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景观节点中园建构筑物的人性化尺度设计探析

作者

刘财茂

天津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300051

园建构筑物在城市景观中不仅是视觉焦点,也为人们提供互动与休憩的场所。随着生活质量的提升,园林景观设计越来越注重细节优化,以提升使用体验。人性化尺度设计应运而生,强调通过符合人体工程学的设计,使园建构筑物的尺寸和比例与使用者的需求相契合。合理的尺度设计能提升舒适感,增强景观的功能性与美学价值。园建构筑物的设计不仅要响应人类需求,还需考虑环境与文化背景。因此,在设计中实现尺度与功能的平衡,成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课题。

一、园建构筑物在人性化尺度设计中的角色与功能

(一)园建构筑物的定义与功能特点

园建构筑物是指在景观设计中,为了满足特定功能和美学需求而设置的建筑元素,包括座椅、长廊、亭阁、景观雕塑等。这些构筑物不仅在视觉上起到美化景观的作用,还提供了实际功能,例如休憩、观赏和聚集等[1]。它们是景观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们在公共空间中的互动、休息和观赏等多重功能。在设计这些构筑物时,尺度的合理性直接影响其使用效果。例如,座椅的设计不仅要确保舒适性,还要考虑到景区的流动性,避免拥挤或不适感。园建构筑物通过人性化的尺度设计,可以增强空间的宜人性,使其更符合人们的需求。

(二)人性化尺度设计的定义与意义

人性化尺度设计指的是根据人体的生理和心理需求,合理调整构筑物的尺寸、形状和布局,使其更适合使用者的需求。这种设计方式强调人与空间的和谐互动,目的在于通过优化空间布局、尺度和功能配置,提升人们的使用舒适感。园建构筑物的人性化尺度不仅体现在具体的尺寸上,还在于它能够增强人们的情感体验。例如,亭阁的开放性设计让游客能够感受到视觉上的舒适,而座椅的高度、宽度和材质设计则让使用者感到舒适。人性化设计的核心价值在于提升用户体验,使其在景观空间中得到身心的放松与愉悦。

(三)园建构筑物尺度与人体工程学的关系

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类身体结构与行为的学科,它为园建构筑物的人性化尺度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人体工程学的应用能够帮助设计师合理调整构筑物的尺寸,使其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2]。例如,座椅的高度、座面宽度和角度的调整可以有效避免使用者在长时间坐姿下的不适,而亭阁的空间布局则应充分考虑人流的流畅性和舒适感。通过将人体工程学与设计理念相结合,可以确保园建构筑物不仅满足功能需求,还能提升使用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

二、景观节点中的园建构筑物人性化尺度设计原则

(一)尺度适配性原则

园建构筑物的设计应根据具体环境、功能需求和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尺度调整。在景观节点的设计中,尺度的适配性至关重要。根据场地的不同条件,如空间大小、周边景观、气候变化等因素,园建构筑物的尺度应灵活变化。例如,在狭小的空间中,构筑物的尺寸应适当缩小,以避免空间感的压迫;而在开阔的区域,适当增加尺度能够增强景观的视觉吸引力和功能性。尺度适配性原则要求设计师在充分考虑场地条件的基础上,进行细致入微的尺度设计,使园建构筑物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同时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二)人与环境的和谐性原则

人性化尺度设计的重要特点之一是强调人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园建构筑物的尺度设计不仅仅是对人体的适应,更要考虑构筑物与自然环境、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合理的尺度可以让使用者与周围环境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互动关系,增强空间的宜人性。比如,座椅的设计应考虑到人们坐下后的舒适感,同时避免因尺寸不当造成的不适;而亭阁或长廊等构筑物的高度应当合适,使人可以自然地融入环境,享受舒适的空间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构筑物的尺度应与自然景观及人类活动空间相协调,避免造成视觉或空间上的不适感。

(三)功能与美学的平衡性原则

园建构筑物的人性化尺度设计要求在满足功能性需求的基础上,注重美学价值的提升[3]。功能性是园建构筑物设计的基本要求,而美学性则是提升景观整体效果的重要方面。设计师应在功能与美学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确保园建构筑物既能够满足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又能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例如,长廊的宽度不仅要能够容纳行人流动,还要通过其空间设计与景观相呼应,提升景观的整体美感。设计时,考虑功能与美学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升园建构筑物的实用性,还能增加其在景观中的艺术价值。通过巧妙的设计,使功能与美学相得益彰,最终创造出既实用又具有吸引力的园建构筑物。

三、园建构筑物人性化尺度设计的应用实例分析

(一)公园景观中的座椅与长廊设计

座椅与长廊作为公园景观常见的园建构筑物,设计时需注重尺度合理性。座椅的高度、宽度及靠背角度应符合人体使用习惯,确保长时间使用时的舒适度。长廊设计则需考虑行走流畅性,避免过窄带来的压迫感。例如,某公园座椅通过优化高度和角度,满足不同体型人群的需求,提供舒适的休息体验。同时,长廊宽度适中,使游客在享受景观的同时,能够自由行走,避免拥挤。这些设计细节有效提升了游客的舒适感,增强了公园空间的功能性和美观性。

(二)景区文化景观中的亭阁设计

亭阁作为景区文化景观中的核心构筑物,设计时对尺度的把控尤为重要。亭阁不仅是游客休憩的场所,更是景区文化和艺术的体现。在设计亭阁时,需要考虑游客流量、空间感以及景观的整体性。例如,在某历史文化景区,亭阁的设计便考虑了空间的开放性和视野的延展性,使游客能够在亭阁内休息的同时,享受周围自然景观。亭阁的空间尺度恰到好处,既能容纳游客在其中休息,又不会显得过于狭窄或压抑。此外,亭阁的结构与材质选择也十分重要,应根据所在景区的文化特色来确定其外观设计,以确保美学价值的提升。通过合理的尺度设计,亭阁不仅成为景区的标志性建筑,还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使游客在享受景点的同时,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

结语:园建构筑物的人性化尺度设计不仅关乎建筑本身的功能性和美学价值,更是提升公共空间使用体验的关键。通过合理的尺度设计,园建构筑物能够更好地与环境融合,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促进人与空间的互动。人性化尺度强调的是对人体工程学的精准把握,使每一件构筑物都能够在视觉、触觉和功能上带来愉悦感。随着城市景观日益丰富,如何在设计中找到功能与美学、舒适与实用的平衡,将成为未来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向。无论是在公园、景区还是城市广场,注重尺度设计的园建构筑物能够有效提升景观的整体品质,创造更具吸引力和包容性的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 张 春 华 . 道 路 节 点 空 间 的 景 观 设 计 [J]. 韶 关 学 院 学报,2013,34(07):119-123.

[2]池成玲.上海市枫林路街道人性化空间更新设计探索[J].上海建设科技,2023,(06):22-26.

[3]胡先祥,刘正方.园林景观服务设施的人性化尺度设计[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3,(0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