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人文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分析

作者

汤晓萍 马燕丽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云南昆明 650000

病毒性肝炎是病毒感染引发的肝脏疾病,患者的肝脏受到病毒侵袭后,引发炎症反应。在疾病的慢性化发展过程中,患者的肝损伤持续积累,进而促使肝脏的结构改变、功能衰退[1]。病毒性肝炎患者需长期接受抗病毒治疗,并联合运用保肝、抗纤维化等治疗措施,在抑制病毒复制和清除病毒的同时,有效保护患者的肝功能,避免发展为危险程度更高、治疗难度更大的肝病。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健康管理中,应该以药物治疗为基础,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干预,保障药物的安全使用,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并有效防控促使疾病持续发展的危险因素,降低疾病对于健康的危害,减少疾病对于生活质量、社会功能的负面影响[2]。在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能够采取预见性的防范措施,针对各类风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避免风险问题的发生[3]。在此基础上,将人文关怀的理念融入于护理,重视患者接受治疗和护理期间的身心感受,利用人性化的护理服务,让患者获得更加舒适、舒心的体验[4]。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92 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基本资料见表 1

表1 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基本资料分析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监测患者的症状表现和体征状态,并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具体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加强感染控制,阻断病毒性肝炎的各种传播途径。结合病情评估结果进行药物干预,严格执行医嘱,对于患者的用药情况进行监督和指导,保障用药的规范性。监测和记录患者用药后的症状、体征变化,评估药物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用药反应调整用药方案。根据患者症状、体征的异常变化,对于并发症的发生进行识别、判断,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并发症的持续加重。叮嘱患者日常饮食的宜忌,建议患者食用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低盐、低脂的食物,并适度进行活动。

1.2.2 观察组

风险防范式护理: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密切关注患者在接受诊疗和护理期间的行为表现,对其进行系统化的风险评估,重点关注并发症、肝损伤、用药安全性、行为相关风险,通过全面的风险筛查,尽早发现风险因素并采取干预措施。在并发症预防方面,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实施分级管理。针对高风险患者,应该增加各项检查的频率,能够在并发症发生前进行干预。根据肝损伤程度的评估结果,可以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符合高风险标准的患者需优先接受诊疗。在用药管理方面,结合症状与体征监测结果以及各项实验室检查结果,评估药物疗效及安全性。根据各类型药物的作用机制和副作用,明确用药的风险点,进而确定重点监测的指标。关注患者的行为相关风险,评价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确认患者有无未遵医用药、不健康饮食(高盐、高脂)等行为。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说明影响疾病发生、进展以及并发症发生的各类因素,让患者认识到不合理用药、不健康饮食的危害性,引导患者自觉纠正不健康的习惯,保持良好的遵医行为。

(2)人文护理:关心患者在接受诊疗和护理期间的心理感受,具体了解疾病对于日常生活的影响。在心理支持方面,部分患者对于自身疾病存在认知误区,往往会因此产生焦虑、不安的心理。开展健康教育,以权威的科研结论、数据作为证据,改变患者及其家属对于病毒性肝炎的看法,让患者更加理性的看待自身疾病,并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期间保持平和的心态。强调各种治疗和护理措施在控制病情、维护肝功能等方面的优势作用,以预后良好的既往病例作为证明,增加患者的信心。根据患者的实际感受,对于其休息环境进行优化与调整。寻求患者家属的协助,陪护患者参与各类社会活动,从中放松心情,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对于社会功能的恢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1.3 统计学处理

以SPSS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应用( s)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由t 值检验,计数资料应用 [n(%) ]表示,由χ 2检验, P<0.05 代表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表2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n(%)]

2.2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

表3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比[( ),分]

2.3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

表4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睡眠质量、生活质量评价[  ),分]

2.4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

表5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对比(

2.5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表6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 ),分]

2.6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表7 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对比对比[n(%)]

3 讨论

病毒性肝炎的发生、进展,会对患者的肝功能形成损害,增加各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5]。病毒性肝炎发生后,应长期进行治疗干预,通过药物治疗的方式,控制病情发展。为了提高疾病的控制效果以及保护患者的肝功能,需要实施综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6]。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临床护理,持续关注患者的症状、体征表现,评估疾病治疗效果。加强对药物治疗的监管和控制,指导患者合理、规范用药,并注意安全防范,以严格的标准进行感染控制。但是在常规护理模式中,未能积极、主动地进行风险筛查,更多是被动地处理各类常见、多发的风险问题,风险问题对于患者健康的损害难以避免[7]。实施常规护理的过程中,侧重于改善患者的生理指标,维持稳定的生理状态,却忽视了疾病对于患者心理健康、社会功能的影响,未能向患者提供针对性的支持。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人文护理的实施,可以根据病毒性肝炎患者接受诊疗和护理期间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预见性的护理干预,在风险问题尚未形成之前,尽早采取干预措施,避免产生不良后果,可以更好的维护患者的健康。人文护理的开展,能够充分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改善患者在接受治疗和护理期间的身心体验[8]。

综上所述,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人文护理的实施,对于提高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改善患者的身心健康状态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卢敬,姜晓娥,赵怡晴. 风险防范式护理联合人文护理对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护理效果[J]. 智慧健康,2025,11(12): 159-162.

[2]周纯,王倩倩.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肝肝衰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安徽医专学报,2025,24(01): 61-63.

[3]董爱玲,辛海艳,吕梦. 人文关怀护理结合临床路径护理在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康复进程中的应用[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3,9(12): 41-44.

[4]王贞.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状况调查及其发病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3,34(23): 3567-3569.

[5]林建英,张龙升,黄姗姗. 护理风险预警机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肝衰竭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中外医疗,2023,42(08): 164-169.

[6]陈园媛,许雀,王微微. 风险防范式护理结合人文护理在病毒性肝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19(07): 130-133.

[7]朱芸华,夏莹. 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J]. 心理月刊,2021,16(13): 168-170.

[8]阎仿,曹祝萍,周琳,等.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乙肝手术患者病耻感、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07):133-13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