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大单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路径

作者

肖琦

牡丹江市穆棱市实验小学 黑龙江牡丹江 157500

引言 大单元教学具有的系统性、整体性、综合性等特征,可以有效地推动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将“教学评”的思想引入到大单元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科教学的整合,建立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为中心的课堂教育模式,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一、大单元与教学评一致性概述

大单元着重于以教科书为基础,通过多种途径对能够对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的课程进行综合,以教学情景和目的为基础,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安排和制定,对教学活动进行优化,对课堂的教学活动进行统筹安排,对课堂进行全面的教学和评估,每个教学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为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优质的教育。 “教学评一致性”贯彻到小学语文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为教学活动的执行与评估奠定了理论依据,确保教学任务的完整性,提升整个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教学评估中,“教”是指老师教,“学”是指学生学,“评”是指对过程的评估,“一致性”是指教、学和评的目的要统一,也就是老师要清楚地知道学生所要实现的期望目的,对教育的导向进行适当的安排和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学习目的,同时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评估和反馈,尽可能地将课堂的各个环节进行有机地连接起来,从而确保了整个教育的目的能够得到充分地实现。

二、大单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的价值

(一)优化整体课堂教学设计

在“大单元”中建设“教与学”一体化的课堂,需要老师们持续地更新和完善教学设计,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革新。要进行多种形式的调查,让学生有时间进行实践操作,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此来积极地构建知识,营造合作沟通的气氛,通过小组合作,师生互动等多种学习方法,使学生在互动中得到个性发展。

(二)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新课标要求贯彻“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其认识规律。在大单元的环境下,建立“教学评价一致性”的课堂,老师要站在学校的立场上,从学生的认知特征、已有的经验以及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来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尽可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也符合学生的生活实践。在课堂上,要通过设计有趣的问题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大单元和教学评价的一体化设计,建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并且从整个单元的视角来对知识的结构进行了最优的调整。

三、大单元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构建路径

(一)以单元为核心,制订总体目标

在大单元视野中,根据整个单元的内容,对教学重点和困难进行顺序的整理。对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和提取,制定大单元的总体教学目标,确立完整的教学大纲。以部编版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为例。本单元中的《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几篇课文均以童年生活为主要内容,对其进行了阅读教学和表现教学元素进行了发掘,将单元的人文话题和教学元素进行了整合,该单元的重点在于指导同学们去发掘作者在自己的童年生活中所描写的人物,学生的特征又是怎样在日常的琐事中表现出真、善、美的,在掌握了学习方式之后,可以试着去描写周围具有特色的人物。

在这个指导思想指导下,老师们可以设定单元的大话题:进入五彩缤纷的童年,感受美好的事物,并且以“走进与领悟”作为自己的教学路线,以此为核心,来设定本单元的大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文章,将语境与人生经历相结合,对难以理解的语句进行了解。(2)阅读文章,找出有关角色描述的句子,从角色的语言、行为中感受角色的特征。(3)学会描写人与事,从周围的人入手,可以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表现出他的真、善、美。在大目标的引导下,同学们去探索本单元的学习路线,通过对文本的学习,体会到自己的童年时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对自己的童年生活有多么的喜爱,对角色的特征和性格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让学生对美好和美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积累自己的语言和表现经验。

(二)着眼课时内容,细化教学目标

由于大单元是由几个学时组成的整体,因此,要实现大单元的教学就必须建立在一定的时间基础上。每个单元中的每一节课都是紧密联系的,层层递进的,因此,老师们需要把课时的教育当作是完成大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把总目标分解成相应于每节课的小目标,保证每节课的内容的指导方针和方式是合理的,同时也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综合,进而促进学生的素养和能力的发展。

(三)关联现实生活,情境拨动思维

在面向小学教学的时候,老师们应该将生命的教育观念,引入到学生的实际经验之中,创造人生情景,让学生的数学思考得到最大程度地激发,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以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这一节的文本主要是关于动物的,老师应该把它与现实的生活相结合,创造一个以“我的动物朋友”作为话题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从人生的视角出发,把自己所知道的各类动物都说出来,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和文本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加深对作者在文中描述动物特征的方式的认识,并对作者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进行剖析,从而达到深层的学习。

(四)遵循目标导向,合理安排任务

任务是大单元的核心内容,而任务成果则是“评”的依据。老师应该把学习任务当作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一个主要媒介,它与单元背景相结合,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并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来设计适合于发展素养的学习任务,充实大单元的教育系统,使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提升,从而使“学”的品质得到提升。

以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为例。根据单元总目标,设计阶段的任务,帮助同学们对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地学习。在课文的朗读过程中,老师要求学生从《我的朋友容容》《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中的角色性格特征进行归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问题”教学,指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写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根据这个单元特征,老师给学生们布置作文任务,让学生们对单元课文中体现角色特征的方式进行交流和梳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创作中去。尽可能地对自己所熟知的一个人进行描述,并将其特征表达出来,提升语言应用水平。

(五)关注教学过程,科学实施评价

评估应该在整个课堂上进行,真正地体现出学生的成绩,并将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如实地反馈,这样,老师们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助辅导了,突出了评估的促学和助教的作用。在教学中,合理地选取参考物,加强评估的效力,运用好的评估手段,使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得到发展。

四、结束语

总之,在大单元环境中,建立教学评估的统一的课堂,将对教学、学习和评估三个方面进行全面的关注,真正地提升课程教学的品质,通过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让整个课堂的构建变得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王素耿.大单元视域下的小学语文教学[N].科学导报,2023-10-31(B04).

[2]徐珏青.大单元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J].新课程研究,2023,(28):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