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词汇记忆策略的有效性探究
栾婷慧
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600
高三阶段词汇学习面对时间紧、任务重与迁移要求高的复习现实,教学若停留在词义对译与机械背诵层面,难以满足阅读理解、写作表达与听力辨识的综合需求。以人教版教材为依托,通过对词汇内部结构、语义网络与语用场景的系统化重组,并借助符合记忆规律的策略化教学设计,能够提升学生精加工水平与自我调控能力,从而提高词汇保持率与使用的准确性与流利度。
一、学习困难与策略低效的表现及其认知根源
(一)缺乏深度精加工导致的表层记忆脆弱
课堂与自习中的词汇学习大量停留在词形与汉义的一一对应,学生对词汇的语义特征、搭配限制、语体色彩、构词结构与语义迁移路径缺乏主动建构,导致记忆痕迹单一且脆弱。遇到同根派生、词性转换或词块化搭配时,无法通过内部联结激活记忆网络,形成“一看就会、一用就错”的浅层掌握状态。缺乏对语境中语义选择与语义延展的深入处理,使学生在阅读与写作中难以完成从识记到应用的跨越。
(二)元认知监控不足造成策略选择与使用的随意化
学生在词汇学习过程中缺乏对“我在用什么策略、为什么用、效果如何”的自我觉察,策略使用呈现任务驱动而非目标导向的特点。面对高三复习的高压情境,学习者更倾向于以数量化背诵代替精细化加工,忽视对遗忘曲线与间隔重复规律的利用,也缺乏针对不同词类、不同语境难度的分层复习方案。缺少形成性检测与自我记录工具,导致策略效果无法被客观反馈与动态调整,使得学习效率长期处于低水平循环。
(三)教材语境与考试语境之间的迁移断裂
人教版教材在单元语境下提供了较为清晰的语义场与搭配网络,但学生在复习阶段往往将词汇从语境中剥离,转而依赖按字母序或话题列表的“清单式背诵”,削弱了语块、搭配与语法功能之间的结构化记忆。考试语篇中结构更复杂、语义指向更隐蔽,若缺乏跨文本、跨体裁的复现训练,学生难以在陌生语境中凭借语义路径推断词义,造成词汇理解能力与语境适应能力的双重缺失。
二、基于人教版高三复习的词汇记忆策略教学优化路径
(一)以语块化整合为核心重建“词—搭配—句式—语篇”多层网络
围绕高考高频语义场与教材单元主题,对词汇进行语块化重组,将动词 + 宾语、形容词 + 介词、固定短语、功能句型统合为可直接迁移到写作与口语表达的“高产输出单元”。课堂上以“搭配簇”而非“单词表”呈现词汇,示范如何通过替换、扩展、变形将单个词条扩展为表达模板,引导学生在精读与泛读文本中圈画搭配并回填到个人“语块卡片”。通过把语块放回真实语篇并让学生进行改写复述,使语块在不同语境下完成意义再加工,形成“词块—句块—段落”的递进式构建,显著强化记忆深度与提取速度。评价中采用“语块完整度”“搭配准确度”“迁移灵活度”三个维度,促使学生对语块记忆的质量进行自我监控与持续优化。
(二)以构词法与词源路径为支撑拓展“词根—词缀—家族”表征系统
通过对人教版教材中高频词根词缀进行系统梳理,建立“核心词根 + 常见前后缀 + 典型派生词”词族地图,帮助学生从“背单词”转为“看结构、猜意义、推关系”的结构化加工。课堂中将构词法与词源知识与阅读任务结合,设置“边读边猜词”的即时策略训练,引导学生依据词根词缀、上下文语义线索、同源词比较进行多线推断,并通过词典核验与同伴互证避免“过度猜测”的负迁移。对于一词多义现象,教师引导学生基于词源义与原型范畴构建语义辐射图,理解不同义项间的隐喻、转喻或语义弱化路径,使零散义项被整合为系统结构,从根源上缓解记忆冗余与混淆。
(三)以双编码与多模态材料促进深度表征与稳固提取
词汇学习中结合文字、图像、音频、动作示意等多模态输入,利用双编码理论增强信息在不同通道的同步存储,提升提取线索的多样性。教师可基于教材语篇设计“图像化注释—语境化例句—音形同步操练”的三步流程,将抽象词汇转化为可视化意象或情境画面,并通过个人化联想创设独特线索,减少同质化记忆造成的干扰。为强化输出端的深度加工,组织学生进行“口头定义—自拟例句—语篇再造”的多轮输出操练,在表达中不断检验词义边界与语法功能。课堂引入思维导图、语义网络图与概念卡等工具,将多模态信息整合为可视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在复习阶段快速检索并进行交叉联想,降低提取负荷。
(四)以间隔重复 + 测评反馈闭环打造“看得见效果”的自我调控系统
依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原理与高三复习节奏,设计“日—周—单元—阶段”四级复习间隔,将新学词汇与易错词汇纳入分层记忆清单,匹配不同频次的巩固任务。借助电子词汇卡与学习管理表,记录每个词条的掌握层级、错误类型与最近复习时间,触发系统性提醒,避免“想复习却无从下手”的无序状态。测评环节构建“自测—同伴测—教师诊断”三级反馈链路,测评内容从词义识记扩展至搭配使用、语篇理解与写作迁移,促使学生在真实语用任务中检验记忆效果。将测评结果可视化呈现为“词汇掌握热力图”“错误类型分布图”“迁移能力成长曲线”,使学生能够基于数据修订策略、优化计划、调整目标,真正形成“计划—执行—反馈—再计划”的元认知循环。
三、结束语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关键在于以科学的记忆规律与可迁移的课堂策略支撑学生从表层识记走向深度表征、从孤立词条走向语块网络、从短时保持走向长期应用。依托人教版高三教材语篇与单元主题的系统性,通过语块化整合、构词法支撑、双编码加工与间隔重复反馈闭环的综合介入,可以有效提升词汇学习的效率与质量。后续研究可结合学习分析技术构建个性化策略推荐系统,并通过课堂行动研究持续验证各策略在不同层次学生群体中的效应差异,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精细化与智能化提供证据支持。
参考文献:
[1] 肖程嘉 .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记忆策略的运用 [J]. 高考 ,2025,(02):90-92.
[2] 贾荣梅 . 记忆高中英语词汇的有效方法 [J]. 语数外学习 ( 高中版上旬 ),2021,40(12):34-38.
[3] 李颖 . 记忆规律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J]. 英语画刊( 高中版 ),2021,39(27):39-43.本文系 : 长春市教育学会“ 十四五” 课题 课题题目 :“ 三新”背景下县域高中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 编号:CJKG20240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