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赋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践路径探索
戴浩
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
一、引言
语言是在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尤其是语言交际中发展起来的。理解性技能“听”和表达性技能“说”是语言交际活动的两种主要形式,是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现实生活中,学生缺乏真实、自然的语言学习环境 ;实际教学中,以培养学生交际能力为目标的听说训练往往被忽视。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重视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英语课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新课标指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对英语课程教与学的支持与服务功能,鼓励教师合理利用、创新使用数字技术和在线教学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提供支撑,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二、传统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作为一名长期从事英语学科教学的老师,通过进行深入的一线课堂实践和探究,笔者梳理了当前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
笔者对全校高年级(8-9 年级)535 名学生进行前测问卷发现, 71.7% 的学生表示表示从未在听说的课堂教学中运用人工智能。这表明相当一部分教师目前未有效地将人工智能融入听说教学中。当前,初中英语教学仍然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现行考试制度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语法和词汇教学,忽视语言作为沟通工具的基本属性。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度较低,他们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表达和交流的机会,其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未能得到有效培养和锻炼。
(二)评价模式缺乏科学评价体系
目前初中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评价模式仍缺乏科学的评价体系,影响了听说教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评价目标缺乏准确性、评价过程缺乏持续性、评价内容缺乏诊断性及评价标准缺乏清晰性四个方面。以评价过程持续性为例,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难以对所有学生进行持续性评价。
三、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价值
听说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技术应用、学习者差异、教学环境、评估与反馈等。人工智能赋能人机协同教学模式及英语听说个性化学习。
(一)给予即时反馈,提升教学效率
听力活动中,AI 系统实时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帮助教师优化教学资源的分配和使用,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在交际朗读和口语表达中,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 AI 技术可以提供即时的发音和口语表达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同时,AI 技术可以辅助开发新的听说教学内容和活动,如智能对话练习、虚拟角色互动等,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二)模拟语言环境,创新教学方法
人工智能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接近真实世界的听说学习环境,帮助他们提高语言技能,尤其是在发音、听力理解、口语表达和语言交流方面。语音识别技术方面,AI 可以将学生的口头回答转换为文本,从而评估发音的准确性和语言的流畅性。语音合成技术方面,语音合成(Text-to-Speech,TTS)技术可以将文本信息转换成类似人类的语音输出,用于模拟对话和听力练习。多模态交互方面,通过结合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种感官的交互方式,AI 可以赋予学生更加丰富和真实的听说学习体验。
四、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实践探索
当前,课堂教学的数字化转型实践和应用正紧锣密鼓地展开。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模拟语言环境,创新教学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从而提升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下面,笔者以一堂基于 AI的听说观摩课为例,探索人工智能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创新使用,并论证依此构建的三段六步英语听说教学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例的教学内容为新教材沪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 Unit 1Speaking, B Music preferences 部分。单元话题属于“人与社会”主题范畴,子主题为人际交往。教学内容主要围绕 “邀请”这一交际功能展开。主题图呈现了接受或拒绝邀请的各种场面及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和短语。这部分的核心知识点是有关发出、接受或拒绝邀请的句型,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关于邀请的对话,并能按照对话中的相关信息作出判断、说明原因,重在迁移模仿并运用目标语言。
(二)学情分析
授课班级学生已接触 AI 听说教学系统一个学期,在语音语调上较六年级刚入学时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提高。但是他们在语言精准组织和合理运用方面仍存在不足,在表达准确性、长句的意群断句及停顿等方面还有较大提升空间,发音技巧和要领的规范训练还需在日常教学中加强。
(三)学习目标
1. 在看、听、说的活动中,获取、梳理发起邀请和接收邀请的目标性语言(学习理解)。
2. 运用 AI 听说教学系统朗读对话,完成听后记录、听后复述等任务(应用实践)。
3. 在五人小组活动中运用目标性语言邀请组员参加同学的生日派对(迁移创新)。
2. 第二步 :任务驱动,引导学生实践(听中活动)。
在听中环节,教师设计了“音标巩固及词汇学习”“观看视频回答问题”“运用 AI 系统朗读对话”“运用 AI 系统听后记录”“运用 AI 系统听后复述”等多元任务。该环节,AI 系统协助模拟真实场景,增强活动的互动性,即时收集、分析、反馈学生的学习数据。同时对一些害羞或不自信的学生, AI 系统提供一个无压力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克服语言学习中的焦虑感。部分教学活动片段如下 :
(1) 音标巩固及词汇学习。
① 询问学生拒绝他人邀请还有可能是因为什么事情,并板书相关短语。
② 看一段视频对话,并圈出所听到的短语。
③ 带领学生学习短语和音标并通过 AI 跟读,结合 AI 跟读报告进行即时反馈。
(2) 运用 AI 系统朗读对话。
① 教师通过 AI 听说 教学系统布置朗读对话任务。
② 带领学生查看成绩报告,点评学生的朗读表现,带领学生查看班级失分高频词(标红部分),及时纠正班级共性的发音问题。
五、结论与展望
人工智能赋能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为师生提供真实、自然的学习环境,为师生提供了丰富教学资源,增强了课堂互动性。 AI 系统的实时反馈和个性化指导,模拟的英语听说真实场景为
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
在基于 AI 的听说教学实践中构建起的三段六步英语听说教学模式,能有效引导教师创设真实情境,引入主题,引导学生获取知识、理解概念、深入思考、展示成果及反思改进。在实施和运用该教学模式时,教师需遵循四个基本原则。
(一)学生中心原则
听说教学活动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基于学情设计“i+1”的听说活动,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
(二)循序渐进原则
在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听说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确保学生能从输入到内化,再到输出,逐步掌握听说技能,为其语言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