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焦化水处理技术在煤化工产业环保升级中的应用

作者

程彬伟 上官国青

新疆广汇煤炭清洁炼化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哈密市伊吾县淖毛湖镇兴业路1号 839300

引言

煤化工产业作为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随着“ 双碳” 目标的提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深入推进,煤化工产业的绿色转型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焦化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应用不仅关系到企业环保达标和可持续发展,更是实现煤化工产业清洁生产、资源高效利用的重要技术支撑。通过先进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工程化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为构建绿色低碳的现代煤化工产业体系提供坚实保障,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环境意义。

1 煤化工产业高污染特性

煤化工产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浓度、高毒性的污染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焦化废水是煤化工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成分复杂,含有大量难降解有机物、氨氮、氰化物、硫化物以及酚类化合物。这些污染物不仅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还会在环境中长期累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土壤污染和生态系统破坏。

此外,煤化工生产过程中还会排放大量废气,如硫化氢、苯并芘等致癌物质,以及粉尘和挥发性有机物,加剧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如焦油渣、废催化剂等也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机物,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二次污染。

随着环保法规日益严格,传统粗放式的煤化工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要求。焦化水处理技术的升级成为行业环保转型的关键,通过高效预处理、深度氧化和资源化技术,可显著降低污染物排放,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2 焦化水处理核心技术

2.1 预处理技术

预处理是焦化废水处理的首要环节,主要目标是去除悬浮物、油类及部分有毒有害物质。物理方法包括隔油池和气浮工艺,利用密度差异分离浮油和乳化油,有效降低后续处理负荷。化学方法如酸碱调节和混凝沉淀,通过投加絮凝剂使细小颗粒凝聚成较大絮体,便于沉降或气浮去除。高级氧化预处理技术如臭氧氧化或过硫酸盐氧化,能够部分降解难降解有机物,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优化预处理工艺可以显著减轻后续生化处理的压力,确保整个处理系统的稳定运行。

2.2 生化处理技术

生化处理作为焦化废水净化的核心环节,主要依靠特定微生物群体的代谢活动实现有机污染物的降解转化。厌氧-好氧组合工艺通过分阶段处理,在厌氧环境中将大分子有机物分解为小分子物质,随后在好氧条件下完成有机物的彻底矿化和氮磷的同步去除。膜生物反应器系统集成了生物处理与膜分离技术,显著提高了活性污泥浓度和出水澄清度,但运行过程中需重点防控膜组件污染问题。通过投加经筛选驯化的高效功能菌株,可显著提升系统对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去除效能。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进水特性合理选择工艺参数,并建立完善的运行调控策略,才能确保处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并满足严格的排放标准要求。

2.3 深度处理技术

深度处理是焦化废水净化的重要环节,旨在进一步提升生化出水水质,使其满足严格的回用或排放标准。高级氧化技术通过芬顿试剂或电化学作用产生强氧化性自由基,能够高效降解难分解的有机污染物。吸附技术利用活性炭或特种树脂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可针对性去除废水中的微量有毒物质和显色成分。膜分离工艺采用反渗透和纳滤等精密过滤手段,有效截留溶解性盐类和有机分子,但需配套浓水处理设施。针对高盐废水,蒸发结晶技术通过多效蒸发实现水分回收和盐分结晶,达到资源化利用目的。这些技术的优化组合应用,可根据不同水质特征构建定制化处理方案,显著提升处理效率,为实现焦化废水近零排放提供可靠技术保障。

3 焦化水处理技术在煤化工产业环保升级中的关键应用

3.1 资源回收与循环利用

焦化废水蕴含丰富的可回收资源,通过先进分离技术可实现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萃取工艺采用特定有机溶剂选择性回收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回收率可达 95% 以上,提纯后的酚类可直接回用于化工生产。氨氮资源化利用采用汽提-吸收工艺,将废水中的氨转化为高纯度硫酸铵或液氨产品,实现氮资源的增值利用。针对高盐废水,采用多效蒸发-结晶联用技术,可同时回收蒸馏水和工业级氯化钠,实现废水零排放。这种资源循环利用模式不仅解决了污染治理难题,更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每吨废水可产生300-500 元的资源回收价值,为煤化工企业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路径。

3.2 零排放与近零排放技术

焦化废水零排放技术正推动煤化工产业向绿色生产模式转型。该技术通过多级处理工艺的协同作用,实现废水全组分资源化利用。预处理阶段去除悬浮物和油类后,生化处理降解有机污染物,膜分离单元则对废水进行高效浓缩。蒸发结晶系统将浓缩液转化为可回用的蒸馏水和工业盐产品。工艺创新体现在分步结晶技术的应用,可选择性回收不同种类的盐分。这种技术路线不仅彻底消除了废水外排的环境风险,同时将废水转化为可利用资源,形成完整的物质循环系统。其技术优势在于各处理单元的高效衔接与协同优化,为煤化工企业实现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3.3 全流程协同处理与智能化控制

焦化水处理需要与煤化工生产的其他环节协同优化,形成全流程污染控制体系。例如,将焦化废水处理与焦炉煤气净化、脱硫脱硝等工艺结合,实现废水、废气、固废的协同治理。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可实时监测水质变化,自动调节加药量、曝气量等关键参数,提高处理效率和稳定性。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能够预测水质波动,优化运行策略,降低能耗和药剂消耗。这种全流程协同与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不仅提升了环保治理水平,还为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和降本增效提供了技术支持。

结束语

焦化水处理技术的创新应用为煤化工产业环保升级提供了重要支撑。通过资源回收利用、零排放技术推广以及智能化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的突破,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焦化废水处理难题,更推动了煤化工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未来,随着环保要求的持续提高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焦化水处理技术将在实现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中发挥更加关键的作用。建议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的结合,完善标准体系,促进先进处理技术的推广应用,为煤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于利红,路文学,傅小丽,等.煤化工低碳转化及应用探讨[J].煤化 工,2024,52(06):100-103

[2]郑泽.“ 双碳” 背景下现代煤化工发展路径[J].化工管理,2023,(26):7-9.

[3]陈艾,焦洪桥,王秀江,等.新型煤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的政策分析、技术路径研究[J].煤化工,2023,51(03):1-5.

[4]宋世杰,杨岚.“ 双碳” 背景下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径探讨[J].新西部,2022,(12):23-27.

[5]陈艾,焦洪桥,李瑞龙,等.现代煤化工产业生态化发展技术路径研究[J].中国煤炭,2022,48(08):20-23.

自治区第二批“ 天山英才” 培养计划 2023TSYCJC0012 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