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屋面防水技术与渗漏问题解决方案
张署
340881199606230611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屋面作为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防水性能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舒适度。然而,由于设计不当、施工质量问题、材料质量不达标以及使用与维护管理不善等多种原因,屋面渗漏问题时有发生,给业主带来诸多不便和经济损失。因此,加强屋面防水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探索有效的渗漏问题解决方案[1],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屋面防水技术概述
1.1 屋面防水技术的分类
(1) 卷材防水屋面技术,柔韧延展,适应基层变形开裂,施工便捷维护易。铺设卷材构建防水屏障,热熔冷粘确保无缝 [3]。广泛用于各类屋面,尤其复杂形状和大坡度。寒冷地区推荐耐低温卷材。
(2) 涂膜防水屋面,施工简便适应强,涂刷涂料成无缝防水膜。涂料固化致密层防水优,适用混凝土、砖瓦等基层,特别不规则和细部多屋面。
(3) 刚性防水屋面,高强度刚度防水层,浇筑混凝土或砂浆,利用材料密实性防水。适用于高强度要求屋面,如上人、种植屋面。炎热地区需选耐热材料防开裂。
(4) 瓦屋面防水,美观耐久易维修,铺瓦密封防水佳。适用于传统风格建筑,多雨地区需高性能瓦片密封材料。
1.2 防水材料的选用原则
防水材料需具备良好耐久性,以抵御自然侵蚀;高抗渗性,有效阻止水分渗透;强耐候性,适应各种气候条件。选择时需考虑施工环境,确保正常固化或粘结,并针对特殊环境选用相应性能的防水材料[2]。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先考虑经济合理的材料,同时确保材料的可获得性和施工技术的可行性,以降低成本并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二、屋面渗漏问题原因分析
2.1 设计缺陷
(1) 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坡度不足 , 排水坡度设计过小,导致雨水在屋面积聚,难以迅速排出,增加了渗漏的风险。排水口位置不当 , 排水口位置设置不合理,如数量不足或分布不均,易造成局部积水,进而引发渗漏。
(2) 防水层设计不当:厚度不足 , 防水层设计厚度未能达到规范要求,降低了其防水性能,易在长期使用中出现破损和渗漏。选材不当, 防水材料选择不当,未能根据工程环境、使用要求等因素进行合理选择,导致防水效果不佳 [5]。
(3) 结构细部处理不到位:伸缩缝处理不当 , 伸缩缝是建筑物中容易产生变形的部位,若处理不当,易导致防水层开裂,从而引发渗漏。女儿墙处理不当,女儿墙与屋面交接处是防水的关键部位,若未进行妥善处理,如未设置防水层或防水层搭接不严密,易产生渗漏。
2.2 施工质量问题
防水施工不规范:铺贴不密实,搭接长度不足,留下渗水通道,降低整体性,易渗漏。
基层处理不当:表面不平整,裂缝未处理,增加渗漏风险。
防水层保护层施工不当:厚度不足,破损,失去保护作用,易导致渗漏。
2.3 材料质量问题
(1) 防水材料质量不达标:防水材料本身存在质量问题,如强度不足、耐候性差、抗渗性能低等,导致防水效果大打折扣。
(2) 辅助材料(如密封胶、粘结剂等)质量问题:辅助材料的质量问题同样会影响防水效果。例如,密封胶质量不佳会导致接缝处密封不严,粘结剂质量差则会导致防水材料与基层或防水材料之间的粘结不牢固[4]。
2.4 使用与维护因素
(1) 屋面超负荷使用可能导致结构受损和防水层性能下降,引发渗漏。
(2) 缺乏定期维护和检查会积累杂物、堵塞排水系统,进而导致渗漏。
(3) 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如不当施工或故意破坏,也可能造成屋面渗漏。
三、屋面防水技术与渗漏问题解决方案
3.1 设计优化
设计时考虑屋面坡度,保证雨水快速排走。合理布置排水口,减少积水。根据工程要求,选择防水材料并确定防水层厚度。考虑温度变化、结构变形,采取增强措施,提高防水层耐久性和适应性 [1]。对易渗漏部位特殊处理,如设置止水带、增加防水层厚度。确保细部结构与主体结构紧密连接,防止渗漏。
3.2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人员应熟悉图纸与施工规范,确保每一步施工均达标。强化施工过程的监控与检查,迅速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基层处理对防水施工至关重要,需确保表面平整、坚固且无缺陷。通过清理、修补及湿润处理,增强基层与防水材料的附着力 [2]。防水材料铺设需紧密无隙,搭接长度需合规。严格处理接缝,保证密封性,预防渗漏。保护层施工需均匀无损,有效保护防水层。施工中,应避免对防水层造成破坏。
3.3 材料质量控制
选择信誉良好的防水材料供应商,确保材料质量。对进场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符合设计和标准要求。重视辅助材料质量,如密封胶、粘结剂等,选择合格产品。加强辅助材料检验和监督,确保质量。建立材料检验制度,严格检验记录。发现不合格材料及时退换,确保工程材料合格。
3.4 使用与维护管理
设定屋面荷载限制,禁止堆放重物或超负荷活动。强化屋面使用监督,定期清扫维护,清除杂物积水。及时处理屋面问题,防止渗漏。考虑自然灾害,采取预防措施。加强屋面保护管理,防止破坏。制定渗漏应急预案,明确流程和责任人,确保渗漏问题迅速处理。
四、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某小区顶楼屋面出现渗漏,影响业主生活。尽管业主多次反映,问题未彻底解决。
渗漏原因:排水系统设计不合理,防水层厚度不足,结构细部处理不当,防水材料铺贴不密实,基层裂缝未处理,保护层施工粗糙,材料质量不达标,辅助材料质量差,屋面超负荷使用,缺乏维护。
处理过程:(1) 专业团队检查屋面,定位渗漏点。(2) 制定修复方案,包括排水系统重新设计,更换合格防水材料,加强结构细部处理。(3) 施工修复,包括清理杂物积水,修复基层,铺设防水层,加强细部处理,安装或修复保护层。(4)修复后进行验收和效果评估。
效果评估:修复后,渗漏问题有效解决,防水效果提升,为长期维护提供保障。
经验教训:设计阶段应考虑排水和防水层合理性,施工应严格遵守规范,选择质量好的材料,定期维护,及时处理小问题,快速响应渗漏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屋面防水工程是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其质量影响深远。为解决屋面渗漏问题,需从设计、施工、选材到维护全面着手。设计应优化排水和防水层;施工需严格遵循规范;材料需质量合格;使用与维护管理需加强,包括禁止超负荷使用、定期维护、预防灾害及外力破坏,并建立应急处理机制。通过这些措施,屋面防水工程将为建筑工程的长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张永宁, 秦文雅, 刘庶. 防渗漏施工技术用于房建施工的创新实践分析[J].散装水泥 ,2022,(01):111-113.
[2] 丘文毫 . 房屋建筑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运用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2,(27):81-83.
[3] 程远臻 , 潘永鑫 . 房屋建筑工程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应用研究 [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电子版 ),2023,(03):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