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路径与建议探索
李祥林 张馨怡
中海福陆重工有限公司 珠海市平沙镇 519055
引言:油气产业,是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往保障者国家能源安全。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形成涵盖勘探、开发、储运、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然而,目前油气资源逐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加剧,促使油气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在该时代背景下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是必然选择,也是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做好油气与新能源的融合发展,油气产业利用新能源技术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新能源产业借助油气产业的基础设施和市场渠道,实现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进而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和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我国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1.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意义
1.1 能够促进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在油气和新能源融合发展中,新能源可以为能源结构调整提供支撑,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并且,在能源转型加速背景下,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构建新型能源体系的必然选择,可以促进能源体系向着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方向发展[1]。
1.2 有助于油气产业发展
油气产业在勘探、开采、加工等环节中需要大量能源,而应用新能源技术,可以降低油气产业的整体能耗。例如,使用智能化勘探技术、提升油气田数字化水平等,能够提升油气勘探开发效率、减少无效作业。并且,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为油气开采提供电力,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化石能源消耗,进而减少油气产业的环境影响。此外,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不断提升,新能源未来市场发展空间良好,油气企业通过融合发展新能源,可以拓展新的市场领域,降低对单一能源的依赖,提升市场抗风险能力。
1.3 有助于新能源产业发展
新能源产业,可以借助油气产业的基础设施、市场渠道,实现快速发展和规模化应用。例如,油气企业拥有自备电厂、底下储气库、天然气管道等基础设施,能够开展储能调峰、气风光发电、管道掺氢等业务,可以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便利。并且,推动油气企业和新能源其业务合作,共同对新能源技术进行研发,整合双方技术与资源优势,加快新能源技术的进步与创新,可以实现产业升级。
2.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建议
2.1 加快油气田生产用能清洁替代
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中,需要加快油气田生产用能清洁替代。第一,风能、太阳能规模化应用。利用风能,进行油气田的次级功能和电力供应,如建设风电场,为钻井平台、输油泵站等设施,提供电力支持。利用太阳能光伏系统,铺设在油气田闲置土地或设施顶部,实现自给自足的电力供应,降低对传统电网依赖,减少碳排放。第二,地热和氢能协同创新。在靠近地热资源丰富的区域,可以结合油气田开发技术提取地热能,用于油井加热、生产生活供暖等场景,降低化石能源消耗[2]。还需要突破地热发电效率低、成本高的技术瓶颈,通过政策引导、技术公关,实现规模化应用。此外,利用油气田现有基础设施,对绿氢生产和储运进行探索,如利用电解水制氢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制氢。
2.2 推动老油田转型发展
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中,需要注重推动老油田转型发展。第一,传统油田新能源改造。利用油田闲置土地,对小型风电场或光伏电站进行建设,为生产运营提供绿电支持,降低对传统火电的依赖。例如,通过自备电厂、管道等基础设施布局气风光发电项目,且探索储能调峰技术;还可以利用太阳能,为偏远油田提供持续性电力,减少能源传输损耗。此外,在具备地热资源的老油田,可以对地热供暖和发电项目进行开发。并推广区域能源协同,地热能和油气开采伴生资源结合,如采出水,可以提升资源利用率。第二,三次采油技术结合绿电。三次采油技术依赖于高能耗设备,通过绿电替代,能够降低碳排放,如以电气化为目标的油气生产流程再造工程,推动油气生产流程低碳化。并且,可以结合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动态调节绿电和电网的配比,平衡间歇性新能源供电和三次采油连续用能需求。例如,通过数字化工程,构建综合能源管控平台,提升绿电消纳效率。第三,资源综合利用。利用油气田伴生天然气或绿电制氢,建设燃料电池供氢中心,布局氢能交通和炼化应用。还可以把捕集的二氧化碳,用于驱油,进而实现碳减排和增油[3]。此外,需要注重多能互补和产业链延伸,探索油气 + 风电 + 储能模式,构建综合能源供应系统;还可以应用生物质燃料、余热发电等技术,进一步挖掘资源潜力。
2.3 利用产业优势推动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
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中,需要注重利用产业优势推动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第一,基础设施复用。利用油气田现有电网系统,对新能源进行接入。例如,通过储能电站,实现新能源电力接入,通过磷酸铁锂电磁和虚拟同步机技术平抑电网波动。并且,油气企业可以复用输油管道、储气库等设施,配套建设氢能或生物燃料运输网络。同时可以在油气田内铺设太阳能光伏板、建设风电场,直接利用闲置土地资源,实现电力自给。第二,技术协同创新。在油气开采环节中利用新能源技术,如利用地热能替代传统锅炉供热,或者是利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实现碳捕集和封存;还可以推广电动钻机、新能源重卡等设备,结合风光发电,降低生产环节的化石能源消耗。此外,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油气和新能源数据进行整合,构建智能调度平台,优化能源分配,例如利用AI预测风光发电波动,且调节燃气机组出力。第三,市场需求驱动。油气企业可以转向化工原料、天然气等领域,且布局氢能、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市场;结合新能源汽车、LNG重卡等新兴市场需求,开发充电桩、加氢站等综合能源服务站,进而实现油气和新能源业务互补。同时可以创建油气和新能源协同开发的标准体系,优化用地审批和项目管理机制。例如,利用政策融合,降低审批环节的非技术成本,推动项目同步规划、建设、投产。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注重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是非常必要的,不仅能够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还能够促进能源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实现“双碳”目标。现阶段,由于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油气与新能源融合还面临着一些挑战,严重影响到了融合发展效果。想要有效改善这一现状,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意识到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意义,且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科学有效手段,加快油气田生产用能清洁替代,推动老油田转型发展,利用产业优势推动新能源业务协同发展,促进油气和新能源深度融合发展,进而实现能源转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孔令峰,杜建林,孔梓拯,徐加放.系统推进油气煤与新能源协同融合发展促进新型能源体系建设[J].国际石油经济,2025,33(02):11-24.
[2]孙丹阳.大力推动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双碳”背景下油气行业发展策略与路径探析[J].节能与环保,2024,(11):29-36.
[3]孙丹阳.“双碳”目标下油气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模式、路径与策略[J].天然气技术与经济,2024,18(05):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