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的路径探究
何丽欣 姜梦灵
河西学院学生 甘肃省 张掖市 734000
引言
大学思政教育负有培养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大使命。但是,当前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和教育教学方式存在一定局限,使得有些课程教学内容不能有效地触及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很大程度上也就难以有效引发学生共鸣,不利于学生思想观念的树立。尤其是中国优秀历史传统非常悠久、博大,涵盖大量哲学、伦理、人文等理念,能够有效的为大学思政教育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素材。基于此,接下来将其有机地融合到大学思政教育教学之中,能够提升其吸引力和感染力,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高尚道德情操的新时代大学生。
(一)优化课程体系,挖掘文化内涵
虽然现存的大学思政教学结构涵盖的知识点众多,但是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明的整理和研究还尚未达到深入系统。仅仅在一些课程中体现,未能有完整的完整型阐述,以至于学生不能认识到文化价值之于德育的重要性。在教学体系优化的同时可以加深对优秀中国传统的认知,使学生全面系统地理解传统文化与思政教育的紧密联系。高校可以在政课程中增设有关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 [1]。如在讲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时候以讲矛盾论、唯物主义为例子,可以讲到中国的典籍哲理,如道家中的“有无相生,难易相成”,让学生们了解到我国的古代哲学中早已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思想其实有着相同之处,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并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观点,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被继承和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的伦理道德方面,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规范进行讲解,如“五常”,就是仁义礼智信的表述,详细阐述这些理念如何塑造个人品德、影响社会伦理秩序,以及在现代法治社会中的价值体现。让学生懂得商鞅变法中商人的“信”在当时是非常关键的,在今天的商务交流中诚信依然为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个人品行修养之关键。由此可见,通过这样的教改及渗透,让学生了解中国良好的传统文明是我们民族坚定不移的支柱,并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政治教育认知与认同度。
(二)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文化体验
传统大学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其教育方法较为单一,使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对我国优秀历史文化了解掌握不够主动,不够深入。运用新教学方法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感悟到中华优秀历史文化所具有的魅力,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的效果。首先,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设计传统文化故事教学情境。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可以利用“岳母刺字”故事来讲解。在讲解的过程中,用多媒体软件播放有关的历史图片,并播放讲述故事的声音,给学生一种强烈的气氛,让学生仿佛置身于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体会岳飞爱国爱家的志向。随后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仿岳母刻字的行为过程,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爱国情怀。也可以采取案例解析法,把当下社会实际状况和传统道德观念综合在一起解读文化内涵。当讲授中国和平传统概念的时候,可以用中国的全球化方略作为例子阐释该理念继承和发展“和而不同”“天下大同”的传统智慧。引导学生探索全球化形势下的中国倡导的多边合作、共同发展模式其实是对古代和谐思想的全新解读。由此可见,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由被动接受变成积极主动参与到其中,在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中加深对优秀中华文化内涵的理解,能够更加有效的使思政教育更具活力和感染力[2]。
(三)开展实践活动,促进文化践行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要引导学生将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是现阶段实际应用当中对于融入中华优秀文化方面做的还不到位,形式和种类单一,缺乏系统连续性,也就不能怪达不到良好的引导学生践行传统文化观念的目的。尤其是通过多形式的践行,可以为学生提供亲身践行传统文化的机会,强化文化认知与行为养成。并且开展校园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大学生参与社区文化建设,如学校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传统美德进社区”活动,能够让学生将所学运用于社区,从而可以有效的为社区居民进行书法、绘画和国画等传统文化知识分享和培训课程。开展相关传统文化的主题探究活动,了解当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状况。如安排学生采访当地传统手艺人,了解制作手艺、传承困难和发展的潜力等等。基于此,在进行实际考察与实地调研后,学生对传统文化存在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制定切实有效的创造性保护措施,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层次、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由此可见,通过实践活动将良好中国传统文化理论落实于行动之中,在践行的过程中更加深入认同并理解传统文化知识,从而能够真正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思政教育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系统工程。尤其是教师可以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开展实践活动等路径,能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大学思政教育各个环节。基于此,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其重要性,积极探索实践,以此可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从而能够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 黄寿祺,张善文 . 周易译注(新修订本)[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8:289.
[2]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 人民日报,201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