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财务管理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学习成效分析

作者

马楠茜

阜阳师范大学 安徽省阜阳市 236000

一、财务管理混合式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在财务管理混合式教学中,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需精心设计,以便既能充分利用在线学习资源,又能确保课堂教学的高效性。首先,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核心概念,如财务报表分析、资金管理、预算编制等,可以通过在线平台提供视频课程、课件和辅助材料,确保学生在课外能够系统学习。这些内容属于理论性的基础知识,适合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同时,课堂上则可以着重讲解应用性的内容,如案例分析、实际操作以及财务决策等,通过小组讨论和模拟实操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内容的安排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基础到进阶,逐步引导学生掌握财务管理的核心技能。

(二)教学平台的选择与应用

教学平台的选择与应用是混合式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平台应具备良好的互动性和内容管理功能,以支持多样化的学习形式。现代在线学习平台,如Moodle、Blackboard 或自建平台,可以提供视频课程、在线测验、学习论坛等多种功能。平台上不仅能展示课件和讲义,还能上传学习资源,如案例分析、财务模拟软件等,帮助学生进行深入的学习。为了提升学习的互动性,平台还应支持在线讨论、答疑、作业提交和小组合作等功能,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及时获得反馈与支持。平台还需要提供数据分析功能,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查看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成绩,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1]。

(三)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结合

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的结合是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在线学习可以有效地将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延伸,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知识。课外的在线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还能为课堂讨论和实践环节奠定基础。在课堂上,教师应根据在线学习的反馈信息,针对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进行讲解和讨论,深化学生对财务管理理论的理解。在课堂上进行的财务案例分析、团队合作及模拟决策等活动,将学生从理论学习引导到实际操作,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线上与线下的结合,学生不仅能获得理论知识,还能在实际情境中应用这些知识,提升其综合能力。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机制

教学评价和反馈机制是保证混合式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形成性评价可以通过在线测验、讨论参与情况、小组合作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及时反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展情况。课堂上,教师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活动,观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从而进行即时评价。总结性评价则通过期末考试、作业提交和项目报告等方式对学生的整体学习成果进行评估。此外,教师还应注重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定期进行学习效果调查和满意度调查,以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平台的评价,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二、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

(一)教学实施流程与安排

在财务管理混合式教学中,合理设计教学流程对于提升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整体流程围绕“课前预习—课堂讲解—课后深化”三大环节展开,结合线上线下各自优势,形成有效的教学闭环。

课前阶段,学生通过线上平台自主学习教师提供的微课视频、阅读材料及案例分析,提前了解基础理论与核心概念。为了增强学习效果,课前学习设置了导学指引及自测题,帮助学生检验预习成果。

课堂阶段,线下授课以问题导向、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为主,强化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与应用。教师依据学生课前学习数据,有针对性地调整课堂内容,聚焦易错点和共性问题[2]。

课后阶段,安排线上巩固练习、反思日志撰写及拓展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财务管理知识。同时,通过线上答疑区及时回应学生的疑惑,实现教学延续。

教学实施周期一般以周为单位,形成每周“预习—讨论—巩固”小循环,以月

度为单元进行阶段性总结与评估,确保学生知识体系持续深化与能力逐步提升。

(二)教学平台与技术支持

平台主要功能包括课件上传、微课推送、在线测试、讨论区、作业布置与提交、学习进度监控等,能够支持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动态跟踪与数据分析。课堂中结合实时投票、弹幕互动、即时问答等功能,提升学生参与感,增强教学互动性。

在技术支持方面,建立了稳定的网络环境和完备的硬件设备,确保线上教学资源流畅访问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同时配备专职信息化助教,负责平台维护、技术培训与突发问题处理,为教师与学生提供及时的技术服务,降低技术障碍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三)学习支持服务体系建设

为保障混合式教学的有效实施,构建系统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至关重要。服务体系涵盖学业指导、心理支持、学术资源保障及个性化学习辅导等方面,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网络。

在学业指导方面,设立学习导师制度,每位学生配备导师,定期开展学习指导与进度督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通过线上学业咨询平台,学生可随时咨询课程相关问题,获取个性化建议。

学术资源保障方面,建立丰富的线上学习资源库,包括电子教材、经典案例库、财务分析工具演示等,方便学生自主查阅与扩展学习。心理支持方面,开设专题讲座与辅导活动,关注学生在混合式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压力与困惑,提升学习适应性与心理韧性。此外,通过智能推送技术,根据学生学习数据与兴趣偏好,推荐个性化学习内容与拓展资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动力,提升学习效率。

(四)师生互动与学习社区建设

有效的师生互动与学习社区建设是混合式教学成功的关键因素。在教学设计中,注重构建多渠道、多形式的互动机制,打造积极、开放的学习共同体。

线下课堂注重小组合作学习与项目式教学,安排角色扮演、模拟经营、案例研讨等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与深度交流。教师在课堂中不再只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引导者与合作者,积极参与到学生讨论与项目指导中[3]。

在线上部分,设立专门的讨论区与答疑版块,鼓励学生围绕课程主题提出问题、分享观点、互评作业,形成学习共同体氛围。定期开展线上直播答疑、主题研讨会与嘉宾讲座,扩大学习的广度与深度,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学习社区管理上,推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设立学习小组与小组长,组织线上线下结合的学习活动,如读书分享、案例竞赛、知识挑战赛等,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与归属感。教师则通过动态观察与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学习薄弱环节与学生需求,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实现个性化引导与精准支持。

参考文献:

[1]闫博,李俊静.混合式教学模式在经管实验实训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9,(9):162-165.

[2]孟祥丽,荣红霞,张薇.基于 OBE 理念的财务管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的方法[J].时代教育,2025,(6).

课题:信息工程学院人才项目:绿色治理视角下环境信息披露、投资者关注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2023xgrcxmz02);

信息工程学院人才项目:迈向可持续发展:数字化转型对企业ESG 绩效的影响研究(2023xgrcxmy01);

信息工程学院质量工程项目:新文科背景下“BOPPPS + PAD”混合式新型智慧教学研究模式—以财务管理课程为例(2023XGJYZD01);

阜阳市社科规划课题:农村数字经济基础建设与农业绿色发展耦合协调分析—以阜阳市为例(FSK2024006);

高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股票发行注册制下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的实践路径研究(gxyq2021078)。

马楠茜 女 1995.01 汉族 安徽省阜阳 研究生 讲师 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