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与对策研究
俞珍 孙梦悦
青海盐湖镁业有限公司 816000
引言
随着化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危险化学品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愈发广泛。化工企业作为危险化学品的主要生产、存储、运输和使用单位,其危险化学品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安全生产、员工生命健康以及周边环境安全。
1. 危险化学品管理中的安全隐患分析
1.1 危险化学品存储环节的安全隐患
在化工企业中,危险化学品存储环节是安全事故的高发领域。首先,存储场所的选址和布局不合理。部分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将危险化学品仓库设置在人口密集区、居民区附近,一旦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极易对周边居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同时,仓库内部布局混乱,不同性质、相互禁忌的危险化学品未进行有效隔离存储,如将强氧化性物质与易燃物质混放,增加了发生化学反应引发事故的风险。其次,存储设备老化、损坏问题突出。许多化工企业的储罐、容器等存储设备使用年限过长,缺乏定期维护和检测,导致设备出现腐蚀、裂缝、密封不严等情况,进而引发危险化学品泄漏。
1.2 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的安全隐患
危险化学品运输环节涉及多种运输方式和多个参与主体,管理难度较大,安全隐患不容忽视。一方面,运输车辆和设备存在安全问题。部分运输企业为追求经济利益,使用不符合安全标准的车辆运输危险化学品,车辆的安全设施配备不齐全,如缺少防火、防爆、防静电装置,紧急切断阀失效等;运输车辆的罐体质量不过关,存在焊接不牢、壁厚不足等缺陷,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发生泄漏。另一方面,运输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许多运输司机和押运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对所运输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危害及应急处理方法缺乏了解,在运输过程中违反操作规程,如疲劳驾驶、超速行驶、随意停车等,增加了运输风险。
1.3 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的安全隐患
在化工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危险化学品使用环节同样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首先,生产工艺和设备存在缺陷。一些企业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工艺流程设计不合理,自动化程度低,增加了操作人员与危险化学品的接触机会,提高了事故发生概率;生产设备的安全性能不达标,如反应釜、管道等设备的耐压、耐温、耐腐蚀性能不足,在危险化学品的高温、高压、强腐蚀等反应条件下,容易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其次,操作人员违规操作现象严重。部分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操作过程中未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随意更改工艺参数,未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等。此外,使用场所的安全设施不完善。一些危险化学品使用车间缺乏有效的通风、防爆、消防等安全设施,一旦发生泄漏或火灾,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和控制,容易导致事故扩大。同时,对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危险废物处理不当,随意堆放、倾倒,不仅污染环境,还可能引发二次事故。
2. 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隐患的成因剖析
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隐患的产生源于多方面因素。制度层面,相关法规标准存在滞后性,部分条款操作性不足,难以及时规范新化学品与工艺管理;企业内部制度执行不严,监督考核缺失。人员方面,管理者重效益轻安全,技术人员专业能力欠缺,操作人员培训不足、流动性大,安全意识与技能薄弱。技术设备上,企业技术水平落后,缺乏先进管理技术与自动化设备,设备维护更新投入少。此外,化工产业快速扩张带来管理压力,公众关注度提升也放大了事故影响,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共同导致危险化学品管理安全隐患丛生。
3. 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对策研究
3.1 完善管理制度与规范
完善的管理制度与规范是保障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础。首先,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完善危险化学品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加强对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及时修订和更新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细化条款内容,增强其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建立健全危险化学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从生产、存储、运输、使用到废弃处置等各个环节进行严格规范,确保危险化学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安全管理。其次,化工企业要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危险化学品存储管理制度,明确存储场所的选址、布局、设备要求、存储条件以及出入库管理等规定;完善运输管理制度,对运输车辆、人员、路线等进行严格管理,确保运输过程安全;建立使用管理制度,规范生产工艺操作流程,明确操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对使用场所安全设施的管理。同时,企业要建立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定期对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考核,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制度的有效落实。
3.2 提升人员素质与安全意识
提升人员素质与安全意识是加强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关键。企业应加强对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的培训教育。针对管理人员,开展危险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安全管理知识和应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其对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视程度和管理水平;对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使其掌握危险化学品的特性、生产工艺和安全技术,能够为企业提供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个人防护用品使用、应急处理方法等方面的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和应急能力。同时,企业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安全知识竞赛、安全讲座、安全宣传活动等方式,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提高全体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此外,企业还应建立合理的薪酬待遇和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减少人员流动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3.3 加强技术与设备支持
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是保障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投入,积极引进和应用先进的危险化学品管理技术。在存储环节,采用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实现对危险化学品存储环境的实时监测和自动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在运输环节,利用物联网、卫星定位等技术,对运输车辆进行全程监控和跟踪,实时掌握车辆的位置、行驶状态和货物情况,确保运输安全;在使用环节,提高生产工艺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减少人工操作,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同时,企业要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更新,定期对存储设备、运输车辆、生产设备等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及时更换老化、损坏的设备,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化工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的支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提升危险化学品管理水平。
4 结语
化工企业危险化学品管理关乎多方安全,文中剖析的隐患与提出的对策意义深远。企业需切实落实管理措施,各相关方协同发力,共同构建安全防线,方能有效遏制事故发生,推动化工行业安全、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梁晓龙 , 张秋月 , 王莹 . 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研究 [J].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5,54(03):121-123.
[2] 孙 占 栋 . 精 细 化 工 企 业 危 险 化 学 品 的 管 理 策 略 [J]. 化 工 管理 ,2023,(29):110-112.
[3] 国 卫 卫 . 化 工 企 业 安 全 生 产 监 督 管 理 的 有 效 举 措 [J]. 化 工 管理 ,2023,(26):110-112.