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自然游戏场的课程化建构策略分析
唐佩云
扬州市江都区大桥中心幼儿园
引言:现如今,人们愈发认识到幼儿亲近自然的重要性,其不仅能够激发幼儿探索欲,提升观察力、创造力,更让幼儿在与自然互动中,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态平衡,为健全人格塑造奠定基础。然而,在实践层面,尽管当下幼儿园户外自然场在硬件设施上有一定进展,但在实际运用中,却未得到有效利用,多数户外自然游戏活动缺乏系统性、规划性,未与幼儿园课程深入融合,使得游戏场仅作为幼儿户外活动场所,而非课程资源有机组成部分,失去应有的自然教育价值。因此,如何将其从单纯的游戏场地转变为富有教育内涵的课程载体,已然成为亟须解决的重要议题。
一、幼儿园户外自然游戏场的课程化建构的重要性
一方面,从幼儿个体发展角度来看,幼儿园户外自然游戏场的课程化建构可为幼儿打造一个系统、科学的自然学习环境,可从课程视角进行一系列学习,而不再是无目的地玩耍。比如幼儿可真切触摸不同质地的自然材料,聆听自然中各种声音,在课程化引领下,全身心投入自然环境学习中,既能够锻炼丰富幼儿认知,又可在探索、交流中提升综合能力,进而为其日后发展提供了关键支持和良好契机。
另一方面,这一课程化建构也将有助于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这主要归功于,户外自然游戏场的课程化建构探索是对传统室内教育的一种突破,将打破传统幼儿教育仅局限于室内的短板,从而拓宽教育资源的边界,使幼儿园课程更加丰富多元。同时,教师也可依据课程化的框架,依托自然游戏场,设计出一系列与自然相关的主题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学形式,还可提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使其更好地吸收知识,进而提高幼儿教育、教学的效果与质量。
二、幼儿园户外自然游戏场的课程化建构策略
(一)科学规划户外自然游戏场空间
科学规划户外自然游戏场空间是实现其课程化建构的基石,从这一角度来说,在整体布局上,应构建流畅且富有变化的空间脉络,要避免场地规划过于平整,需顺应自然地势的起伏,营造出高低错落的地形,为幼儿带来多样化空间体验。比如,利用小土坡设置滑梯、攀爬道,并在低洼处打造小型湿地,再以自然小径贯穿各个区域,从而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自然游戏空间。除此之外,功能分区也是科学规划的关键环节,比如可设置沙水游戏区、体能挑战区,沙水游戏区主要以沙地和水池,沙地可设计为不规则形状,池底铺设柔软细沙,水池也可采用缓坡式入水设计,以保障幼儿安全,可让幼儿在这一区域内体会自然。而体能挑战区则可配备一些平衡木、攀爬架,并在地面铺设具有缓冲作用的软性材料,使幼儿在安全的前提下充分锻炼自身力量与勇气,在多元自然游戏场空间中深入学习。
(二)构建系统的自然游戏课程体系
除了科学规划空间以外,教师还需以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需求为出发点,构建系统的自然游戏课程体系。具体来说,一是要明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衡量性,比如借助自然游戏,幼儿可识别常见的植物、动物,或者在团队合作的自然活动中,学会分享与互助等,重视其综合素质培养。二是在课程内容筛选上,需充分挖掘自然游戏场中的丰富素材,从四季更迭的自然现象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从自然材料的特性到生态系统的奥秘,均可将其转化为课程内容。三则是在课程实施路径方面,应满足不同幼儿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可采用集体教学、自主游戏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结合自身喜好选择适合的学习模式,从而形成一个系统、科学、富有活力的自然游戏课程体系,为幼儿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三)提升教师自然教育专业素养
教师作为课程开展的主体,提升教师自然教育专业素养是实现幼儿园户外自然游戏场课程化建构的重要保障。具体来说,一方面,应开展系统、全面的培训活动,培训内容涵盖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复杂的生态系统运作原理,以帮助教师在自然游戏场中,为幼儿答疑解惑,引导幼儿深入观察。另一方面,幼儿园还需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鼓励教师在户外自然游戏场中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课程设计。也可组织教师开展观摩学习活动,以互相交流,观察优秀教师如何引导幼儿在自然中学习,从他人成功案例中汲取灵感和技巧,最终为幼儿园户外自然游戏场课程化建构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户外自然游戏场的课程化建构,不仅需要教师合理布局活动空间,为幼儿打造充满探索乐趣的自然活动环境。同时,在课程体系建设以及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方面也必不可少,可为课程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后续教师也需不断加强自我学习,对自然教育持续挖掘,力求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在自然的怀抱中快乐学习、茁壮成长,为幼儿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参考文献:
[1] 黄金珠. 生态场域理论视角下幼儿园户外游戏环境优化实践策略[J]. 智慧少年,2025(3):155-157.
[2] 李懿. 自主游戏,拥抱自然——谈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J].教育界,2024(3):110-112.
本文为扬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儿童视角下开展户外自然游戏课程的研究 》的研究成果。编号 2022/P/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