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情绪气象台”:基于微表情 AI 预警的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实时干预模型研究

作者

成兆海 贾义菊

江苏淮阴商业学校

一、研究的背景

《中国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3)》显示, 68.3% 的班主任存在中度及以上职业压力,其中 41.2% 出现持续性情绪倦怠,29.7% 伴有抑郁倾向。长期高压下的 “情绪耗竭” 不仅导致班主任职业幸福感下降,更会间接影响班级氛围 —— 研究表明,教师情绪不稳定时,学生课堂参与度降低 23% ,班级冲突发生率上升 40% 。

二、研究设计

研究模型通过课堂场景下的微表情动态捕捉,采用改进的MobileNet-V3 网络实现 7 类基础情绪(喜、怒、哀、惧、惊、厌、倦怠)92.4% 的识别准确率;依托联邦学习框架实现跨校模型协同进化,在保障数据隐私(原始视频本地销毁、仅上传特征向量)的前提下,提升模型泛化能力。针对高危情绪(愤怒 ⩾0.75 、抑郁 ⩾0.65 、倦怠 ⩾0.70 )设计三级干预机制:即时生理调节、同伴情感支持、专业心理转介,并联动学校管理端生成可视化情绪趋势报告。

(一)总体框架

“情绪气象台” 采用 “四层协同” 架构,兼顾识别精度、实时性与隐私保护:

感知层:部署 4K 微光摄像头(分辨率 3840×2160 ,帧率 30fps ,支 持 0.1lux 低 光 环 境 拍 摄) 与 边 缘 AI 芯 片(NVIDIA Jetson OrinNano,1024-core GPU,算力 20 TOPS)。摄像头隐藏于教室后排天花板,仅捕捉班主任面部区域(ROI),避免拍摄学生;边缘芯片实现本地实时推理,减少数据传输延迟。

认知层:基于改进的 MobileNet-V3 Small 构建微表情分类模型。引入时空注意力模块(ST-Attention),通过空间注意力聚焦眼部、嘴角等情绪关键区域,时间注意力捕捉 3 秒视频内的动态变化(如皱眉幅度、嘴角下拉速度),解决传统模型对瞬态动作不敏感的问题。

决策层:采用联邦学习框架(FedAvg+)实现跨校协同。12 所参与学校作为客户端,本地训练模型后仅上传 256 维特征梯度,由中心服务器聚合更新,再分发至各客户端。同时引入差分隐私( ε=1.0 ),通过向梯度添加拉普拉斯噪声,防止攻击者逆向推导出个体情绪数据,实现 “数据不出校、模型共进化”。

干预层:构建三级响应机制,根据情绪风险值动态触发(见图 1)。风险值通过融合微表情识别结果(权重 60% )与近期工作负荷(如周课时数、家校沟通频次,权重 40% )计算得出。

(二)数据采集

样本选取:我市 12 所中等职业学校 96 名班主任,其中教龄 3-5年 42 人、6-10 年 31 人、10 年以上 23 人;男教师 32 人,女教师 64 人,平均年龄 36.2 岁。

数据标注:采集班主任课堂教学、班会、课间管理等场景的微表情视频,每段 3 秒,共 18720 段。由 3 名经 FACS(面部动作编码系统)认证的标注员手动标记,标注类别包括 7 类基本情绪(喜、怒、哀、惧、惊、厌、倦怠)及中性状态。

(三)模型训练

主干网络:选择 MobileNet-V3 Small 作为基础模型,其引入的 SE(Squeeze-and-Excitation)模块能增强关键特征通道权重,参数量仅2.9M,适合边缘端部署。相比 3D-CNN(参数量 18.7M),推理速度提升 3 倍(单帧 8ms),满足实时性需求。

训练策略:

损失函数:采用 Focal Loss( γ=2 ),对难分类样本(如 “倦怠” 与 “中性”)赋予更高权重,解决类别不平衡;

优化器:AdamW(初始学习率 1e-4,每 5 个 epoch 衰减 10% );

训练环境:PyTorch 框架, 8× NVIDIA A100 GPU 集群。

性能对比:在测试集(10 万帧)上,模型 Precision =92.4% 、Recall 、 F1=92.1% ,显著优于基线模型:

| 模型 | Precision | Recall | F1 | 参数量(M) | 单帧推理时间(ms) |

∣3D-CNN∣85.6%∣84.2%∣84.9%∣18.7∣32∣

| ResNet-18∣88.3%∣87.5%∣87.9%∣11.7∣15∣

| MobileNet-V3(本研究) ∣92.4%∣91.8%∣92.1%∣2.9∣8∣

三、过程实时干预机制

基于情绪风险值(0-1.0)触发三级响应,干预内容结合积极心理学与教育场景特点设计:

Level-1(风险值 0.6-0.7):30 秒内推送“ ⋅4-7-8 呼吸法” 动画(吸气 4 秒 - 屏息 7 秒 - 呼气 8 秒)。该方法经哈佛医学院验证,可在 3 分钟内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心率平均下降 12 次 / 分钟。

Level-2(风险值 0.7-0.8):30 分钟内启动 “同伴支持”。通过算法匹配同校、同教龄且情绪稳定的班主任作为 “情绪伙伴”(匹配依据:过往支持成功率 ⩾80% ),推送结构化对话脚本(如 “您今天遇到了什么棘手的事?”

Level-3(风险值 ⩾0.8 ):2 小时内触发专业干预。系统自动向学校心理中心发送预约请求(含匿名化情绪趋势图),同时提醒校长关注该教师工作负荷(如调减近期会议、协调代课)。

四、实验与结果

(一)实验设计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RCT),将 96 名班主任分为干预组(48 人)与对照组(48 人)。干预组启用 “情绪气象台”,对照组采用传统月度问卷测评。实验周期 6 周(2023 年 9-10 月),前测(第 1 周)与后测(第 6 周)分别采集:

心理指标:PSS 压力量表(0-40 分)、SCL-90 抑郁因子(1-5 分);

行为指标:班级冲突事件(如学生争吵、顶撞)记录;

主观反馈:半结构化访谈(“系统对您的帮助程度”“是否担忧隐私泄露”)。

(二)量化结果

心理状态改善:

干预组 PSS 得分从 22.1±3.5 降至 18.0±2.8 ( t=5.23 , p<0.01 ),降幅 18.7% ;对照组无显著变化( 21.9±3.2⟶21.5±3.0 , p>0.05 );

干预组 SCL-90 抑郁因子从 1.98±0.32 降至 1.54±0.26 ( 1=6.89 , ),降幅 22.3% ,显著优于对照组( 1.96±0.30⟶1.89±0.28 ,p>0.05 )。

班级管理效能提升:

干预组班级冲突事件从每周 2.9±0.8 次降至 1.9±0.5 次( t=4.71 ,p<0.01 ),降幅 34.5% ;

后测显示,干预组学生课堂专注度(教师评分)提升 21.4%(p<0.05) )。

四、研究结论

“情绪气象台” 模型通过微表情 AI 识别与实时干预,为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 “无感、精准、及时” 的新方案。不仅能降低班主任压力与抑郁水平,还能减少班级冲突,实现 “教师心理健康 - 班级管理效能” 的正向循环。

参考文献

[1] 王登峰,崔红。中国人人格量表 (QZPS) 的编制过程与初步结果 [J]. 心理学报,2003, 35 (1): 127-136.

[2] 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 [Z].2021-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