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高数控专业学生操作能力的探索
储开滚
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高淳 211300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数控技术作为其核心技术,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工业等众多领域。数控专业学生操作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未来就业竞争力以及企业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然而,目前数控专业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培养仍存在诸多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难以迅速适应企业实际生产要求。因此,探索有效提高数控专业学生操作能力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数控技能教学现状
1、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数控类专业的部分课程设置存在教学内容陈旧、学生所学的专业技能与企业实际工作要求存在差距等问题,实训内容与企业实际生产的符合度偏低,实习实训中使用的刀具、材料乃至机床还是为教学专用的。这种实训虽然经济、安全,但同时也使学生对企业生产的理解产生误解,给学生造成只追求形状,不注意质量,忽视装夹、找正、切削用量选择等的坏习惯。教学的内容相对滞后于现代企业运营的软件,如 CAD/CAM 当前企业主要采用 CAXA、UG、PROE 以及 MASTERCAM 等软件,我们却很少使用。
2.实践教师的综合能力相对较差
实训教学是学生学习实践操作的重要方式,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需要大量的数控技能型人才,而师资建设却跟不上发展的要求,缺少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相适应的专业师资,能够承担数控教学工作的“双师型”专业教师严重不足,这就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3.教学内容不合理
数控专业更多的是需要有好的实践操作能力的人,充实的理论知识能够让学生在面对设备更新迭代时有一个更好的适应能力。但很多职业院校的教材内容比较落后,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脱轨,而教学内容安排的欠缺,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又缺乏有效的结合和掌握。数控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技术,没有通过实践体验是很难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加上实训经费和实训场地等条件的限制,每个学生独立动手实践操作的机会很少,达不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
二、提高学生操作能力的有效策略
数控专业需要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有充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专业的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在工作岗位中更好地成长。
1、通过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
学校资源是有限的,学生真正实践操作的时间并不多。针对这一问题,学校可以通过与当地的企业合作,选择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定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学生在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能够接触到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理念,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岗位需求,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素养,同时也为企业培养了需要的人才。
2、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
“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数控专业教育质量、培育契合产业发展需求人才的关键举措。应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生产项目和技术研发,了解企业的最新技术和发展动态,积累实践经验。教师在企业实践期间,可以将实际生产案例带回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其次,要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专业技能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来校讲学,更新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中职学校还可以充分调动数控专业的教师参与相应的数控比赛,从而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3、加强数控技术实训基地的建设
强化数控实训基地建设,是培育高素质数控技术人才的必经之路。应持续加大资金与资源投入,及时更新先进、智能的数控设备,优化基地的空间布局与功能分区,营造高效实训环境。积极深化校企合作,将企业的实际生产项目、技术标准和管理模式引入实训基地,让学生接触前沿技术与真实生产场景。此外,完善实训基地的管理制度,规范实训流程与考核标准,为学生搭建一个功能齐全、贴合产业需求的优质实训平台。
4、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更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新模式
为契合企业不断变化的需求,持续深化教学改革、探索全新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要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精准把握企业用人标准与岗位技能要求,以此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让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紧密贴合。教学方法上要大胆创新,摒弃传统单一模式,引入项目驱动、案例教学等多元化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与实践的积极性,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开展订单式培养。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熟悉工作流程,在真实工作场景中积累经验、提升技能,从而培养出适应企业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数控技术人才。
三、结论
提高数控专业学生操作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实践教学体系、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和评价体系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全面深入的改革。通过不断探索和实践,构建适应企业需求的实践教学体系,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师资队伍实践能力,完善评价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培养出更多适应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高素质数控技能人才,为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1]曹永.三教改革背景下“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课程教学实践探索[J].
《教师》, 2022.
[2]宋文学.加强数控技术应用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路[J].西安航空技术高
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
[3]叶河源.提高学生数控车床实际操作能力的探索[J].漳州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2006.
[4]李培英.以赛促学,提高中职生数控操作能力[J].《职业》,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