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图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研究

作者

陈秀丽

良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儿科 浙江省杭州市 311113

【摘要】:目的:研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24年4月-2025年4月收集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一用药治疗(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联合用药治疗(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治疗结束,观察两组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胃肠激素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两组胃肠激素水平比较,观察组的胃泌素、胃动素及抑胃肽水平高(p<0.05)。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结论:给予消化不良的患儿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维持胃肠激素水平稳定,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小儿消化不良

小儿消化不良是一组慢性消化、代谢功能紊乱综合征,发病年龄在1-5岁多见,是因小儿肠胃娇弱,长期摄食不足或消化、吸收利用障碍,不能维持正常代谢所引起的营养性疾病[1-2]。该病具有慢性、持续性、反复发作的特点,但相关检查难以找到确切的发病原因,胃肠检查可见相关器官也没有受损,因每个患儿消化不良的表现是不同的,因此可能会出现一种或几种不同的临床症状,持续时间可长达数月或数年[3-4]。主要的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腹胀、恶心呕吐或干呕,在进食后加重。疾病持续时间比较久可能会影响到小儿的生长发育,导致身体虚弱、营养物质跟不上机体的需求,易出现感冒、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严重时可能会影响小儿智力的发展。针对小儿消化不良产生的原因有喂养不当、腹部受凉、小儿内脏敏感性高、胃酸分泌异常以及没有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等。有报道指出,超过80%的小儿消化不良疾病都是可防可控的,临床对于此病的治疗原则一般是预防大于治疗,患儿父母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小儿消化不良防治意识和对策[5]。一旦出现应及时就诊,可遵医嘱给予药性较为温和的治疗药物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并辅以按摩、推拿、饮食调整和规律作息,适度运动等提高人体肠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消化能力,促进胃肠功能平衡。治疗用药包括蒙脱石散、枯草、双歧杆菌、乳酶生、多潘立酮等药物,其中枯草杆菌属复方活菌营养肠剂,是人体所需的厌氧菌,可对人体肠道微生物起调节和平衡的作用,抑制有害菌群生长繁殖,同时,现今医学,指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确切。鉴于此我院展开了积极的探讨,现将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在2024年4月-2025年4月收集的100例小儿消化不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单一用药治疗(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联合用药治疗(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对照组50例患儿中有男25例,女25例;年龄分布在4-12岁,平均(8.33±1.26)岁;病程2-10个月,平均(6.18±1.43)月。观察组50例患儿中有男26例,女24例;年龄4-11岁,平均(7.99±1.51)岁;病程3-9个月,平均(6.21±0.34)月。两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具有同质性和均衡性(P>0.05),可对比。纳入标准:①患儿符合《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6]中关于小儿消化不良的疾病诊断标准;②患儿及其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③年龄≥4岁且≤12岁。④精神状态尚可,无其他消化道疾病者。排除标准:①存在消化道溃疡、癌变等胃肠道疾病者;②有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和免疫障碍者;③对研究用药存在禁忌症者;④既往有精神类或传染性疾病者;⑤入组治疗前有相关药物治疗史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单一用药方案。选择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厂家: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20037规格1g/包)治疗。用法用量:二周岁以下:一次一袋,一日1~2次;二周岁以上:一次1~2袋,一日1~2次。用低于40℃的水或牛奶冲服,也可直接服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治疗。选择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厂家浙江杭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2339)口服。用法用量:1到6岁,1包/日,7到9岁,2包/日,10到12岁,3包/日10ml/次,2次/d。

以上两组共治疗14d。

1.3观察指标

1.3.1临床症状评分

采用我院资质的临床症状评分量表进行评价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恶心呕吐、纳差少食、反酸嗳气、腹胀腹泻),按症状的严重程度评为0分=无症状、1分为轻微症状、2分为症状不严重、发作次数少、3分为症状严重、且发作次数多。分值与疾病的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成正比。

1.3.2治疗效果

参考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进行效果评价,可分为痊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近一周无复发现象)、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半及以上的缓解,病症表现减轻)、有效(患儿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仍有明显不适)、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未缓解或有加重,病情较上述情况重)。

1.3.3胃肠激素水平

治疗前后,抽取两组患者外周静脉血3-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胃肠激素指标[胃泌素(GAS)、胃动素(MTL)及抑胃肽水平(GIP)]变化情况。

1.3.4不良反应

治疗结束,统计两组不良反应例数,主要包括头晕头痛、口干、恶心、心慌。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用数据均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整理,评分等计量资料(±s)使用t检验,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n,%)行X2检验,多样本对比采用重复方差测量分析(F)。以p<0.05,代表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临床症状

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p<0.05),见表1。

2.2治疗效果

治疗结束,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见表2。

2.3胃肠激素水平

治疗结束,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胃泌素、胃动素及抑胃肽水平高(p<0.05),见表3。

2.4不良反应

治疗结束,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见表4。

3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属于儿科常见的消化异常性疾病,患儿常因食欲不振、上腹疼痛、灼热、餐后饱腹感、腹泻腹胀、恶心呕吐等来院就诊,常规检查并未显示器质性病变出现,发病机制复杂,尚未有明确定论,属难治性消化功能紊乱疾病[7-8]。常见病因有细菌病毒感染、胃酸分泌异常、胃动力不足等,病程较长且持续反复发作,目前治疗无特效药物,常给予胃动力药物,对症治疗,缓解临床症状,控制疾病复发,调整菌群失调[9-10]。为提高临床的治疗效果,我院采用联合治疗的方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旨在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效果、胃肠激素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现由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无显著差异性(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临床症状评分低且治疗有效率高(p<0.05)。这是因为采用联合治疗方案中葡萄糖酸锌作为临床和生活之中最常使用的补锌药物,其锌离子 具有促进儿童机体多种酶、蛋白质、核酸物质的合成功效,可以有效提升儿童的食欲,增加儿童自体免疫力,优化和提升儿童的消化道功能,而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可强化小儿肠道功能,对小儿胃肠道细胞膜有较强的亲和作用,可耐胃酸、耐胆盐、耐热环境、耐冷环境等优势,因此在任何情况下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的药效都较为稳定、持久、快速。 口服后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能够快速进入肠道实现定向植入。因此,当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与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联合使用时,可明显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和体征。

治疗结束,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胃泌素、胃动素及抑胃肽水平高(p<0.05)。胃肠激素指标是反应患者机体的营养调节能力以及新陈代谢能力的有效指征。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治疗不仅可以抑制胃肠道有害菌滋生,有助有益菌生长,还能帮助患儿打造更有利于机体发育的胃肠环境,提高机体免疫力,其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含有丰富的钙、镁、锌、等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对小儿消化道功能的恢复和提升有重要的治疗作用,同时葡萄糖酸锌能增强患儿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因此可作为治疗药物的辅助性和补充类用药,联合用药能较好的维持胃肠到激素水平稳定。

治疗结束,观察组较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p<0.05)。这是因为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和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两者均属于药性温和,对胃肠黏膜有较强亲和性的药物,前者可使胃肠菌群合理生长繁殖,后者可提高肠内酶活性水平,修复受损的胃黏膜,且二者不属于化学性药物,其成分主要来自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或有利于食物消化吸收的活菌,因此较一般的抗菌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儿的接受度更高。

综上所述,给予消化不良的患儿,采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颗粒(培元)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疗效、维持胃肠激素水平稳定,降低不良发应发生率,在临床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郑玉艳,高艳丽,房艳艳,等. 枳陈汤联合消食健脾膏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脾虚夹积证的临床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2024,3(8):70-73.

[2]徐颖奇.五行健脾汤加减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脾胃虚弱证的临床效果[J]. 中国医学创新,2024,21(17):71-74.

[3]陈贞平.酪酸梭菌活菌散辅助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2024,31(6):26-27. DOI:10.19542/j.cnki.1006-5180.2310-428.

[4]胡苗苗. 自拟健脾消疳汤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临床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2023,2(19):73-75.

[5]刘秀美,张碧田.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山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作用机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10):142-148.

[6]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中国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J].中华儿科杂志,2012,50(06):423 -424.

[7]刘秀美,张碧田.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山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的作用机制[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4,18(10):142-148.

[8]张彤.标准化中医综合疗法在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疗效研究[J]. 中国标准化,2024(10):276-279.

[9]姚颖,拓玉芬. 复方消化酶胶囊联合益生菌制剂治疗对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症状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3):378-379.

[10]吴杰,王春蕾. 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四磨汤、多潘立酮联合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2):6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