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作者

尤永瑞

沭阳县正德中学 223600

引言

在素质教育背景之下,探究性学习模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主要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运用引导以及协调的方式,促使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并且展开相应的思考活动,使得学生在合作以及互动的过程当中有效应对数学学科问题,持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发展数学能力与素养。

一、探究性学习概述

在高中数学课堂上,学生为了提升获取知识的有效性水平,就不可以单纯地依赖教师的知识讲解,需要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展开独立思考以及分析活动。因此,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就显得十分关键,其能够促使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可以对自身的不足之处形成清晰认知,同时可以做到主动发现并解决问题。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重点关注学生在数学探究活动当中的主观能动性,并且积极地做出学习引导,促使学生带着更为饱满的热情开展学习活动,感知到数学学科的魅力以及价值[1]。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策略

1.设置探究性学习问题

在高中数学教师实施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材是其参考的重要依据之一,高中数学课堂之上,教师需要有效研读教材内容,结合教材对探究性问题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为了提升提活动的有效性水平,需要教师把教材当中的内容视作根本,在教材当中挖掘疑难问题点以及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对其进行有效的加工以及合理改造,达到优化课程问题设计环节的效果。与此同时,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剞劂,进而掌握相应数学学科知识与技能,并且可以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应用数学方法。当然,数学教师所抛出的问题也需要对教材难点内容进行考量,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解读重难点知识。例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解“圆锥曲线与方程”当中的“双曲线及相对应的方程”板块时,可以先对椭圆方面的知识予以回顾,向学生们展示椭圆与双曲线知识的相似之处,之后抛出问题,若是将定义内容中的“和”变为“差”,其相应的图形轨迹会发生什么变化?此轨迹又被叫做什么名称呢?数学教师运用抛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进行沟通与交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媒体课件对双曲线对应的方程及其轨迹予以展示,从而促使学生对双曲线性质产生探究与学习的兴趣,进而深化学生对数学学科知识的解读。

2.落实探究性学习任务

事实上,高中数学知识整体的逻辑性与抽象性特征相对明显,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时常会遇到似懂非懂的状况,在数学题目稍微出现变化时,便无法有效地解决数学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学生长期受到固化教学模式的影响,在知识学习方面,举一反三的能力相对弱化。对此,作为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增添一些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的教学内容,学生在此种学习模式之下一方面可以对相关数学知识形成深刻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举一反三的行为意识,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高中数学教与学良性循环体系的构建[2]。例如,当教师为学生们讲解“立体几何”知识之前,教师可以对如下教学过程进行设计:先安排班级学生借助小组合作的方式对课程知识内容进行预习,对立体几何板块当中点线面所存在的空间位置关系进行初步了解,有效汇总在预习过程中所遇到的不理解的知识,在实践课堂上,结合教师的讲解,学生针对性解决预习过程中的问题。此种预习方式不仅可以促使学生更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夯实学习成效。在有效预习的基础上,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在课堂上引入一些探究性的学习任务,例如,教师在为学生们讲述“棱台与圆台”知识的过程中,可以安排这样的探究任务:假设圆台或者棱台的上底面积为 S1、下底面积为 S2,高为 H,结合所学习的数学知识,探究台体体积的计算公式,若是 S1 与 S2相同或者 S1=0 ,台体相应的体积公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利用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圆台与棱台知识,也能够提升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让学生在互相借鉴与探讨的过程中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知识,也可以将抽象性的数学学科知识转变为具象化的内容,为学生解题思路的明晰提供支持。

3.优化教学过程评价

客观合理的教学评价工作能够起到驱动以及激励的作用与价值,在对学生探究性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应用科学有效的评价方法,落实师评、互评以及生评的评价机制。同时,在教师进行评价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关注激励策略的落实,例如对于探究性学习效率相对地下的学生,教师不可以对其进行批评,需要明确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舞曲以及问题,同时提出针对性的改善建议,从而实现有效激励学生开展正向学习活动的效果[3]。在指引学生展开自我评价活动的过程中,可以结合自身设计的学习计划进行针对性的自我评价活动,同时,学生自评活动需要充分体现在预习、练习、复习等不同的学习板块当中,使得学生对自身的学习情况形成清晰的认知,进而对自身的学习计划进行合理优化。在进行学生互评活动时,需要以学生学习小组作为基本单位,引导小组成员互相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并且在未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保持共同发展与成长的活力,为探究性学习成效的夯实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知识学习过程相对漫长,在新的教育背景之下,高中数学学科教师需要优化教学模式,积极地引入探究性学习方法,关注学生学习实况,更加重视学生学习以及实践能力的形成,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索以及独立思考活动,在合作与讨论的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在对新知识予以吸收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对旧知识的解读,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李利.试论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智力,2020(35):121-122.

[2]孔樊文联.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20(4):163-164.

[3]蔡娇如.浅析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J].高考,2020(36):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