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提质教育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

陆巧玉

泰兴市东街小学 江苏省扬州市 225411

在当今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双减”政策如同一股强劲的东风,全面推进并深刻影响着我国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这一政策旨在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提质增效的教育目标。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

一、“双减”提质教育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意义

在“双减”提质教育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具有多方面的深远意义。

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度来看,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侧重于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脱节,导致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缺乏学习的动力。而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将数学知识融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如购物、旅游、游戏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二、“双减”提质教育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与生活实际脱节

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部分教师虽然认识到教学需要改革和创新,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未能准确把握政策要求,在教学目标设计上缺乏对生活实际的考量。他们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在教授几何图形时,教学目标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图形的定义、性质和计算公式上,而没有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几何形状,如建筑物的形状、交通标志的形状等,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无法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二) 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素材结合不紧密

教学内容与生活化素材的融合是生活化教学的关键环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这种融合往往存在表面化现象。一些教师在选择生活化素材时,缺乏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把握,导致案例选择不当或与知识点关联性不强。例如,在讲解分数应用题时,教师引入的生活案例过于复杂,包含了大量的无关信息,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感到困惑,难以从复杂情境中提取关键数学信息,增加了学习难度。这种不紧密的结合不仅无法发挥生活化教学的优势,反而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然而,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单一,缺乏创新。他们仍然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讲和记录。这种教学方式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索的机会。例如,在讲解统计知识时,教师只是通过口头讲解和板书演示统计的方法和步骤,而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实际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活动。

(四)教师生活化教学能力不足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他们的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生活化教学的效果。然而,目前部分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理解和实践能力有待提高。他们缺乏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经验和方法,不知道如何选择合适的生活化素材,也不知道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化教学

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

三、“双减”提质教育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策略

(一)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

教师应深入理解“双减”政策要求,将教学目标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明确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例如,在教授时间单位时,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日常生活时间,提高时间管理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定自己的作息时间表,计算每天学习和休息的时间,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时间单位的概念和应用。

(二)精选生活化素材,深度融合教学内容

教师应精心选择生活化素材,确保素材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在选择素材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生活背景,选择学生熟悉且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例如,在讲解百分数应用题时,可以引入商场打折促销的生活场景,让学生通过计算折扣后的价格,理解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生活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课堂互动性

教师应积极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化教学理念融入课堂教学。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项目式学习法等,增加课堂互动性和趣味性。例如,在讲解空间与图形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小设计师”活动,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自己的房间布局。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以分组讨论、合作设计,共同探讨设计方案。

(四)加强教师培训,提升生活化教学能力

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生活化教学培训,提高教师的生活化教学能力。培训内容可以包括生活化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等方面。通过培训,使教师深入理解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和意义,掌握生活化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例如,可以组织教师参加生活化教学研讨会、观摩优秀生活化教学课例、开展生活化教学实践活动等。

结束语:

“双减”提质教育背景下,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尽管目前应用中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科学设计教学目标、精选生活化素材、创新教学方法以及加强教师培训等策略的实施,能够有效解决这些问题,使生活化教学策略在数学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我们应持续关注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发展,不断探索和完善其应用方式,为数学教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李昀静.聚焦核心素养,落实提质增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创新实践研究[J].女报, 2024(17):0079-0081.

[2]段志贵,倪娟,胡梦迪,等.问题与应对:"双减"背景下的教学变革[J].江苏教育研究, 2023(5):17-21.

[3]丁国民."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探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4(3):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