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山东省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路径研究

作者

陈涛 杨远新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当前我国正在加快构建国内大循环体系,旨在进一步提升商贸流通的质量,激发消费的潜力,在此背景下,物流问题已成为供应链、产业链发展过程中的核心问题[1]。长期以来,得益于人口规模、经济发展、产业齐全等因素的影响,创造了大量的物流需求,推动了我国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潜在的问题,例如我国物流产业规模虽然较大,但全社会物流总成本仍位居高位,具体到商贸物流环节,特别是当前多式联运体系不完善,跨运输方式、跨作业环节衔接转换效率较低,载运单元标准化程度不高,全链条运行效率低、成本高。因此,我们需要利用标准化的思维打通商贸流通过程中“堵点”,实现高质量内循环的要求。

二、山东省商贸物流标准化的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积极开展商贸物流标准化工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导、以点带面、由易到难”的原则,发挥行业企业的主导作用,以物流载具标准化应用作为工作重点,促进省内物流企业作业和管理模式的改造升级,商贸物流标准化水平明显提高,但与国内其他省份相比,呈现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1.企业标准化意识不强。

近年来,虽然通过多项相关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标准化的重要性,但是部分商贸流通企业普遍存在实施物流标准化建设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甚至有些企业对当前的物流标准一无所知。因此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围绕物流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存在相关设备选型、基础设施建设盲目不科学的现象,进一步制约了企业后期实施物流标准化的难度。

2.物流设施设备标准不统一。

长期以来,许多商贸流通企业依据自身经营的商品属性,自行购置或生产制造了大量非标准的物流设施设备,这些设施设备往往与企业外部相关设施设备的尺寸、性能等参数不相匹配。以托盘为例,目前中国市场托盘尺寸标准不一、材质不一,与托盘配套衔接使用的仓库、货架、运输车辆等设施设备指标也规格不同,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贸流通的效率。

3.企业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

标准化与信息化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高水平标准化的实施需要依靠高度的信息化建设,

当前,许多企业都建有属于自己的商品信息数据库,但数据库的字段、类型和长度都不一致,不同企业之间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严重阻碍了作为物流管理基础的信息交换,造成大量的时间、人力浪费和无效劳动。

4.商贸物流标准化人才缺乏。

当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设置,基本上是依据学科门类,并非按照社会职业岗位。因此导致开设标准化专业的学校相对较少,绝大多数的商贸企业也很难与高校建立联合培养标准化专业人才的机制,也很难从其他地区引进相关的标准化人才,从而导致缺少专业人才的集聚效应。

三、实施商贸物流标准化的思考

商贸物流标准化实施的核心目的是加速商品的流通速度,提高物流的效率。在此前提下,尽可能多的降低物流成本,减少货损货差,在服务与成本二者之间寻求最佳平衡点。从作业层面看,要提高商贸物流效率主要聚焦仓储、运输、配送这几个环节,确保商品能够实现快速流转,标准的载具及其装备,能够减少上下节点之间不必要的停滞,同时便于实现规模化的作业[2]。从供应链层面看,从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之间建立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相互协调,能够共同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标准规范,确保操作能够准确进行。通过“硬性设施 + 软性规范”的有效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商贸物流标准化的水平。

四、山东省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路径策略

1.打造标准托盘循序共用系统。

鼓励企业购置或租赁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 1200mmX1000mm 托盘,及时更新替代过去非标准托盘,积极发展社会化的第三方托盘专业运营企业,提升标准化托盘的社会使用率[3]。通过建立托盘循环共用联盟等行业组织,加速标准托盘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循环使用,以标准托盘为牵引,带动运输、配送、仓储环节车辆等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建设。

2.鼓励行业企业深度开展标准制修订。

发挥标准引领示范作用,引导产业链、供应链链主企业牵头制修订商贸流通领域标准,特别是处于核心业务环节的关键操作规范,打造商贸物流标准体系,通过积极开展标准宣贯,加强企业不同岗位人员标准知识培训,带动更多企业实现规范化运营。

3.推动商贸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

完善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托盘标识与商品标识的关联应用,实现商贸物流数据信息的实时采集,将待运输的商品数据信息与托盘编码标识相结合,以商贸供应链为依托,上下游企业间在信息数据方面实现高效共享,通过运输车辆、物流载具等移动设施设备追溯信息跟踪,并上传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智慧物流在山东的发展。

4.完善标准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鼓励高校开设标准化相关专业,推动校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成立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产学研同频共振,推动解决商贸物流标准化的痛点问题,探索商贸物流标准化实施的新模式、新方法,通过建设“校中厂”“厂中校”,将企业标准化实施的真实案例引入高校课程,增加人才培养的产业适应性。

五、结语

在当前促销费、扩内需的背景下,商贸物流标准化的建设实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不仅可以为全社会节约物流成本,同时能够提升区域经济发展的质量。探究标准化实施的本质,商贸物流标准化的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既涉及装备设施又涉及标准规范,因此需要政府、行业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协同合作,共同推动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由点及面全面实施。

参考文献:

[1]郑广远,申娜娜.智慧商贸物流标准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质量与标准导报,2022,(05):82-85.

[2]董弋萱,肖军,吴建烈,等.基于高质量发展的云南省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研究[J].质量与市场,2024,(05):6-8.

[3]高峰,高蕾红.临沂市商贸物流标准化建设思考与建议[J].中国标准化,2017,(22):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