宜规划

在城市风景园林绿化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气候特点、历史文化等因素,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例如,在干旱地区应选择耐旱、节水型的植物品种,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在历史文化名城应注重保护和传承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将园林景观与历史文化元素相结合。同时,应合理布局城市绿地,构建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提高城市绿地的连通性和可达性。

4.2 强化生态功能

在风景园林绿化建设中,应注重生态功能的发挥,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模式,增加植物群落的层次和多样性。同时,应选择具有生态功能的植物品种,如吸收有害气体、吸附粉尘、降噪隔音等植物,提高园林绿地的生态效益。此外,还应加强园林绿地的生态保护和修复,保护和恢复城市的自然生态系统。

4.3 提升养护管理水平

加大对风景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投入,提高养护管理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制度和标准,加强对养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采用先进的养护技术和设备,如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智能灌溉系统等,提高养护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4.4 推动公众参与

加强对风景园林绿化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园林绿化的认识和参与度。通过开展植树节、爱绿护绿志愿者活动等形式,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管理。同时,应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让公众参与到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全过程,实现园林绿化的共建共享。

5 结语

风景园林绿化在城市化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美化城市景观、提供休闲娱乐空间、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风景园林绿化存在规划不合理、生态性不足、养护管理粗放、公众参与度低等问题。通过国内外案例研究,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的经验和做法,采取因地制宜规划、强化生态功能、提升养护管理水平、推动公众参与等策略,促进风景园林绿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应进一步加强对风景园林绿化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创新和完善风景园林绿化的建设和管理模式,为城市居民创造更加优美、舒适、宜居的城市环境。

参考文献:

[1]唐志.乡土植物在城市建成区园林绿化中的应用[J].居舍,2025,(10):149-152.

[2]谢始群.植物嫁接技术创新及在城市园林绿化中的应用研究[J].森林防火,2025,43(01):128-132.

[3]逯朋,赵世萍,万平平.垂直绿化在城市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25,48(06):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