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双减”视角下的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究

作者

李玲

云南省文山州富宁县田蓬镇田蓬中心小学

“双减”政策是新时代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战略布局,它一出台,不仅要求教师要合理减轻受教育者的学习负担,更要求教师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做出调整与创新,要通过更为高效的教学满足受教育者日渐增多的种种需求。本文,将聚焦小学英语的教学,简要探究教师如何在“双减”背景下实现小学英语教学改革、实现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减负增效,以供相关教学工作人员参考借鉴。

一、以“趣味改革”为载体,实现英语预习的减负增效

传统教学方法的使用之所以难有成效,其根本原因就是该方法的使用,不仅难以降低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无法降低英语知识本身存在的学习难度。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改革教学时,就可以立足“双减”角度,并以“趣味”为载体,让小学生在更加轻松、欢乐的预习中,逐步实现英语学习的减负增效。

例如,“In a nature park”是小学英语教材中颇具趣味的一个课程,教师在设计课前导入时,就可以将其一分为三。第一部分,教师可以先围绕课程题目抛出问题,让小学生发挥想象力,自主思考“自然公园”中可能存在哪些事物,以此集中他们的课堂注意力;第二部分,教师可以在小学生思考结束后,结合教室中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播放一段与“自然公园”有关的英语短片,借由视频中生动多彩的画面,引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三部分,教师就可以以短片画面为背景,引导小学生细细品读课文原文,由此实现新课的展开。在三部分的分别落实中,小学生不仅英语预习的质量得到提升,对课程知识的探索兴趣也愈显高涨,进而实现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减负增效。

二、以“合作改革”为依托,实现英语学习的减负增效

在以往的英语课堂上,许多教师都会下意识地以自身作为课堂主导,由自己全权把控课堂教学进度。在这个格局之下,小学生不仅学习的过程十分被动,学习的效果也不甚理想。为了有效改善之,教师就可以立足“双减”的角度,并以“合作”为依托,让小学生在小组互动、小组探究之中,循序实现学习主动性的提升以及学习能力的发展。

例如,“Then and now”是小学英语教材中涉及知识点较多的一个课程,教师依托合作实施教学时,就可以做出如下设计:首先,教师需要在课程开始前于黑板上绘制一幅思维导图,根据课程的知识要点,依次设计导图的支线,并在导图绘制完成后,对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做出浅要的讲解,由此奠定小学生合作学习所需的基本理论基础;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在教室中的座位分布情况,将他们划分成前后式的合作小组,要求他们以黑板上的思维导图为参考,合作完成课程词汇、句式、语法等知识要点的探究,并尝试将思维导图的各条支线补充完整;最后,当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再在每个小组中随机点选一人,由他代表小组上台进行汇报总结即可。在合作化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不仅学习的主体位置得以凸显,学习技能也得到有效锻炼,进而实现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减负增效。

三、以“生活改革”为根本,实现英语实践的减负增效

英语本就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关联的学科,教师在改革教学时,同样可以立足“双减”背景,并以“生活”为根本,让小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与练中,逐步深化知识理解,逐步领悟知识应用。

例如,教师完成“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课程的教学后,就可以从“生活”角度出发安排小学生进行自主化的实践演练。如,实践伊始,小学生需要仔细回顾课内所学,深入思考课文呈现的各种写作方式;实践推进,小学生需要利用课余时间,自主收集生活中不同季节相关的素材,或通过回忆,重温不同季节独有的快乐;实践收尾,小学生需要灵活运用课内所学以及生活所感,完成“My favourite season”这一主题的英语作文的写作(条件允许时,教师甚至可以将合作小组延续到课后,让小学生以“情景剧”的方式,合作编写剧本,并进行彩排)。在生活角度的探索与实践中,小学生不仅知识理解、掌握、运用得到增强,将英语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技能也得到长足的发展,进而实现了小学生英语学习的减负增效。

综上所述,“减负增效”是当下每一位小学教师都必须要重视、落实的教育工作。小学英语教师立足“双减”背景,以多元化的方式改革教学,既减轻了小学生的学习负担,又提高了小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而推动了新时期小学英语高效课堂的建设进程。

参考文献:

【1】胡健美。 “双减”政策下小学英语课堂的减负增效[J]. 华夏教师 ,2024(5):64-66.

【2】李苏。 “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 减负增效" 的策略研究[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4(52):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